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6)
- 2023(8658)
- 2022(7062)
- 2021(6200)
- 2020(5359)
- 2019(11923)
- 2018(11594)
- 2017(21859)
- 2016(11640)
- 2015(13006)
- 2014(12926)
- 2013(12847)
- 2012(11502)
- 2011(9921)
- 2010(10156)
- 2009(9540)
- 2008(9800)
- 2007(8953)
- 2006(7919)
- 2005(7417)
- 学科
- 业(74876)
- 企(72062)
- 企业(72062)
- 济(57034)
- 经济(56968)
- 管理(55466)
- 业经(25929)
- 方法(24638)
- 财(20982)
- 技术(20008)
- 农(19589)
- 务(18070)
- 财务(18035)
- 财务管理(18026)
- 企业财务(17081)
- 数学(16848)
- 数学方法(16653)
- 农业(15214)
- 理论(12695)
- 策(12640)
- 划(12518)
- 技术管理(12293)
- 企业经济(12144)
- 和(12087)
- 中国(11601)
- 经营(11408)
- 制(11148)
- 体(9528)
- 决策(9105)
- 计划(8555)
- 机构
- 学院(177298)
- 大学(168984)
- 管理(77193)
- 济(75939)
- 经济(74573)
- 理学(66211)
- 理学院(65665)
- 管理学(64917)
- 管理学院(64592)
- 研究(51925)
- 中国(41846)
- 京(35454)
- 财(34444)
- 科学(30771)
- 农(29420)
- 江(27953)
- 财经(27296)
- 所(25749)
- 业大(25273)
- 经(24702)
- 中心(24039)
- 农业(23054)
- 研究所(23032)
- 商学(22271)
- 商学院(22086)
- 北京(22059)
- 州(21655)
- 经济管理(21375)
- 经济学(21306)
- 技术(20422)
- 基金
- 项目(114296)
- 科学(92310)
- 研究(86366)
- 基金(82589)
- 家(70567)
- 国家(69872)
- 科学基金(62740)
- 社会(55711)
- 社会科(53005)
- 社会科学(52991)
- 省(48021)
- 基金项目(44067)
- 自然(39993)
- 自然科(39138)
- 自然科学(39130)
- 教育(39037)
- 自然科学基金(38486)
- 划(37809)
- 编号(34582)
- 资助(32517)
- 业(31364)
- 创(28671)
- 创新(25815)
- 成果(25491)
- 重点(25465)
- 发(25286)
- 部(24930)
- 课题(23775)
- 制(23219)
- 国家社会(22980)
共检索到26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庆奎
根据THIO技术评价方法,技术能力(记作A)是指创造、适应、改进技术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为技术含量I_1、技术状态I_0、技术发展基础结构I_2。I_1、I_2、I_3的权重向量为(0.5,0.25,0.25)。I_j(j=1,2,3)包含若干项具体目标,如I_3取决于技术4要素(设备件T、人力件H、信息件I及组织件O)的各发展链强度。所以,A评价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我们用未确知测度模型,以某特大型钢铁企业的I_3评价为例,说明对I_j(j=1,2,3)的评价方法,进而对A作出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林峰 周翔 杜宇 谭荔丹
本文在对相关评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DEA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进行最优值分析、规模收益分析、投影分析,确定了相对有效的企业并对非有效企业提出了调整方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DEA评价法可以为企业与政府制定科技发展策略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德智 雷森 鲜于德清
文章基于知识管理的思想,从知识管理角度对技术能力及其要素进行重新界定,并针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设计了技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能力密切值法静态综合分析模型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坚强 刘先建 刘力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丽
文章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内涵的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为高新技术企业认识和了解自身知识管理水平,改善知识管理平台,加快知识创新步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知识管理 能力 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莲花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协调发挥以实现经济利润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分成8个方面:研究开发能力、产品效果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创新意识、投入能力、财务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力,通过8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建立了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方法。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永林 高洪深 林晓言
本文研究了多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建立了评价体系,确定了权重计算方法,对模糊性指标隶属度的处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峰 贾宇 贾杰
VIKOR法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折衷方法。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VIKOR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4家企业进行了横向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关键词:
技术创新 VIKOR 综合能力 评价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周伦
文章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的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华 王忠辉 王艳明
文章在明确企业统计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统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步骤,并对烟台市工业企业统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
企业统计能力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峰 李德成 赵湘莲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先进的技术,并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或是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赚取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岚
文章首先对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级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选取了集群创新的网络特性作为出发点,突出了核心企业在创新的主导作用,重点关注了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指标。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模型,建立了评价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企业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