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5)
- 2023(16656)
- 2022(14208)
- 2021(13195)
- 2020(11178)
- 2019(25459)
- 2018(25464)
- 2017(48911)
- 2016(26635)
- 2015(29814)
- 2014(29802)
- 2013(29584)
- 2012(26999)
- 2011(23977)
- 2010(23940)
- 2009(22362)
- 2008(22341)
- 2007(19829)
- 2006(17624)
- 2005(15856)
- 学科
- 济(109747)
- 经济(109580)
- 业(102462)
- 管理(94271)
- 企(91439)
- 企业(91439)
- 方法(48211)
- 数学(38217)
- 数学方法(37819)
- 财(35720)
- 农(35134)
- 业经(34000)
- 中国(26840)
- 务(25245)
- 财务(25166)
- 财务管理(25134)
- 制(25004)
- 农业(24664)
- 企业财务(23821)
- 技术(23596)
- 理论(20641)
- 地方(20471)
- 和(19845)
- 学(19508)
- 划(18771)
- 体(18318)
- 贸(18215)
- 贸易(18205)
- 易(17676)
- 策(17195)
- 机构
- 学院(380784)
- 大学(378632)
- 管理(155204)
- 济(152961)
- 经济(149644)
- 理学(133385)
- 理学院(131977)
- 管理学(130057)
- 管理学院(129342)
- 研究(120901)
- 中国(93413)
- 京(80899)
- 财(74243)
- 科学(72917)
- 农(60925)
- 所(59767)
- 财经(58481)
- 江(57747)
- 业大(55481)
- 中心(55454)
- 研究所(53619)
- 经(53016)
- 北京(50894)
- 范(47814)
- 农业(47552)
- 师范(47426)
- 州(46100)
- 经济学(45286)
- 院(43893)
- 财经大学(43169)
- 基金
- 项目(253325)
- 科学(200567)
- 研究(189386)
- 基金(184236)
- 家(158448)
- 国家(157033)
- 科学基金(136877)
- 社会(119588)
- 社会科(113267)
- 社会科学(113238)
- 省(99357)
- 基金项目(98341)
- 自然(88206)
- 教育(86290)
- 自然科(86132)
- 自然科学(86115)
- 自然科学基金(84610)
- 划(82093)
- 编号(78182)
- 资助(74690)
- 成果(62976)
- 部(55944)
- 重点(55703)
- 创(54776)
- 发(53224)
- 课题(52867)
- 创新(50546)
- 制(50175)
- 国家社会(48865)
- 教育部(48406)
- 期刊
- 济(174782)
- 经济(174782)
- 研究(113481)
- 中国(75496)
- 管理(61188)
- 财(61127)
- 农(57006)
- 学报(54777)
- 科学(52557)
- 大学(42633)
- 教育(41138)
- 学学(40106)
- 农业(39419)
- 技术(36474)
- 融(32855)
- 金融(32855)
- 业经(30220)
- 财经(28969)
- 经济研究(26104)
- 经(24782)
- 问题(22899)
- 业(22229)
- 技术经济(20965)
- 现代(18891)
- 科技(18612)
- 图书(18340)
- 财会(18278)
- 理论(18247)
- 版(17438)
- 商业(16665)
共检索到567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舒兆平 毛蕴诗
从历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形成过程来看,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基于市场标准形成机制,第二代的基于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代的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这种机制对标准的形成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探讨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鲁琨
技术标准战略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移动通信业为例,对企业技术标准战略进行了探索,提出6种技术标准战略,并提出6种技术标准战略的进化路径。
关键词:
移动通信业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嫮 赵艳
价值链治理问题由于涉及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技术标准是价值链治理的核心工具。首先,系统地回顾了技术标准的概念,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标准出现的新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技术标准在价值链治理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然后,以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为例,研究了国际领先公司如何利用技术标准,对全球价值链进行治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如何利用技术标准突破领先公司价值链治理的措施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治理 价值链 专利 移动通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运生 刘灿
从产权、双边市场与期权等典型特征探讨技术标准许可定价机理,进而梳理移动通讯企业技术标准许可的价格结构主要包括开放源代码与销售增值业务的单边免费模式、合作伙伴补贴与捆绑销售的单边补贴模式、专利交叉许可与组合许可的双边差别支付模式。
关键词:
移动通讯企业 技术标准 定价 价格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嫮
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的垂直分离产生了价值模块相互衔接的治理问题,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通过讨论不同学科对价值链治理主流模式的不同判定,而引出研究的问题;在回顾了成熟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质疑了“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的可编码能力”、“供应端能力”这三个变量单一决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传统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假设:技术标准中专利的分布也会对价值链治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GSM、CDMA两种技术标准,由于其专利在价值链当中分布的不同状况,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相关讨论:价...
关键词:
价值链治理 技术标准 价值模块 专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娄山 刘平原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中提出的加强企业标准建设意见的要求,南网公司主持制定并持续修编了品控技术标准。该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书、采购技术标书相配套,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一环。该标准为品控人员提供了品控指导依据,是将质量控制节点提前,实现"零缺陷"管理的有效手段。品控标准建设是南网公司首创,改变了标准编制工作中存在的标准的制定与产业实际脱节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泳 林楚玲
梳理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相关文献,总结企业参与的主要机制、参与前因和影响后果,并厘清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参与 标准制定 文献综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运生 何瑞芳
高科技企业技术实力、结盟实力与用户吸引实力是技术标准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针对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标准的构建、产业化与市场化三个不同阶段,企业需要实施不同的竞争战略以促使技术标准竞争优势的形成。协作R&D与知识产权战略为构建技术标准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助于技术实力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联盟与开源战略为技术标准产业化提供了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环境,有助于结盟竞争优势的形成。先发制人与平台战略为技术标准市场化提供了用户基础条件,有助于用户吸引实力竞争优势的形成。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 高科技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巍 张向阳
本文在网络产业厂商联盟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产业的市场结构、兼容以 及厂商技术 标准选择之 间的关系。最后结合中国移动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青 高延孝 刘瑶 王东鹏
在比较分析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生态学特征基础上,通过文本挖掘收集整理研究素材和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提供者、标准产品制造商、标准产品消费者以及标准应用推动者,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主要有标准输出应用、标准协同共建、标准融合共生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主体互动机制模型,并探讨不同互动机制下各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锦来 赵晨 林晨 贺俊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难以持续,然而这一观点与中国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经验事实相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视角,构建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并利用过程追踪法剖析移动通信这一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战略匹配、政策驱动和系统演化3个必要构件及其关系构成科技战略导向与持续创新之间的因果链条。政府需要依据机会窗口、系统基础的变化选择规范型战略导向、聚合型战略导向与前瞻型战略导向3种战略导向形式,以实现战略与环境的匹配。科技战略导向最终以新型举国体制为载体,分别起到破解外部路径依赖、构建内部路径优势、破解内部路径惯性的作用,以驱动科技创新系统实现“框架雏形—共同价值—自组织演化”的阶段性发展,进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持续创新。本研究回应了文献对新型举国体制认识不足的同时,对于中国关键核心领域的创新赶超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立章 张欣瑞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服务业的特征,根据对顾客提供的内容将其主营服务划分为核心服务、支持服务和附加服务,并对不同层次服务的具体内涵做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指出顾客价值的形成除了受顾客感知利益、顾客感知成本的影响之外,还受竞争对手的顾客预期价值或感知价值以及顾客期望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
移动通信企业 服务层次 顾客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纯洁 王萍萍
创新氛围是员工进行创新工作的基础,创新导向是企业面对创新的态度,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新兴信息技术——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创新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本文在回顾企业创新导向和创新氛围相关文献后,基于社会-技术理论,构建了在移动社会化媒体作用下,企业创新导向对创新氛围的跨层次作用模型。随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机制,完善了与企业创新有关的理论。最后建议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将政策上的创新导向转变为员工可感知的创新氛围;重视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和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艳华 崔文岳
标准形成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错综复杂,合理协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行业标准化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分析不同企业在行业标准确立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试图找到博弈的均衡解。通过博弈分析以及博弈模型的求解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
标准 博弈 均衡 竞争策略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