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3)
- 2023(8614)
- 2022(7023)
- 2021(6478)
- 2020(5493)
- 2019(12279)
- 2018(11927)
- 2017(24078)
- 2016(12929)
- 2015(14329)
- 2014(14319)
- 2013(14159)
- 2012(13025)
- 2011(11340)
- 2010(11945)
- 2009(11603)
- 2008(12004)
- 2007(11042)
- 2006(10200)
- 2005(9688)
- 学科
- 业(76725)
- 企(71806)
- 企业(71806)
- 管理(59824)
- 济(58979)
- 经济(58888)
- 业经(25968)
- 财(24570)
- 农(23369)
- 方法(22455)
- 务(19093)
- 财务(19070)
- 财务管理(19051)
- 企业财务(18002)
- 策(17255)
- 农业(16887)
- 技术(15660)
- 制(15046)
- 数学(14888)
- 数学方法(14640)
- 中国(14045)
- 划(13028)
- 和(12066)
- 理论(12016)
- 企业经济(11991)
- 经营(11359)
- 体(11313)
- 贸(10830)
- 贸易(10825)
- 易(10542)
- 机构
- 学院(192040)
- 大学(183218)
- 济(86182)
- 经济(84533)
- 管理(82009)
- 理学(68895)
- 理学院(68358)
- 管理学(67680)
- 管理学院(67311)
- 研究(57755)
- 中国(50097)
- 财(44379)
- 京(37778)
- 财经(33534)
- 江(32024)
- 经(30165)
- 科学(30140)
- 农(28554)
- 所(28462)
- 中心(27077)
- 州(25041)
- 研究所(24534)
- 经济学(24524)
- 北京(24169)
- 财经大学(24092)
- 商学(23771)
- 商学院(23555)
- 业大(23132)
- 经济学院(21998)
- 经济管理(21986)
- 基金
- 项目(112119)
- 科学(91296)
- 研究(88902)
- 基金(82002)
- 家(67755)
- 国家(66999)
- 科学基金(60659)
- 社会(57830)
- 社会科(54880)
- 社会科学(54867)
- 省(45393)
- 基金项目(42385)
- 教育(39887)
- 自然(37504)
- 编号(36962)
- 自然科(36692)
- 自然科学(36685)
- 自然科学基金(36106)
- 划(35841)
- 资助(33743)
- 成果(30006)
- 业(29759)
- 创(26815)
- 课题(25246)
- 部(25132)
- 发(24845)
- 制(24462)
- 重点(24299)
- 创新(23976)
- 性(23949)
- 期刊
- 济(108285)
- 经济(108285)
- 研究(61763)
- 财(38786)
- 中国(37621)
- 管理(37392)
- 农(28826)
- 融(23416)
- 金融(23416)
- 科学(20961)
- 业经(20796)
- 农业(19630)
- 技术(19487)
- 教育(17876)
- 学报(17730)
- 财经(17184)
- 经济研究(16275)
- 大学(15191)
- 经(14918)
- 学学(14373)
- 问题(13675)
- 技术经济(12546)
- 业(12190)
- 财会(11727)
- 贸(11656)
- 现代(11152)
- 世界(10593)
- 商业(10138)
- 经济管理(10031)
- 国际(9927)
共检索到30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瑞 江志宇 申海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第一环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的招聘工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应聘者为求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会选择弄虚作假,从而严重影响着招聘方的甄选。文章就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招聘 信息不对称 作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玮 张向前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一环。当前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招聘信息不对称、招聘标准不合理,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新挑战等。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信息调控作用、制定严格人员甄选方法,以及合理合法规范企业用人方式等,使企业的招聘工作更加有效。
关键词:
企业招聘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夏建文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具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本文分析了其在国内企业招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志军 周爽 孙毅
社会化媒体企业级应用已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社会化招聘则是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在解读社会化招聘特征及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化招聘 社会化媒体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炳成 王显清
对于无效招聘的讨论往往关注的是招聘技巧,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企业级的原因同样是造成无效招聘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无效招聘的企业级原因,即战略一致性、文化相融性、时间压力及不正确的归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针对每一方面可以采用的改进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焕荣 刘得格
能否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是否拥有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兴衰成败的关键,要想吸收这样的人才,招聘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有招聘就有风险,现代企业要想趋利避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然而,导致招聘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不只是招聘过程中的某些失误,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同样会导致招聘风险的产生,为此,从系统观的角度对招聘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回避、控制招聘风险的有效方法,为企业提供了理解并回避、控制招聘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勇健 余平
本文分析了人员招聘过程中企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博弈情况,得出企业培训质量的差异导致企业招聘策略的不同。我们的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只招聘无经验员工,而有些企业却要求相关工作经验。
关键词:
博弈 在职培训 招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单国旗 饶惠霞
当前,结构化面试已成为企业招聘中常用的一个新技术、新方法。据此,从企业招聘中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入手,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根据为企业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研究,针对企业招聘的难点、疑点,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思路,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选才、招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结构化面试 企业招聘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晓虹 徐高双
面试作伪行为是求职者对于面试问题的虚假回答,会严重影响企业招聘效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研究作伪动机、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对面试作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伪动机显著影响面试作伪行为及其四个维度,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在作伪动机和面试作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试作伪行为的应对策略,对于降低作伪行为对招聘效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面试作伪 动机 能力 机会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晓虹 徐高双
面试作伪行为是求职者对于面试问题的虚假回答,会严重影响企业招聘效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研究作伪动机、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对面试作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伪动机显著影响面试作伪行为及其四个维度,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在作伪动机和面试作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试作伪行为的应对策略,对于降低作伪行为对招聘效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面试作伪 动机 能力 机会 招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传玲 孙道银
企业的招聘模式正由原来的阶段性、集中性向分散化、长期化招聘转变,要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不仅需要告知目标人群,更需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吸引他们参与到企业的招聘活动中来。近年来,微信以其在短期内迅速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而成为企业招聘的有效途径。以下对联想、华为、北京新东方和宝洁中国四家企业利用微信招聘的做法进行了总结概括,通过收集这四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微信平台实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好的做法,对这四家企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移动技术 微信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史珍珍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组织的外部环境、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岗位特点等因素,构建了一套企业招聘评估指标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具体评估指标,改善招聘效果,提高招聘效率。
关键词:
招聘效果 评估 成本 收益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