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9)
- 2023(14876)
- 2022(12701)
- 2021(11834)
- 2020(10120)
- 2019(22880)
- 2018(22613)
- 2017(43639)
- 2016(23701)
- 2015(26597)
- 2014(25926)
- 2013(25716)
- 2012(23279)
- 2011(20642)
- 2010(20663)
- 2009(19229)
- 2008(19054)
- 2007(16824)
- 2006(14845)
- 2005(13182)
- 学科
- 济(98468)
- 经济(98358)
- 业(95431)
- 企(87461)
- 企业(87461)
- 管理(84590)
- 方法(44409)
- 数学(34779)
- 数学方法(34354)
- 业经(32221)
- 财(30358)
- 农(29758)
- 中国(23862)
- 务(22924)
- 财务(22857)
- 财务管理(22832)
- 技术(22471)
- 企业财务(21630)
- 农业(21147)
- 理论(19669)
- 制(18765)
- 和(18688)
- 地方(18681)
- 学(17488)
- 划(17274)
- 策(16470)
- 贸(15794)
- 贸易(15783)
- 环境(15320)
- 易(15295)
- 机构
- 学院(334669)
- 大学(330409)
- 管理(141376)
- 济(133618)
- 经济(130770)
- 理学(121856)
- 理学院(120640)
- 管理学(118885)
- 管理学院(118290)
- 研究(104553)
- 中国(80379)
- 京(70662)
- 科学(64634)
- 财(61524)
- 农(52949)
- 所(51471)
- 江(49655)
- 业大(49140)
- 财经(49129)
- 中心(47476)
- 研究所(46627)
- 经(44645)
- 北京(44463)
- 范(41493)
- 农业(41378)
- 师范(41154)
- 州(40306)
- 院(38338)
- 经济学(38221)
- 商学(37821)
- 基金
- 项目(226118)
- 科学(179428)
- 研究(168559)
- 基金(163383)
- 家(140689)
- 国家(139409)
- 科学基金(122163)
- 社会(106111)
- 社会科(100573)
- 社会科学(100544)
- 省(90525)
- 基金项目(87299)
- 自然(79239)
- 自然科(77442)
- 自然科学(77424)
- 教育(76310)
- 自然科学基金(76087)
- 划(74096)
- 编号(69242)
- 资助(66279)
- 成果(54535)
- 创(51349)
- 重点(49710)
- 部(49041)
- 发(48321)
- 创新(47081)
- 课题(46981)
- 业(44220)
- 项目编号(43157)
- 国家社会(42871)
- 期刊
- 济(150264)
- 经济(150264)
- 研究(96884)
- 中国(64088)
- 管理(56617)
- 财(50010)
- 农(48516)
- 学报(47015)
- 科学(46013)
- 教育(37001)
- 大学(36326)
- 学学(34213)
- 农业(34182)
- 技术(32327)
- 业经(27288)
- 融(26928)
- 金融(26928)
- 财经(23796)
- 经济研究(22754)
- 业(20561)
- 经(20387)
- 技术经济(19468)
- 问题(19013)
- 科技(17912)
- 现代(16844)
- 图书(16214)
- 理论(15841)
- 商业(15821)
- 财会(15706)
- 资源(14857)
共检索到490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支东 章仁俊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地对其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集成的能力,主要由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制度创新能力、持续管理创新能力,以及持续市场创新能力四要素动态耦合而成。为此,需要构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关键词:
持续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琨 赵顺龙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当前超竞争的环境下、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持续创新理论是传统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控制能力)、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特点(具有相互依赖和反馈的关系)选择了较新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权重,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ANP结构模型,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相互依赖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比相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向刚 龙江 陆开文 李兴宽 熊觅 陈晓丽 巫英
基于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结合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导向这一实践和理论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理论指导思想、评价准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其在云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的实际应用结果作扼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战波 朱喜安
科技型企业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大众,科技型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技术革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是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对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分析,建立了由团队学习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控制能力、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组织能力、顾客知识管理能力构成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熵确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文章对灰关联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基于两向量之间斜率相似度的创新能力评价新方法,并实证
关键词:
技术革新 创新评价 战略管理 资源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慧
文章以科技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际调查研究,对科技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进行考察,运用科学方法采集真实、客观、全面的数据,尽力摒弃一些由于企业间博弈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性对评价系统的影响,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林全
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从七个方面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从定量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上作了很好的探索。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云龙
基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框架,文章构建了基于制度结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并对云南白药集团、联想集团以及华为公司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这三个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制度结构是影响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最主要要素,企业家管理制度、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制度环境都是提高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 能力 制度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杨梦源 柴鑫 杨立生
绿色持续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是实现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以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文章创新性地将绿色要素融入其中,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属性测度的方法,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评价模型。最后,将A公司的相关数据代入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绿色持续创新 动力评价 属性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云龙 刘春林 王荣党
基于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制,构建了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模型,基于主成分投影法构建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效能评价模型,并对云南省19家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实现效能进行评价。在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制度结构要素是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实现的最关键因素,完善的制度结构能改进和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机遇捕捉能力。因而,企业要推动持续创新实现,必然要完善和改进产权制度、企业家管理制度、非正式制度等内部制度安排,同时,当地政府也要积极推进政策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企业持续创新 实现效能 主成分投影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栩 肖蘅 廖姗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建立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C-ZF-HD-DS对具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模糊粗糙集法对高频海选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采用极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对已筛选出的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运用灰色定权聚类对评价对象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理论对聚类结果进行合成,形成最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段伟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的成果的基础让,提出了把灰色综合评价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评价和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绩效的方法,试图解决技术创新活动的"量"和"质"的统一问题,从而保证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运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苗旺 赵炳新
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具有理论和应用层面的价值,文章从认知视角出发,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进而对山东省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取的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挖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关键因素,提纯出评价指标体系,并籍此对山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现状,发现问题,为企业构建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能力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