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4)
- 2023(12146)
- 2022(9902)
- 2021(9009)
- 2020(7690)
- 2019(17555)
- 2018(17148)
- 2017(33569)
- 2016(18114)
- 2015(20235)
- 2014(20382)
- 2013(20437)
- 2012(18875)
- 2011(16563)
- 2010(16946)
- 2009(16176)
- 2008(16801)
- 2007(15506)
- 2006(13453)
- 2005(12373)
- 学科
- 业(86629)
- 济(83874)
- 经济(83779)
- 企(78227)
- 企业(78227)
- 管理(70692)
- 方法(38611)
- 数学(30083)
- 数学方法(29833)
- 财(29499)
- 农(29039)
- 业经(29032)
- 务(22787)
- 财务(22757)
- 财务管理(22719)
- 企业财务(21551)
- 农业(21127)
- 中国(18724)
- 制(17578)
- 技术(17558)
- 和(15795)
- 划(15144)
- 策(14958)
- 理论(14708)
- 贸(14566)
- 贸易(14561)
- 易(14143)
- 地方(13708)
- 体(13050)
- 企业经济(12481)
- 机构
- 学院(272861)
- 大学(265875)
- 济(116702)
- 经济(114465)
- 管理(110848)
- 理学(94568)
- 理学院(93685)
- 管理学(92456)
- 管理学院(91945)
- 研究(83653)
- 中国(67957)
- 财(57088)
- 京(54789)
- 科学(49288)
- 农(47912)
- 财经(44872)
- 江(43191)
- 所(42476)
- 经(40513)
- 中心(39511)
- 业大(39373)
- 研究所(37862)
- 农业(37775)
- 经济学(35142)
- 北京(34354)
- 州(33688)
- 财经大学(32832)
- 经济学院(32032)
- 商学(31116)
- 范(30956)
- 基金
- 项目(171897)
- 科学(136536)
- 研究(128425)
- 基金(124662)
- 家(106930)
- 国家(105904)
- 科学基金(92385)
- 社会(82381)
- 社会科(78146)
- 社会科学(78121)
- 省(69029)
- 基金项目(65999)
- 自然(58678)
- 教育(58425)
- 自然科(57248)
- 自然科学(57232)
- 自然科学基金(56282)
- 划(56201)
- 编号(52884)
- 资助(50295)
- 成果(41716)
- 创(38944)
- 业(38828)
- 重点(38306)
- 部(38287)
- 发(37834)
- 课题(35612)
- 创新(35556)
- 制(33765)
- 国家社会(33747)
- 期刊
- 济(133690)
- 经济(133690)
- 研究(77744)
- 财(50329)
- 中国(50151)
- 农(45017)
- 管理(43700)
- 学报(37070)
- 科学(36154)
- 农业(30312)
- 大学(28548)
- 学学(27333)
- 技术(26261)
- 融(26141)
- 金融(26141)
- 业经(24561)
- 教育(23195)
- 财经(22836)
- 经济研究(20437)
- 经(19672)
- 业(18532)
- 问题(17880)
- 技术经济(17055)
- 财会(16240)
- 贸(14182)
- 商业(13881)
- 现代(13567)
- 会计(13413)
- 统计(12957)
- 版(12945)
共检索到40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玉玲 卫建华
《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准则的颁布实施,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为企业蓄意操纵利润提供了更多选择。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首选。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在分析企业会计选择内在动机的同时,力图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缺失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会计信息真实性出绵薄之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利润操纵 稳健原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洋
(一)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动因分析笔者选取99家 A 股上市公司按 2007年情况将最终样本分为盈利和亏损两部分,分别对其资产减值情况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歆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和惯例的逐渐接轨,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得到重视。文章基于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逻辑起点分析,探寻资产减值准备的法理依据,解析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构建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操控 企业利润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管楠楠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利润操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惠
贷款损失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是金融企业特有的资产减值准备,《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正确地体现税法与会计的目标,降低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就要对会计制度与税法进行适时的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香 徐丙臣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施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会计制度 减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敏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来遏制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行为。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利润操纵 审计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诗雅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最基层的供电企业,直接对用户提供电力供应,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作为一个资产型企业,资产是企业除现金流外的另一条生命线,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管理新途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关键词:
县级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君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将资产减值作为准则予以公布,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新准则对企业如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计提资产范围等做了详细规定,为企业准确计量资产价值提供了依据。文章论述了新准则相对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变化,新准则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1年~2005年A股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管理层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以迎合管制的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大于转回数,而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小于转回数,说明上市公司普遍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操纵利润。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企业会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惠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是国际会计惯例。它面临着与税收、流转税协调以及计提比例和范围等问题,建议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与税法制定部门相互协调。
关键词:
国际惯例 会计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芦峰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企业一直以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各项资产,造成我国金融企业长期以来利润虚增,资产反映不实,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较差。为提高我国金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我国制定出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本着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金融企业应对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并作为一项损失予以反映。
关键词:
金融企业 会计准则 减值会计 资产减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