- 年份
- 2024(6347)
- 2023(8514)
- 2022(6682)
- 2021(5858)
- 2020(4998)
- 2019(11124)
- 2018(10920)
- 2017(21414)
- 2016(11288)
- 2015(12524)
- 2014(12472)
- 2013(12511)
- 2012(11239)
- 2011(9726)
- 2010(10045)
- 2009(9822)
- 2008(10379)
- 2007(9253)
- 2006(8341)
- 2005(7886)
- 学科
- 业(74314)
- 企(71352)
- 企业(71352)
- 济(59463)
- 经济(59378)
- 管理(55910)
- 业经(25918)
- 方法(24533)
- 财(23923)
- 农(20225)
- 务(18846)
- 财务(18834)
- 财务管理(18823)
- 企业财务(17865)
- 数学(16342)
- 数学方法(16231)
- 农业(15384)
- 技术(15312)
- 策(13400)
- 理论(12927)
- 划(12598)
- 制(12430)
- 企业经济(12290)
- 和(11881)
- 中国(11711)
- 经营(11332)
- 体(10522)
- 技术管理(10360)
- 体制(9346)
- 决策(9103)
- 机构
- 学院(175926)
- 大学(169034)
- 济(80373)
- 经济(79133)
- 管理(77034)
- 理学(66153)
- 理学院(65672)
- 管理学(65100)
- 管理学院(64773)
- 研究(49257)
- 中国(41828)
- 财(39280)
- 京(34147)
- 财经(30916)
- 经(27980)
- 江(27214)
- 科学(26184)
- 农(25769)
- 经济学(24017)
- 所(23606)
- 商学(22929)
- 商学院(22736)
- 财经大学(22671)
- 中心(22110)
- 业大(22077)
- 经济学院(21573)
- 州(21224)
- 北京(21191)
- 经济管理(21078)
- 研究所(20645)
- 基金
- 项目(107999)
- 科学(88412)
- 研究(83146)
- 基金(80754)
- 家(67464)
- 国家(66764)
- 科学基金(60855)
- 社会(56609)
- 社会科(53744)
- 社会科学(53730)
- 省(43346)
- 基金项目(42424)
- 自然(37450)
- 教育(37003)
- 自然科(36650)
- 自然科学(36642)
- 自然科学基金(36101)
- 划(33987)
- 编号(33006)
- 资助(32134)
- 业(29462)
- 创(26540)
- 成果(25576)
- 部(24293)
- 制(23838)
- 创新(23731)
- 发(23568)
- 国家社会(23444)
- 重点(23421)
- 人文(22175)
共检索到26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雨
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认识的深入,企业收益分配理论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从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传统企业收益分配理论扬弃的必然结果以及企业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驱使等方面出发,提出企业收益协调分配观点。企业收益协调分配通过纾解以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股东与债权人、企业高管与一般员工为主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协调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共同治理,形成企业外部全面协调,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雨
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认识的深入,企业收益分配理论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从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传统企业收益分配理论扬弃的必然结果以及企业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驱使等方面出发,提出企业收益协调分配观点。企业收益协调分配通过纾解以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股东与债权人、企业高管与一般员工为主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协调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共同治理,形成企业外部全面协调,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雨
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认识的深入,企业收益分配理论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从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传统企业收益分配理论扬弃的必然结果以及企业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驱使等方面出发,提出企业收益协调分配观点。企业收益协调分配通过纾解以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股东与债权人、企业高管与一般员工为主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协调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共同治理,形成企业外部全面协调,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雨
通过对企业收益分配理论的回顾,笔者发现"剩余收益独享"和"剩余收益共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据此,本文提出在企业整体价值创造的基础上依据企业收益分配的矛盾本质去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协调企业收益分配,激励企业利益相关者生产要素的投入,以达到优化和合理配置企业财务资源,尽最大可能促进企业生产高效开展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收益 剩余收益 收益分配 企业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桂良军 谷增军 乔英伟
煤电企业是典型的供应链企业,煤电关系紧张、冲突不断,表现为电煤价格之争,本质是煤电利益之争。本文分析认为现有的煤电冲突治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煤电各方会采取各种策略应对以获取利润;同时,我国煤电企业供应链市场结构导致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失效。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需要加快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在电力销售侧有必要政府规制销售电价;在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基础上,设计了政府规制下的收益协调机制总体框架及政府补贴协调机制,最后给出结论。
关键词:
政府规制 收益协调机制 煤电矛盾 市场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奋强
企业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依靠契约关系将资本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本追逐利润的功能,企业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主体,是一种法律的虚构,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企业责任观认为应该将企业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应该对企业从伦理学的视角去要求、约束和考量。企业不仅仅需服从法律规范的约束,而且还应该服从道德伦理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有效解决企业契约论与企业责任观的悖论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利益相关者收益最大化成为企业实现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的必须选择。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企业契约论 企业责任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占雷 杨博琼
基于供应链金融系统节点企业的生态共生关系,分别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的角度出发,考查核心企业提供担保概率和成员企业守约概率的变化对供应链资金流协调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企业担保概率和成员企业守约概率的变化对供应链资金流协调收益具有显著影响,核心企业担保概率和成员企业守约概率的增加,会带来供应链资金流协调收益以更大的幅度增加。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个体均可从供应链资金流协调收益的提升中获益,资金流的协调对核心企业、成员企业、供应链整体的收益都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良智 周挺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尤为重要。依据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股东、员工、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四类,鉴此,需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利益协调,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广辉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城市国有土地,进而出让给用地企业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土地红利,这些红利通过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村集体三者之间以及村集体内部两个层次进行分配。村集体内部的分配主要涉及到成员权和收益权之间的冲突,成员权的界定是获得收益权的前提。本文首先对土地红利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村集体内部的土地红利分配进行分析,而村委会在村集体内部分配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红利分配 成员权 收益权 村委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刚 丁大勇
一、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是企业会计和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融会计技术理性、社会公共合约以及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于一体的规范性文本。财务报告目标就基本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系统的目标,并构成整个财务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联系会计信息和会计环境的纽带、沟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财务报告目标也成为现代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育宝 马金梅 胡芳肖
基于土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的油气开采地居民与政府、开采企业的利益冲突涉及直接经营土地和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两方面。冲突产生的原因集中表现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及被异化,地表权与地下权分离引起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收益被忽视,未建立起补偿农地损失的有效机制等。要化解冲突,保护开采地居民利益,应建立健全油气开采专门法律法规,提高开采中各主体行为的确定性;完善油气开采收益的分配机制,加大对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收益分配比重;提高油气收益分配透明度,加强开采地居民的维权责任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桂秀 张桂涛
本文对B2C企业供应商选择与协调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企业与供应商利润中产品残值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B2C企业中供应商、消费者、回收商三者应该建立循环闭合的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回收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他们分别提供了经营环境、物质或资本、决策、劳作或执行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同质的,每个要素也都必须参与分配。显然,这种分配不可能按照同质的标准来进行,而是根据各要素提供主体的分配博弈进行,分配博弈的位势取决于各主体提供要素的稀缺程度。分配博弈通常采取政治博弈与市场博弈两种形式,要使博弈有效,关键是使博弈的双方具有公平竞争的地位。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决定了分配的不同性质和结构特征,而不同的分配性质和分配结构又决定了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企业收益分配统计问题研究高敏雪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到不同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改革开放十余年,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几经变化,从而如何对企业收益分配状况加以统计和分析,成为一个持续讨论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晔
作者认为,立足所有者或企业,并以货币资本保全为基点,企业的收益是包括持产收益的税后净利。企业收益分配必须坚持产权明晰、制度约束等原则。同时认为,有权占有企业收益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及使用者──企业,但应考虑经营者及监督者对企业收益的索取权,并受财务制度等若干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收益,收益分配论,同等富有,生产要素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