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4)
- 2023(10841)
- 2022(9064)
- 2021(8225)
- 2020(7176)
- 2019(16494)
- 2018(16309)
- 2017(31606)
- 2016(17410)
- 2015(19831)
- 2014(20300)
- 2013(20177)
- 2012(18748)
- 2011(16544)
- 2010(16987)
- 2009(16013)
- 2008(16605)
- 2007(15503)
- 2006(13282)
- 2005(12245)
- 学科
- 业(82012)
- 济(78609)
- 经济(78513)
- 企(75420)
- 企业(75420)
- 管理(66593)
- 方法(36445)
- 业经(27961)
- 数学(27716)
- 数学方法(27488)
- 财(27417)
- 农(26625)
- 务(21231)
- 财务(21207)
- 财务管理(21168)
- 企业财务(20010)
- 农业(19065)
- 中国(17760)
- 技术(17229)
- 制(16456)
- 理论(15719)
- 和(15486)
- 策(14487)
- 划(14115)
- 贸(13958)
- 贸易(13952)
- 易(13514)
- 地方(13424)
- 企业经济(12530)
- 体(12318)
- 机构
- 学院(261765)
- 大学(254537)
- 济(107924)
- 经济(105661)
- 管理(104145)
- 理学(88593)
- 理学院(87703)
- 管理学(86473)
- 管理学院(85969)
- 研究(78925)
- 中国(63243)
- 京(53210)
- 财(52009)
- 科学(47416)
- 农(45919)
- 江(42777)
- 财经(40957)
- 所(40471)
- 业大(37655)
- 中心(37450)
- 经(36850)
- 农业(36222)
- 研究所(35972)
- 州(33699)
- 北京(33322)
- 经济学(32127)
- 范(31271)
- 师范(30974)
- 财经大学(29681)
- 商学(29315)
- 基金
- 项目(161185)
- 科学(126828)
- 研究(121448)
- 基金(114902)
- 家(97944)
- 国家(96951)
- 科学基金(84389)
- 社会(76142)
- 社会科(72056)
- 社会科学(72034)
- 省(66031)
- 基金项目(61114)
- 教育(55911)
- 自然(53690)
- 划(53194)
- 自然科(52413)
- 自然科学(52396)
- 自然科学基金(51528)
- 编号(51316)
- 资助(46618)
- 成果(40992)
- 业(37296)
- 创(36679)
- 重点(35828)
- 部(35446)
- 发(35230)
- 课题(34636)
- 创新(33276)
- 项目编号(31431)
- 性(31291)
- 期刊
- 济(127479)
- 经济(127479)
- 研究(75103)
- 中国(50887)
- 财(46544)
- 农(43045)
- 管理(41857)
- 学报(35962)
- 科学(34042)
- 农业(29013)
- 大学(27579)
- 教育(27199)
- 技术(26310)
- 学学(25980)
- 业经(23907)
- 融(22918)
- 金融(22918)
- 财经(20984)
- 经济研究(18974)
- 业(18390)
- 经(18182)
- 问题(16914)
- 技术经济(16256)
- 财会(15338)
- 商业(14031)
- 现代(13293)
- 贸(13210)
- 版(12543)
- 会计(12125)
- 世界(12075)
共检索到394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莉 郎涛
企业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二者之间相互匹配 ,其关系密不可分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一方面 ,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招聘的对象、方式、途径和策略等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 ,企业招聘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招聘 企业文化 匹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本文针对企业甄选骨干人才面临的困难,提出"职位匹配与组织匹配"、"完全匹配与边缘匹配"的双匹配甄选理念,阐述运用这一理念,通过简历筛选、职位胜任力测评、组织适应性评判和深度背景调查来提高招聘甄选的质量和效能。
关键词:
骨干人才 招聘甄选 职位匹配 组织匹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彦
当前的人才招聘选拔侧重于以"人—岗匹配"为理论,以人才测评为手段,事先分析特定岗位所要求的各项素质,组合成测评模型与相应测验,考察应聘者的各项胜任素质,根据各项素质的得分,判断应聘者是否能胜任特定岗位的工作。也有部分企业直接使用结构化面试考察应聘者的知识、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价值观与职业目标是否与组织匹配等。总体而言,"人与组织匹配"一直没能在人才招聘选拔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在对"人与组织匹配"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出"人与组织匹配"模型,并通过设计、使用相应测验,在实践中展开对"人与组织匹配"的创新考察,以期为其他企业在"人与组织匹配"方面的探索提供模型参考与措施借鉴。
关键词:
组织氛围 人与组织匹配 招聘选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年志远 王新乐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实行行政化招聘制度与行政化解聘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企业员工招聘制度与解聘制度也开始变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存在行政化招聘制度与行政化解聘制度、市场化招聘制度与市场化解聘制度、市场化招聘制度与受行政约束的市场化解聘制度的匹配形式。目前国有企业市场化招聘制度与受行政约束的市场化解聘制度是不匹配的,本文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员工市场化招聘制度与市场化解聘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伟红 赵息
招聘是企业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迅速形成生产力,其成功不在于招来多少人,而在于留住多少人。企业文化在招聘过程中具有过滤、筛选功能,招聘是宣传、整合、执行、更新企业文化的工具和手段,两者具有交互效应。通过有效的招聘策略,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降低员工流失率。
关键词:
招聘 企业文化 有效匹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文圣 周敏倩
人才市场招聘是我国中小企业招聘的重要渠道,但是其中招聘管理有待创新。本文以创新的观念分析我国人才招聘存在的误区,藉此能够给我们企业招聘工作以借鉴。
关键词:
招聘 人才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志 王林
世界500强企业在发展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人才开发等方面堪称企业的典范。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在人才招聘理念、招聘策略,尤其是人员甄选标准方面存在着共性和规律。在对人员甄选标准的素质要求进行频数统计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世界500强人员招聘素质模型。
关键词:
世界500强 招聘 素质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轩 章建石 石晓勇
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对其工作的态度和行为,而价值观的改变则是缓慢和困难的,笔者从职业价值观的视野下去探讨企业员工的招聘和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方面,招聘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的员工,另一方面,建设大部分人所接受和认同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并以中国联想集团为例,希望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价值观匹配 企业招聘 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敏
人力资源战略可以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又会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所以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的研究就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及企业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出发,尝试将三者有机地整合与匹配。
关键词: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文化 匹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传玲 孙道银
企业的招聘模式正由原来的阶段性、集中性向分散化、长期化招聘转变,要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不仅需要告知目标人群,更需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吸引他们参与到企业的招聘活动中来。近年来,微信以其在短期内迅速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而成为企业招聘的有效途径。以下对联想、华为、北京新东方和宝洁中国四家企业利用微信招聘的做法进行了总结概括,通过收集这四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微信平台实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好的做法,对这四家企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移动技术 微信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史珍珍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组织的外部环境、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岗位特点等因素,构建了一套企业招聘评估指标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具体评估指标,改善招聘效果,提高招聘效率。
关键词:
招聘效果 评估 成本 收益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武守强 刘超 胡天雨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持续长青发展,而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以任正非的文化观和华为文化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沙因对文化内涵的三层次的划分以及奎因的竞争价值模型,得出三个结论:企业应当识别文化的作用惯性,并主动进行文化变革;企业文化的变革应当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匹配;企业文化变革中应注意文化内容的变与不变。
关键词:
狼性文化 华为基本法 竞争价值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