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5)
2023(8654)
2022(6955)
2021(6157)
2020(5316)
2019(11607)
2018(11317)
2017(21609)
2016(11494)
2015(12499)
2014(12496)
2013(12402)
2012(11259)
2011(9729)
2010(9998)
2009(9455)
2008(10010)
2007(9094)
2006(8041)
2005(7630)
作者
(32265)
(26929)
(26854)
(25265)
(17351)
(12547)
(12265)
(10406)
(10068)
(9856)
(9131)
(9076)
(8903)
(8542)
(8424)
(8151)
(8141)
(7911)
(7709)
(7672)
(6705)
(6616)
(6518)
(6241)
(6177)
(6152)
(5941)
(5878)
(5410)
(5303)
学科
(77050)
(73732)
企业(73732)
管理(57660)
(54742)
经济(54672)
业经(25711)
方法(23036)
(22383)
(20424)
技术(19568)
(19337)
财务(19311)
财务管理(19299)
企业财务(18340)
农业(15553)
数学(15025)
数学方法(14906)
(12966)
(12728)
企业经济(12223)
技术管理(12155)
(11967)
理论(11940)
(11656)
经营(11350)
中国(11180)
(10566)
体制(9450)
决策(9110)
机构
学院(173622)
大学(166893)
管理(76144)
(76121)
经济(74844)
理学(65243)
理学院(64750)
管理学(64184)
管理学院(63860)
研究(50928)
中国(41901)
(36614)
(34316)
财经(28842)
科学(27503)
(27309)
(26810)
(26118)
(24712)
中心(23412)
商学(22713)
业大(22522)
商学院(22520)
经济学(21856)
研究所(21729)
北京(21430)
(21038)
财经大学(21019)
农业(20824)
经济管理(20588)
基金
项目(108785)
科学(88229)
研究(83827)
基金(80194)
(67882)
国家(67200)
科学基金(60404)
社会(55549)
社会科(52828)
社会科学(52812)
(43594)
基金项目(42483)
自然(37508)
教育(37358)
自然科(36679)
自然科学(36673)
自然科学基金(36103)
(34593)
编号(33648)
资助(31052)
(30423)
(27284)
成果(25776)
(24555)
创新(24511)
重点(23983)
(23710)
(23570)
国家社会(23163)
课题(22256)
期刊
(91080)
经济(91080)
研究(49700)
管理(34884)
中国(33730)
(33310)
(26198)
科学(21612)
技术(20622)
学报(18990)
农业(18545)
业经(17001)
大学(15810)
学学(15182)
教育(14659)
财经(14428)
(14137)
金融(14137)
经济研究(13547)
技术经济(13123)
(12586)
(12405)
财会(11915)
问题(11082)
现代(10139)
会计(10065)
世界(9415)
科技(9107)
商业(9049)
(8895)
共检索到263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裴蓓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红  刘文韬  
通过梳理1998—2018年间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联盟的期刊文献,从技术标准联盟的特性、影响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分析技术标准联盟定义并总结技术标准联盟与其他联盟形式相区别的特性;其次,分别从主要对技术标准联盟整体产生影响(网络密度、结构洞、小世界效应、关系强度、嵌入性、政府干预)和主要对联盟内企业产生影响(伙伴选择、网络中心性)两个角度,探讨在当下研究热点中这8个影响因素对标准联盟和联盟内企业的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泳  林楚玲  
梳理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相关文献,总结企业参与的主要机制、参与前因和影响后果,并厘清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曾科  赵雅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朱丹  彭盾  孙耀吾  
技术标准联盟的契约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他们都隐含了技术标准联盟是一种再谈判机制。联盟成员对技术标准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外化为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各方的威胁点、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首先从契约理论出发,发现利益相关者理论更为真实地揭示出技术标准联盟的利益格局,然后利用 Nash 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来研究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国外成功的技术标准联盟的治理结构,发现这些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联盟成员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标准联盟组建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彭盾  陈春晖  
对契合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将契合动因归纳为交易费用、技术资源、用户安装基础和组织学习能力等方面,为研究两者契合关系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青  高延孝  刘瑶  王东鹏  
在比较分析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生态学特征基础上,通过文本挖掘收集整理研究素材和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提供者、标准产品制造商、标准产品消费者以及标准应用推动者,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主要有标准输出应用、标准协同共建、标准融合共生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主体互动机制模型,并探讨不同互动机制下各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松强  石岿然  郑垂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文章综合分析了技术联盟创新的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联合经济效应与集群效应,并提出了政府促进和培育技术联盟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李玮佳  
技术标准联盟是推动技术标准化行为的重要载体,标准研发和标准市场扩散是技术标准化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将双方同时纳入标准联盟技术标准化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微分博弈理论,从动态视角分别考察了三种博弈机制下,联盟内主导、配套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最优策略、最优收益、联盟技术水平及标准扩散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联盟企业最优策略与成本系数、衰退系数等呈负相关,与技术、市场敏感因子等呈正相关;协同合作机制下,联盟企业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标准研发及市场扩散的效果最好;存在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同时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和企业个体收益最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章文  李代平  
遵循复杂适应系统中的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采用具有博弈行为的多智能体作为标准联盟治理的研究工具,从深圳企业标准联盟发展现状展开分析,运用多智能体模型模拟了不同环境下标准联盟的演化轨迹以及联盟内企业博弈收益结构对联盟总收益的影响,最后根据模拟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治理机制建议。本文认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深圳企业标准联盟应强化合作机制、推广联盟标准应用和保障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道平  方放  曾德明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技术创新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竞争制高点,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本文论述了产业技术标准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对协调两者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