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5)
- 2023(15007)
- 2022(12648)
- 2021(11717)
- 2020(10089)
- 2019(22986)
- 2018(22698)
- 2017(44349)
- 2016(23669)
- 2015(26400)
- 2014(26016)
- 2013(26105)
- 2012(23581)
- 2011(20814)
- 2010(20996)
- 2009(19885)
- 2008(19243)
- 2007(16997)
- 2006(15011)
- 2005(13543)
- 学科
- 济(98812)
- 经济(98698)
- 业(98109)
- 企(90217)
- 企业(90217)
- 管理(85491)
- 方法(45663)
- 数学(36296)
- 数学方法(35949)
- 财(35154)
- 业经(32550)
- 农(29502)
- 融(27932)
- 金融(27931)
- 中国(27659)
- 务(27194)
- 财务(27131)
- 财务管理(27102)
- 银(26687)
- 银行(26652)
- 企业财务(25849)
- 行(25633)
- 制(24536)
- 农业(21397)
- 技术(19642)
- 理论(19102)
- 地方(18918)
- 和(17729)
- 体(17278)
- 划(16738)
- 机构
- 学院(334290)
- 大学(330573)
- 管理(140453)
- 济(136682)
- 经济(133770)
- 理学(120775)
- 理学院(119629)
- 管理学(117983)
- 管理学院(117382)
- 研究(102917)
- 中国(87160)
- 京(70049)
- 财(66840)
- 科学(60609)
- 财经(53288)
- 农(51977)
- 所(50480)
- 中心(49271)
- 江(48850)
- 经(48443)
- 业大(47257)
- 研究所(45299)
- 北京(44314)
- 农业(40658)
- 州(40540)
- 经济学(40345)
- 财经大学(39723)
- 商学(38937)
- 范(38585)
- 商学院(38552)
- 基金
- 项目(221347)
- 科学(175718)
- 研究(164817)
- 基金(162222)
- 家(138889)
- 国家(137629)
- 科学基金(121126)
- 社会(104385)
- 社会科(99140)
- 社会科学(99116)
- 省(86900)
- 基金项目(86764)
- 自然(78865)
- 自然科(77116)
- 自然科学(77101)
- 自然科学基金(75770)
- 教育(74151)
- 划(71247)
- 编号(67531)
- 资助(66728)
- 成果(53525)
- 部(48754)
- 创(48583)
- 重点(48349)
- 发(46495)
- 课题(44849)
- 创新(44606)
- 业(43390)
- 项目编号(42831)
- 国家社会(42403)
- 期刊
- 济(152116)
- 经济(152116)
- 研究(99292)
- 中国(60993)
- 财(56328)
- 管理(55872)
- 农(48027)
- 学报(45956)
- 融(44327)
- 金融(44327)
- 科学(44091)
- 大学(35823)
- 学学(34086)
- 农业(32977)
- 教育(30064)
- 技术(29805)
- 财经(26811)
- 业经(26538)
- 经济研究(23188)
- 经(22837)
- 业(19162)
- 问题(19115)
- 技术经济(18222)
- 财会(17806)
- 理论(17462)
- 现代(16962)
- 实践(15809)
- 践(15809)
- 商业(15507)
- 会计(15443)
共检索到497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超 宋冰霜 戴文涛
本文检验控股金融机构能否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研究发现,与非控股金融机构企业相比,控股金融机构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更高,即控股金融机构具有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作用,并且当企业内部资金越缺乏、投资机会越多时,控股金融机构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作用越强。这些结果表明,难于获取外部资金是我国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而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则需要优化其外部融资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坤 戴文涛
以2006—201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笔者检验了企业控股金融机构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与非控股金融机构企业相比,控股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信贷融资的便利性,企业持有大量现金资产应对外部融资约束的动机较弱,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低,并且当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较严重时,控股金融机构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严重的高管代理问题会导致高管滥用信贷资金,弱化企业控股金融机构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作用。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现金持有水平权衡理论和代理理论解释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相关研究文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文涛 马超
本文选取2006—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代理成本角度,实证检验金融机构股权改革,特别是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机构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革弱化了政府控股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预算软约束",金融机构的债务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代理成本下降。但同时造成企业控股金融机构获取了数量更多的信贷资金,而且控股金融机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金数量越多,过度公款消费、投资盲目扩张越严重,企业的代理成本越高;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弱化金融机构对控股企业的监督作用,形成另一种"预算软约束"。本文的结论表明,在我国金融机构股权改革中,仍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实行股权控制,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王博
文章从控股股东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与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股利分配政策为控股股东所操控,成为其获取私有收益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控投股东 股利支付 现金流权 私有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长洪 张琼琼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收政策的不断发展为研究上市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税收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基于作用路径检验发现,税收激励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成长性低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税收激励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李刚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层次下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条件下不显著;现金股利分配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合理分配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抑制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平 肖军
股改上市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加快了实施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步伐,其与控股、参股金融机构间资金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其内在必然性。此外,为实现不同的管理目的,相关金融监管、会计准则、证券交易、税法和外汇管制制度对相关资金往来的性质界定、资金定价、额度限制、交易方式、交易审批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从对商业银行与控股、参股金融机构间资金往来相关监管规定的国际比较入手,系统阐述分析了我国有关监管制度和规定,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角度,提出了加强资金往来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付岩
本文以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代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银企关系的融资约束假设和债权治理假设,将银企关系和股利分配政策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栏模型考察了银企关系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企关系对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银企关系的规模、金额和时间一方面显著增加了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意愿,支持融资约束假设;另一方面,在企业同意支付现金股利的情况下,银企关系显著抑制了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支持债权治理假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军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也在逐步推进,实业向金融业的渗透不断加深,二者风险交叉传递的可能性增大。文章基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考量,对山西省运城辖区23家法人机构的非金融企业股东进行梳理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存在股东资质不合规、股权质押比例超监管要求、个别股东过度投资金融机构、股金被司法机关冻结、股东股权动态监管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引导,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关键词:
持股金融机构 负债融资 债务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行 赵弈超
税收是企业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以股息税为代表的直接税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却极少有研究探讨间接税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以中国自2017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税率改革为契机,本文考察了增值税税率改革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改变了企业的股利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进一步,增值税对现金股利的影响在产品市场势力较强、投资机会较少、代理问题较少以及非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改革由于降低了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进而通过增强盈利能力和增加自由现金流两条路径提高了现金股利支付。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相关文献,也拓展了增值税影响企业财务行为的研究成果,结论对不断深化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奋强 陶蕾花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治理效应日渐凸显。那么,在差异性融资约束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会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公司更倾向于现金股利支付,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企业会进一步提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机构投资者高介入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要高于低介入公司,且机构投资者的高介入又强化了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与强股权制衡公司相比,弱股权制衡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提高更为显著;在弱股权制衡条件下,随着融资约束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放宽了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选择;在强股权制衡条件下,无论融资约束强弱,机构投资者介入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于冰 李雪轶
基于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经济实践,文章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产融结合能够提升企业绩效,而且在治理相嵌的调节作用下,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具体而言,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剩余负债能力是产融结合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检验发现,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这种影响会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成长性水平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应。文章有助于阐释产融结合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静祎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财务柔性、现金股利支付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现金股利支付政策能显著强化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强化作用越显著;在财务柔性较高的企业中,现金股利支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不显著,而在财务柔性较低的企业中,现金股利支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强化作用得到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彦鑫 刘娅茹 杨有振
选择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越大越能够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相较于持股其他金融机构和非上市金融机构,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以及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问题。进一步考虑代理问题发现,伴随代理问题的上升,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导致了更严重的过度投资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把握产融结合程度和选择产融结合的类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产融结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资效率 财务公司 代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