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0)
2023(13762)
2022(11612)
2021(10783)
2020(9192)
2019(20761)
2018(20693)
2017(39962)
2016(21550)
2015(24154)
2014(23899)
2013(23929)
2012(21641)
2011(19142)
2010(18986)
2009(17641)
2008(17484)
2007(15429)
2006(13644)
2005(12211)
作者
(62106)
(51452)
(51271)
(48457)
(33014)
(24457)
(23248)
(20167)
(19443)
(18403)
(17556)
(17314)
(16460)
(16225)
(15648)
(15643)
(15441)
(15207)
(14712)
(14646)
(12778)
(12550)
(12391)
(11834)
(11560)
(11497)
(11408)
(11337)
(10228)
(10192)
学科
(92811)
经济(92705)
(92638)
(85417)
企业(85417)
管理(80357)
方法(42964)
数学(33332)
数学方法(33011)
业经(31260)
(28623)
(28225)
技术(23194)
(22199)
财务(22134)
财务管理(22114)
企业财务(20964)
中国(20767)
农业(20358)
理论(18368)
(17776)
(16857)
(16774)
(16553)
地方(15747)
(15658)
(15428)
贸易(15422)
(14970)
技术管理(14124)
机构
学院(312998)
大学(309629)
管理(133316)
(125857)
经济(123275)
理学(115261)
理学院(114160)
管理学(112606)
管理学院(112043)
研究(96557)
中国(73091)
(66006)
科学(59342)
(57015)
(49436)
(47473)
财经(46165)
业大(46138)
(45840)
中心(43670)
研究所(43056)
(41984)
北京(41198)
农业(38767)
(38319)
师范(38014)
(37122)
经济学(36248)
商学(35897)
商学院(35538)
基金
项目(212220)
科学(168454)
研究(158462)
基金(154579)
(133089)
国家(131892)
科学基金(115580)
社会(99785)
社会科(94683)
社会科学(94659)
(83645)
基金项目(82780)
自然(74967)
自然科(73249)
自然科学(73234)
自然科学基金(71982)
教育(71349)
(68797)
编号(65322)
资助(62486)
成果(51342)
(47154)
重点(46442)
(46383)
(45011)
课题(43369)
创新(43260)
(42403)
项目编号(41139)
国家社会(40767)
期刊
(140059)
经济(140059)
研究(89780)
中国(55192)
管理(52888)
(46253)
(45625)
学报(44312)
科学(43364)
大学(34118)
农业(32416)
学学(32216)
教育(32070)
技术(31403)
业经(25297)
(23535)
金融(23535)
财经(22545)
经济研究(21189)
(19320)
技术经济(18956)
(18937)
问题(18023)
科技(16617)
图书(16302)
现代(16014)
理论(15281)
财会(14763)
商业(14555)
实践(13894)
共检索到451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婷  杨建君  
现有研究对技术知识的片面认识使得其外延探索较难得到实质进展,既有研究框架仍未能对技术知识的产生机理做系统性阐释。从技术知识的内涵与产生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评述,基于知识与技术间的关联,将技术前和技术后两种技术知识维度融合于静态和动态两大研究视角,构建技术知识诠释框架雏形,以期促进技术知识前沿理论问题的顺利探究,为知识观理论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辨析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早  
战略在内容构成上的细微差异,决定着企业成与败的两重命运;其"大象无形"的特性,内蕴着市场"设局"的强大功能,是企业主导竞争格局的根本;作为企业生存之道的抉择,战略,具有一旦选择就难以改变的深远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毅  赵红  
企业集群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课题。以往研究多是沿着传统聚集经济的框架展开 ,本文试图从生态学角度考量企业集群与企业生态系统、生物DNA与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正向共生性与外部经济性、协同进化与企业集群的博弈机制概念之间的生态联系。文中赋予企业集群以生命特征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环境下 ,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峻杉  
诠释中国文化经典和接续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本土创新的重要根基,而诠释效果的实质性产生需要不断反思和创新诠释方法。对经典进行概念框架诠释,指通过把握文本内的关键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来展示经典所蕴含思想的大脉络和大方向。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用六条纵向主线和五个横向的核心"概念族"来作为把握《老子》思想的一种理解性框架。其中,纵向主线分别是形而上学意义的自上而下的"离道失德论"和"道生德养论",以及自下而上的以"修""复""法""归"为代表的四条主线。这六条纵向主线具有鲜明的境界论和超越论色彩。五个核心概念族,指"道""德""自然""无为""圣人"作为《老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与其各自的同位词或意义相近相关词共同构成的五个词汇群组,可以成为横向理解《老子》思想的五条线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源  潘美娟  薛澜  李欣  
本文基于专利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光伏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定位,探析光伏产业在国际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从三方面分析技术知识定位:以专利地图识别企业在产业链分布中的定位,以跨国专利引文网络演进实现对企业在知识网络的定位,以专利家族数据阐释企业国际竞争布局的定位。发现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并不仅仅依靠产能扩张及低成本,而是在发展中逐步构建了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令逸  彭星闾  
西方股份公司主要是顺应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需要而产生的 ,一是集资和资源分配功能 ,二是降低风险功能 ,这两个功能都与降低成本有关。然而股份公司还隐藏了一个更基本的前提 ,那就是人格化的资本营运主体功能。考虑到路径不同 ,前提不同 ,中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必须对企业的本质进行中国化的诠释 ,重塑人格化的资本营运主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素蓉  孙海军  王守俊  
资产负债观作为现行会计准则的核心理念,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信息相关性而备受推崇。但随着该理念在实务中尤其是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者遇到了难以破解的理论难题与技术难点。因此,全面把握资产负债观,必须处理好资产负债观与不确定性、谨慎性、历史成本等问题的关系。同时,从所得税核算应用的时间点、核算的思路、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路径、会计处理等方面全面完整地理解所得税会计,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资产负债观对所得税相关信息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胜  肖月强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一种静态治理理论,关注的是股东等所有者的利益。相机治理理论是一种动态治理理论,强调的是股东、债权人、职工、各级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文章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相机治理模型,并对模型作了基本诠释和解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献华  姜秀珍  田亮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模型、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理论对企业的现金持有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了影响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深层原因,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正确把握现金持有量提供了借鉴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曲波  
该文通过对横纵向整合战略机理和非市场战略行为的分析,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的非市场行为对于成功实施整合至关重要,并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整合战略中需要非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的特征有哪些、非市场行为如何与市场行为共同作用于整合战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亦文  何小燕  
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不是一般业务,而是一种特殊业务,需要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进行会计处理。本文诠释了一般企业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列举实例予以说明,旨在帮助广大财会人员打开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铁波  姚浩  
数字经济为企业获取及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全新动力,因而有必要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对核心能力概念给予新诠释。基于对传统核心能力理论的溯源,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环境及价值创造方式新特点,本文认为企业获取维持竞争优势需要以动态竞合为特征的核心能力,即不仅具有价值性(Value)、稀有性(Rareness)、不易模仿性(Imitability),同时还有突破原有组织嵌入性(Organization),并通过合作实现价值共创的合作能力(Cooperation)和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动态能力(Dynamics),由此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核心能力的VCDRI分析框架,为企业维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理论界对它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功用属性,不是“核力” 而是“合力”,不是静态力而是生长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振宇  宋军  
文章全面阐释了企业战略适应的内涵和特征,并引入企业战略适应的过程模型,揭示了战略适应的运行机制,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是关系企业战略适应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其核心是企业的战略适应能力,而企业的战略适应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人员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员工战略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组织学习和企业文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