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9)
2023(14382)
2022(11881)
2021(10808)
2020(9288)
2019(20220)
2018(19835)
2017(37790)
2016(20263)
2015(22093)
2014(21178)
2013(20979)
2012(19029)
2011(16984)
2010(17195)
2009(16014)
2008(16092)
2007(14709)
2006(12884)
2005(11672)
作者
(58111)
(48826)
(48641)
(45644)
(30856)
(23285)
(21517)
(18879)
(18223)
(17214)
(16647)
(16021)
(15557)
(15502)
(15045)
(14606)
(14516)
(14427)
(14059)
(14047)
(12210)
(11852)
(11802)
(11207)
(10921)
(10775)
(10708)
(10666)
(9661)
(9611)
学科
(90753)
(87753)
经济(87629)
(83154)
企业(83154)
管理(76572)
方法(36835)
业经(30562)
(28819)
数学(28059)
(28024)
数学方法(27815)
技术(23802)
中国(21383)
(21027)
财务(21009)
财务管理(20993)
农业(20182)
企业财务(19946)
(19582)
(16332)
贸易(16320)
(16096)
理论(15953)
(15868)
(15808)
(15560)
技术管理(15196)
(14861)
(13932)
机构
学院(291426)
大学(286686)
(125644)
经济(123491)
管理(119557)
理学(103210)
理学院(102243)
管理学(100995)
管理学院(100444)
研究(93414)
中国(72457)
(58850)
(57645)
科学(55874)
(53912)
(46466)
财经(45793)
业大(44977)
(44272)
中心(42818)
农业(42410)
研究所(42008)
(41766)
经济学(37948)
北京(36233)
经济学院(34488)
(34383)
商学(34203)
商学院(33895)
财经大学(33781)
基金
项目(195372)
科学(156167)
基金(144150)
研究(141372)
(126822)
国家(125691)
科学基金(109245)
社会(93716)
社会科(89093)
社会科学(89074)
(77267)
基金项目(76818)
自然(70353)
自然科(68862)
自然科学(68840)
自然科学基金(67750)
(63703)
教育(63173)
资助(56506)
编号(54718)
(47556)
(43861)
重点(43796)
创新(43542)
(43023)
成果(42472)
(42044)
国家社会(39870)
(38724)
教育部(37113)
期刊
(139213)
经济(139213)
研究(82135)
中国(57844)
(49934)
管理(49719)
(48054)
学报(44663)
科学(43046)
大学(34262)
农业(33868)
学学(32857)
技术(27413)
(26645)
金融(26645)
教育(25656)
业经(25030)
财经(23498)
经济研究(22308)
(21104)
(20389)
问题(18132)
技术经济(18034)
科技(16583)
(14782)
商业(14634)
现代(14493)
世界(13872)
(13722)
财会(13604)
共检索到432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岩  蔡虹  裴云龙  
整合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技术知识基础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度、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协同性(互补性与平衡性两个维度)的影响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80家企业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对企业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互补性具有正向影响,对两类创新活动平衡性具有负向影响;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对独立与合作创新互补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两类创新活动平衡性具有负向影响。企业知识整合能力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对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互补性的正向影响,削弱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平衡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同时,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互补性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岩  苏可蒙  
在当今竞争格局中,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专利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利战略情境、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及知识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通过知识整合能力影响创新绩效,而专利申请动机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具体为:(1)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均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创新绩效关系;(2)阻挡动机、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对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3)阻挡动机强化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苗  胡晗  刘磊  
逆向创新是我国上市服务类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而实现技术知识多元化发展则是上市服务类企业落实逆向创新的重要路径。但在环境不确定性以及企业性质的影响下,大多数上市服务类企业对于如何实现逆向创新还缺乏科学认知。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服务类企业,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考虑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性质调节作用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技术知识多元化影响企业逆向创新的机制,旨在帮助上市服务类企业通过逆向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结果表明:技术知识多元化有利于上市服务类企业的逆向创新行为,环境不确定性可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多元化对逆向创新的影响。同时,企业性质在技术知识多元化与逆向创新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即技术知识多元化强度高的国有上市服务类企业更容易实现逆向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艳秋  宋昶  王向阳  
[目的/意义]研究双元创新平衡战略下企业知识耦合的过程、机理与保障,为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知识耦合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双元创新平衡战略的知识耦合模型,揭示知识耦合机理,并提出企业知识耦合的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原领域知识与新领域知识均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耦合过程包括知识搜寻、知识关联、知识融合与知识存储4个阶段,原有领域知识耦合与新旧领域知识耦合的平衡,是双元创新战略下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月  刘莹莹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122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知识基础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广度与深度均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知识基础广度与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也显著为正。然而,开放式创新在知识基础不同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不同的调节效应。不同知识储备的企业,其技术创新绩效也因原始知识积累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唐甜  王泓略  
通过构建企业知识连接矩阵描绘企业知识基础,根据两阶段知识元素关系变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元素类型(现存知识、旧知识、新知识)将企业知识基础演变进行分类,实证检验了现存知识连接变化、新知识与现存知识连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汽车产业19852011年278家企业26124条专利数据,应用负二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现存知识连接变化、新知识与现存知识连接均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唐甜  王泓略  
通过构建企业知识连接矩阵描绘企业知识基础,根据两阶段知识元素关系变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元素类型(现存知识、旧知识、新知识)将企业知识基础演变进行分类,实证检验了现存知识连接变化、新知识与现存知识连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汽车产业1985~2011年278家企业26124条专利数据,应用负二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现存知识连接变化、新知识与现存知识连接均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外部知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外部知识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互补效应。通过对科学外部知识、行业外部知识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及渐进性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检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来说,科学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说,行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科学外部知识与行业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的提升都具有协同性正向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萍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经济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于市场性,市场经济体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在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进行相关方面的改革,以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红梅  
企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企业人是理解企业技术、制度与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和中介。企业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之间,既有共同性和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和矛盾性,只有恰当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宇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家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模式异质性、组织创新氛围与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差序式治理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权威式治理和代际传承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差序式治理能够显著增强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的促进作用;权威式治理和代际传承能够显著抑制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建议企业关注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的诸多前沿性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萍  刘洋  吴小节  
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政府支持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有着持续的争论。本文认为,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视角,区分企业技术创新是探索式创新还是利用式创新,以及引入对制度情境的考量。为此,本文以广东省173家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1)相对于利用式创新而言,政府支持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2)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能更有效地利用政府支持促进探索式创新;(3)相对于制度发展水平低的地方,处于制度发展水平高的地方的企业能更有效地利用政府支持,促进探索式创新。这些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