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5)
- 2023(17938)
- 2022(15134)
- 2021(14089)
- 2020(11710)
- 2019(26661)
- 2018(26404)
- 2017(51170)
- 2016(27701)
- 2015(30871)
- 2014(30903)
- 2013(30647)
- 2012(28420)
- 2011(25571)
- 2010(25957)
- 2009(24067)
- 2008(23944)
- 2007(21503)
- 2006(19445)
- 2005(17734)
- 学科
- 济(122247)
- 经济(122121)
- 业(102901)
- 管理(93911)
- 企(91371)
- 企业(91371)
- 方法(49823)
- 数学(39656)
- 数学方法(39218)
- 农(35827)
- 业经(35642)
- 财(35120)
- 中国(33004)
- 地方(27079)
- 农业(25058)
- 务(24909)
- 财务(24831)
- 财务管理(24801)
- 技术(24581)
- 企业财务(23555)
- 制(23329)
- 理论(21532)
- 贸(21485)
- 贸易(21470)
- 学(21295)
- 和(21098)
- 策(20846)
- 易(20822)
- 划(18935)
- 银(18624)
- 机构
- 学院(400029)
- 大学(395942)
- 济(166022)
- 经济(162475)
- 管理(162136)
- 理学(138235)
- 理学院(136793)
- 管理学(134854)
- 研究(134183)
- 管理学院(134107)
- 中国(103398)
- 京(85416)
- 科学(79599)
- 财(77994)
- 所(67418)
- 农(63548)
- 江(61753)
- 财经(61009)
- 中心(60572)
- 研究所(60478)
- 业大(56366)
- 经(55325)
- 北京(54664)
- 范(51645)
- 师范(51208)
- 州(49741)
- 农业(49248)
- 院(48700)
- 经济学(48250)
- 财经大学(44867)
- 基金
- 项目(259806)
- 科学(205777)
- 研究(195357)
- 基金(187598)
- 家(161316)
- 国家(159804)
- 科学基金(138895)
- 社会(122900)
- 社会科(116535)
- 社会科学(116507)
- 省(102388)
- 基金项目(98894)
- 教育(89121)
- 自然(89030)
- 自然科(86976)
- 自然科学(86958)
- 自然科学基金(85424)
- 划(84817)
- 编号(80874)
- 资助(77338)
- 成果(65482)
- 发(58500)
- 重点(57594)
- 部(57187)
- 创(55990)
- 课题(55655)
- 创新(51613)
- 项目编号(49978)
- 国家社会(49828)
- 教育部(49340)
- 期刊
- 济(194270)
- 经济(194270)
- 研究(123485)
- 中国(80713)
- 管理(65835)
- 财(61818)
- 农(59061)
- 学报(55559)
- 科学(54094)
- 教育(46804)
- 大学(43020)
- 农业(41020)
- 学学(40443)
- 融(39975)
- 金融(39975)
- 技术(39133)
- 业经(33517)
- 财经(30132)
- 经济研究(29907)
- 经(25898)
- 问题(24781)
- 业(23063)
- 技术经济(22773)
- 现代(19991)
- 图书(19644)
- 贸(19477)
- 科技(19345)
- 理论(18837)
- 商业(18638)
- 世界(17971)
共检索到614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德江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和强化企业技术开发,在资金投入上通常为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投入是指国家预算资金通过项目补贴、借贷、风险支持、贷款担保等方式向企业转移,间接投入是表现在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上。近10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总的趋势是更多地使用以减税为重要特征的间接鼓励政策和措施。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开发要坚持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并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莺 谭连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仲良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和强化企业技术开发,在资金投入上通常为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仲银
如何才能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的现实能力呢?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九个方面的对策.对策一:打破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格局,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狠抓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开发,保证产品质优价廉地大量生产.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与生产在组织上是分离的,大部分技术开发人员被集中在专门的科研机构中.据统计,我国县级以上(不含县级)科研机构共有5819个,拥有职工100多万人.由于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大多数成果不是片面追求高精尖,就是仅仅停留在研制阶段.而企业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使我国的工业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低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敏
2006年9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执行,该法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享受优惠政策。但很多企业在实际运用这一政策时,因不能准确核算技术开发费,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袁增霆 蔡真
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不断给该领域的政策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发现,即使在本源问题上,即小企业政策目标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也仍然存在争议,问题的解决并非有求必应那么简单。由于考虑的背景因素不同,有关融资难的理论阐述与现实阻碍因素的识别研究情况也都复杂多变。相应地,支持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实践不断经受新理念的冲击,新的政策方向研究开始指向了深层次环境因素或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当前国内的企业融资问题上,将小企业从"中小企业"范畴中分离出来予以单独对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需要积累统计和大样本调查数据
关键词:
小企业 融资缺口 融资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珂
一场颇具规模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向全世界扩展开来,其中心内容是倡导企业要具有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在我国,与这场运动相呼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行为,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其中包括《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新《公司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相对于传统静态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柏藩
技术开发———企业生命之源新昌县合成化工厂胡柏藩浙江省新昌县合成化工厂于1988年11月底创办,当时,由大市聚职业中学和城关中学分别解决了五万元借款,靠着这10万元起家,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地位的医药中间体专业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三甲基氢醌,甲叉、异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强化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获得发展的关键,也是科技界、经济界在改革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在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时,首先会遇到什么是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如何评价这种能力等问题,对此笔者谈些看法。一、何谓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运用自身积累的技术或消化引进外部软件技术,以解决本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困难以及为开拓市场或满足市场需求而创新工艺、创新产品的综合技术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2、企业使用的技术可以是自身研究开发、积累的,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臣
如何才能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的现实能力呢?我们认为: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的组织机构对策一:打破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格局,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狠抓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开发,保证产品质优价廉地大量生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陈金贤
搞好技术开发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中,一般涉及到两类技术的开发:一类是旨在降低生产过程成本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其中包括管理技术),另一类是旨在生产出新产品的产品技术的开发.无论是对哪一类技术进行开发,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因此,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应当将所投入的资源与最终产生的输出效果进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卜伟 叶广辉
对一个外汇管制国家而言,对外直接投资(FDI)首先是一个政策问题,其次才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立足主体的选择,提出并论证了非公有制企业是未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力量的观点,接着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政策 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江 李林军 黄水平 邱国玉
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是中国寻求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深入开展和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从融资金融政策的角度,认为可以利用项目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碳金融创新融资等多种融资政策支持深圳市节能减排企业大力发展。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融资政策 深圳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跃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