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5083)
2022(12571)
2021(11867)
2020(10473)
2019(23941)
2018(23984)
2017(45880)
2016(24887)
2015(28052)
2014(28231)
2013(27833)
2012(25309)
2011(22099)
2010(22356)
2009(20805)
2008(21215)
2007(18859)
2006(16152)
2005(14546)
作者
(68718)
(57601)
(57535)
(55042)
(36645)
(27522)
(26284)
(22460)
(21731)
(20576)
(19503)
(19313)
(18367)
(18100)
(17998)
(17761)
(17486)
(17084)
(16529)
(16394)
(14166)
(14123)
(14010)
(13227)
(12995)
(12854)
(12819)
(12809)
(11615)
(11569)
学科
(103813)
经济(103686)
(96837)
管理(87585)
(87362)
企业(87362)
方法(49919)
(43986)
数学(40979)
数学方法(40485)
(32308)
业经(31021)
(26852)
财务(26803)
财务管理(26737)
中国(25518)
企业财务(25391)
(25359)
农业(22115)
技术(19847)
理论(19200)
(18564)
(18344)
地方(18327)
(18281)
(17539)
贸易(17534)
(17039)
(16999)
(16376)
机构
学院(349178)
大学(343083)
(146410)
经济(143578)
管理(141709)
理学(121551)
理学院(120426)
管理学(118642)
管理学院(117986)
研究(107892)
中国(86669)
(78146)
(70560)
科学(63951)
财经(58010)
(57576)
(54087)
(53777)
(52524)
中心(51681)
业大(49668)
研究所(47866)
农业(45091)
经济学(44227)
北京(43824)
财经大学(42525)
(41926)
(40895)
师范(40472)
经济学院(40126)
基金
项目(227316)
科学(180519)
研究(168706)
基金(165475)
(142104)
国家(140828)
科学基金(123361)
社会(107458)
社会科(101974)
社会科学(101944)
(91002)
基金项目(87812)
自然(79489)
教育(78641)
自然科(77654)
自然科学(77632)
自然科学基金(76270)
(74694)
编号(69005)
资助(67534)
成果(55094)
(50934)
重点(50652)
(50188)
(48247)
课题(47072)
创新(46290)
(45117)
国家社会(44334)
教育部(44246)
期刊
(163016)
经济(163016)
研究(102634)
(69385)
中国(69303)
管理(55190)
(52028)
学报(47529)
科学(45224)
大学(37194)
学学(35282)
农业(34974)
教育(34691)
技术(34187)
(33216)
金融(33216)
财经(29534)
业经(28240)
经济研究(25952)
(25339)
问题(21287)
(21227)
财会(19911)
技术经济(19611)
统计(17935)
会计(17285)
(16795)
商业(16465)
(16411)
现代(16218)
共检索到52278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晓敏  干胜道  
一、企业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指标变革必要性其一,不能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传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较为注重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情况(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比率)及资产内部结构的分析(如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类资产)。流动比率表现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从流动资产中减去存货、预付账款及待摊费用得到速动资产,其与流动负债的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要实现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就必须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本文对企业财务能力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介绍了财务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并构建了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提出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广达  俞雪芳  袁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有必要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纳入财务考核范畴。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生态文明财务指标缺乏的现状,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财务分析指标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在财务学、生态学和期望理论基础上,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行为成效提供评价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存兴  
本文选取2011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财务舞弊公司,并对每个财务舞弊公司进行配对,利用财务舞弊公司和非财务舞弊公司年至年现金流量数据,在逻辑回归分析基础上进行模型构建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舞弊者只要有舞弊机会,且经过积极准备并认为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时,他们就会舞弊的结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英明  费慧娟  
文章分析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四个常见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 ,提出其改进和调整的方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秀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有无偿债能力,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对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安排好到期债务的偿还;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经营还算不上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福隆  
我国财务理论借鉴西方财务理论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来进行。这两个指标本身存在着缺陷 ,标准不能简单地规定为 0和 1,应充分考虑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不同行业与规模的现实情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胜  宋海旭  
由于现有的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存在诸多局限性,通过从财务战略管理角度提出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新思路,运用定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包含基本指标和辅助指标在内的新评价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法和调整后的算术平均法对各个指标的标准值进行测量,对新的评价体系的运用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指标和辅助指标可分别从现有水平和未来变化趋势两个角度全面有效地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军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零售业共173家样本公司的15个现金流量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试图确定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信息评价能力。通过定量研究得出:(1)总资产现金流量率、销售现金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对于反映企业获现能力具有代表性,现金流增量指标并不能反映企业的获现能力;(2)即付比率和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对于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具有代表性,而现金流动负债比、全部债务现金流比率与获现能力指标具有相似的信息含量;(3)行业差异及企业经营环境对现金流增量指标和盈利质量指标影响较大,应结合行业特征和经营环境对相应的指标的信息含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坤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合并报告隐藏盈利、操纵盈余管理等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甚至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或破产清算。为避免上市公司经营异常损害相关者利益,我国1998年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证监交字[1998]6号),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对"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行股票交易的特别处理,2003年沪深两交易所发布《关于对存在股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加强风险警示等有关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清  
在我国,偿债能力分析还处于相对较落后的状态。一方面,财务分析在我国起步较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未能与国际接轨,同国际财务报告相差很大。目前我国财务分析者进行偿债能力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财务报告其中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为根据,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超现金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全部债务比率等一系列比率指标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来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斐然  
一、偿债能力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不统一,分歧较大。在现行的偿债能力指标中资产、负债等的界定比较模糊。如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中负债一般认为是企业所有的负债(包括长期、短期),这与此比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要求不一致。再如速动资产的界定也不明确。有些学者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有些学者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还有些学者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待摊——预收账款”。计算指标的口径不同,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二)从企业的潜在变现能力因素和短期债务角度分析,现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彬  
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等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静态分析,不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动态反映,同时考虑到能真正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不仅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息税前利息倍数等,还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现金比率等通常认为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本文基于现金债务总额比这一财务指标,构建了一个全面动态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贵生  
偿债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树立的科学理财观;增强企业偿债能力,是将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对偿债问题,可以说从未引起重视。这与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密切相关的。统收统支的必然结果是统管;统管的必然结果是国家不得不最终承担着企业的经营责任与风险(包括偿债责任与风险)。统收统支统管三位一体,造成企业严重缺乏活力,偿债意识极其淡薄,“债务链”沉重。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关系的广泛渗透,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再对偿债问题漠然处之了。面对现实的客观要求,财务理论如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唐雪琪  
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作为并购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交易的成败。以201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来衡量财务能力,然后实证检验企业的财务能力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能力越高,越有可能采用现金进行支付。说明企业经营业绩较好,通过自身经营获得的现金流比较充足时,会优先选择现金进行支付,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研究结果从财务角度丰富了并购支付方式的相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