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47)
- 2023(19926)
- 2022(16875)
- 2021(15642)
- 2020(13481)
- 2019(30275)
- 2018(30164)
- 2017(57844)
- 2016(31350)
- 2015(35389)
- 2014(35044)
- 2013(34651)
- 2012(31766)
- 2011(28581)
- 2010(29204)
- 2009(27450)
- 2008(27194)
- 2007(24452)
- 2006(21947)
- 2005(20076)
- 学科
- 济(144870)
- 经济(144690)
- 业(109612)
- 管理(107772)
- 企(98147)
- 企业(98147)
- 方法(59232)
- 数学(48533)
- 数学方法(47781)
- 财(39457)
- 业经(38031)
- 农(36986)
- 中国(34456)
- 制(29475)
- 地方(28549)
- 务(26895)
- 财务(26797)
- 学(26795)
- 财务管理(26755)
- 技术(25896)
- 理论(25514)
- 农业(25508)
- 企业财务(25389)
- 和(22809)
- 体(21703)
- 贸(21484)
- 贸易(21465)
- 划(21267)
- 银(20982)
- 银行(20933)
- 机构
- 学院(454481)
- 大学(451820)
- 济(190000)
- 经济(186025)
- 管理(180931)
- 理学(155006)
- 理学院(153307)
- 管理学(150552)
- 研究(149812)
- 管理学院(149704)
- 中国(115732)
- 京(96675)
- 财(89998)
- 科学(89883)
- 所(75401)
- 农(71430)
- 财经(70374)
- 江(69462)
- 研究所(67567)
- 中心(67490)
- 业大(64659)
- 经(63734)
- 北京(61501)
- 经济学(57187)
- 范(56665)
- 师范(56154)
- 农业(55489)
- 州(55321)
- 院(53963)
- 财经大学(51802)
- 基金
- 项目(295408)
- 科学(233806)
- 研究(218286)
- 基金(214480)
- 家(185468)
- 国家(183879)
- 科学基金(159755)
- 社会(138715)
- 社会科(131508)
- 社会科学(131468)
- 省(116443)
- 基金项目(112515)
- 自然(102969)
- 自然科(100634)
- 自然科学(100613)
- 教育(100610)
- 自然科学基金(98846)
- 划(96129)
- 资助(88911)
- 编号(88629)
- 成果(71877)
- 重点(65942)
- 部(64889)
- 创(64191)
- 发(62744)
- 课题(61549)
- 创新(59377)
- 国家社会(56981)
- 制(56353)
- 教育部(56212)
- 期刊
- 济(221069)
- 经济(221069)
- 研究(138419)
- 中国(93294)
- 管理(74764)
- 财(73310)
- 学报(66268)
- 农(66031)
- 科学(62894)
- 大学(51594)
- 教育(50779)
- 学学(48759)
- 农业(45229)
- 技术(44657)
- 融(42173)
- 金融(42173)
- 财经(36086)
- 业经(35315)
- 经济研究(34997)
- 经(31077)
- 问题(27681)
- 业(25996)
- 技术经济(25934)
- 统计(21866)
- 科技(21848)
- 现代(21645)
- 理论(21001)
- 商业(20490)
- 策(20488)
- 贸(20171)
共检索到693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江 许庆瑞
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并获取较高的创新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技术能力积累和增长的基础上。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为支持技术创新的实现,附着在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制造设备、科技信息和创新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它包含有三层含义: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载体是企业内部的人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江
从环境技术创新的角度,将企业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联系,重点研究环境技术创新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首先对环境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鉴别出环境技术创新的选择,即环境要素改变、环境子系统改变和环境系统创新。然后通过案例研究,提出环境驱动的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驱动的企业环境效益提高之间存在链式互动关系的理论观点,建立了环境技术创新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要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利双赢",必须超越现有的生产技术系统,而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系统进行局部改善。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岫
本文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根本出路 ,它是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 ,其实质是新技术产生和商业应用。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来创造财富 ,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获得创造、利用、积蓄高质量知识的能力。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存在着受传统思想影响大、产学研还没有形成有血有肉的联系、企业的主体技术创新地位还没有确立等问题。对此 ,作者提出以下对策 :(1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规 ,培育创新环境 ;(2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3)创新战略要适合市场需求 ;(4)建立技术创新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德成 唐小旭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甚至是比设备、物资更为重要的资源。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对相关先进技术和客户需求的把握。在对先进技术知识与客户知识的获取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结合和客户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构建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客户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巍 毕克新
基于企业信息化理论,构建了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作用的理论模型,并以黑龙江省108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产品研发信息化水平、生产制造信息化水平、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商务信息化水平和企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媛媛 梁艳艳
本文对R&D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深入的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引入知识转移效果和合作机制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剖析知识转移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相应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大样本数据进行路径验证。得出结论:知识转移效果和合作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D联盟企业通过增强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和知识扩散方的传播能力来达到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构建完善的联盟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的促进联盟的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宗强 吴志岩 许庆瑞
文章以调研的制造企业为原型,通过抽象构建了一个能力发展演变的系统动态模型,通过对能力解构与仿真研究资源投入与能力动态变化关系,指出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制造能力仍是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的基础,而整合能力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杠杆解。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力解构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智勇 覃锋
文章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因果关系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评价指标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建模和求解。实证研究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描述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准确定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评价和改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开际 易聪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文斌
文章在分析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各利益方理性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人合作对策理论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收益分配模型,并采用Shapley值法、核心法和简化的MCRS法等分配方式进行了算例分析,探讨了不同计算结果的涵义。结果表明,合作对策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合作技术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优化决策。
关键词:
合作对策 博弈论 合作创新 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兴 赵涛
企业内生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力资本支持能力、结构资本支持能力和物质资本支持能力。笔者将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方面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种投入,根据道格拉斯函数和动态增长方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峰 贾宇 贾杰
VIKOR法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折衷方法。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VIKOR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4家企业进行了横向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关键词:
技术创新 VIKOR 综合能力 评价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存斌 鲁平
以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并根据其特点,通过对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建立一套能源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利用云模型在电力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上,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提出提高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电力企业 技术创新 云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德智 胡宏
本本文借鉴软件行业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成熟度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和等级特征以及每一个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其次,根据技术创新过程和关键过程域,基于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活动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的最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