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2)
- 2023(17065)
- 2022(13774)
- 2021(12244)
- 2020(9886)
- 2019(22064)
- 2018(21588)
- 2017(40787)
- 2016(21965)
- 2015(24437)
- 2014(24551)
- 2013(24326)
- 2012(22689)
- 2011(20612)
- 2010(21085)
- 2009(19826)
- 2008(19664)
- 2007(17849)
- 2006(16517)
- 2005(15592)
- 学科
- 济(121492)
- 经济(121369)
- 业(84071)
- 企(74882)
- 企业(74882)
- 管理(74677)
- 方法(38132)
- 业经(35656)
- 中国(33999)
- 地方(32320)
- 农(32116)
- 数学(28992)
- 数学方法(28803)
- 财(27859)
- 农业(23726)
- 学(20828)
- 制(20459)
- 技术(19666)
- 务(19303)
- 财务(19275)
- 财务管理(19248)
- 和(18720)
- 企业财务(18236)
- 发(18111)
- 环境(17933)
- 地方经济(17635)
- 划(17546)
- 策(17480)
- 理论(17476)
- 贸(16710)
- 机构
- 学院(330149)
- 大学(323565)
- 济(147081)
- 经济(144167)
- 管理(122766)
- 研究(121719)
- 理学(103166)
- 理学院(101924)
- 管理学(100443)
- 管理学院(99822)
- 中国(94094)
- 科学(73027)
- 京(70833)
- 财(65540)
- 所(62704)
- 农(57478)
- 研究所(56322)
- 江(53518)
- 中心(53470)
- 财经(50934)
- 业大(46603)
- 经(46015)
- 经济学(45553)
- 北京(45246)
- 农业(44725)
- 院(44513)
- 范(42506)
- 州(42288)
- 师范(42050)
- 经济学院(40640)
- 基金
- 项目(209820)
- 科学(166564)
- 研究(153310)
- 基金(151722)
- 家(132855)
- 国家(131665)
- 科学基金(113048)
- 社会(100682)
- 社会科(95453)
- 社会科学(95430)
- 省(83683)
- 基金项目(79610)
- 自然(71060)
- 划(69457)
- 自然科(69332)
- 自然科学(69312)
- 自然科学基金(68106)
- 教育(67296)
- 资助(60469)
- 编号(59994)
- 发(52106)
- 重点(48318)
- 成果(47611)
- 创(45912)
- 部(44818)
- 课题(43201)
- 业(42465)
- 创新(42311)
- 国家社会(42263)
- 发展(42237)
- 期刊
- 济(183513)
- 经济(183513)
- 研究(105359)
- 中国(72134)
- 农(54309)
- 管理(53591)
- 财(52477)
- 学报(48738)
- 科学(48572)
- 大学(37126)
- 农业(37124)
- 学学(35408)
- 融(33575)
- 金融(33575)
- 教育(31468)
- 技术(31243)
- 业经(30165)
- 经济研究(29126)
- 财经(26590)
- 问题(24531)
- 经(23320)
- 业(21793)
- 技术经济(19792)
- 贸(17752)
- 世界(17716)
- 现代(17519)
- 国际(16143)
- 资源(16101)
- 商业(16091)
- 经济管理(15751)
共检索到528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祥胜
建立企业振兴区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投资者在区内进行创业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企业振兴区不仅是引导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它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采取措施,加快企业振兴区发展步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楚义芳
论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天津为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楚义芳一、城市化的本质与动力1.城市化及其本质城市化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一般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农村人口在向城市人口转化的同时,完成从传统产业(第一产业)向现代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兴方 王新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魏丽华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河北省"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呈现。在这新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加快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化各项政策的实施,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城市化为主线,结合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河北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小乐 魏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水平协同发展,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管县体制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夜间灯光和经济统计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方法评估1993—2007年市管县体制确立过程中新设市辖区的发展绩效。结果显示:第一,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新设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市管县改革一方面促使新市辖区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集聚。市管县体制的确立使新地级市政府成为完整的行政主体,其经济发展主动性显著提升,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了中等城市化初始集聚过程,形成了产城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这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城市化逻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胥建华 刘银波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昌九工业走廊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之下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挑战、双核发展模式下中心城市的分工与协作、以及工业走廊城市经济圈的形成3个方面。最后,文章简要提出了昌九工业走廊推进城市化、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新楷 谌新民
本文认为开发国道经济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困难和带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可供选择的措施。文章分析了国道经济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指出开发重点要做到商品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和集镇建设三者有机结合。应利用国道交通优势,用大生产、人流通、大市场的思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通过国道经济带形成强辐射和强吸纳功能,促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商品农业转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蒂斯 安同良 张金华 于明超 高峰 顾丽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0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为服务国家、面向东北亚需求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东北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全面开放、东北地区应对国际贸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关立新 刘文革 郭振
由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和哈尔滨商业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7月19-20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东北经济振兴研究是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参加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以及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教师、研究生约120人,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毅
贫区经济落后,传统产业结构难于调整,富余劳动力难于转移,主要的原因则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要振兴贫区经济和科技,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本文阐述了乡镇企业在贫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贫区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思路及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魁伟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亚平
现有文献与规划一般认为新疆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都市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更为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对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适宜空间指向做出了若干探讨;提出新疆的区域发展需要建立在"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基础之上;并且与中国的东部、中部地区相比,新疆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新疆 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 都市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理俊
在当今改革的大潮中,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想方设法,千辛万苦为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而奋斗。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谁积极竞争谁先进;谁不竞争谁落后。竞争是有条件的竞争,不是硬竞争,而是在改革、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