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7)
2023(13857)
2022(11336)
2021(10272)
2020(8421)
2019(18741)
2018(18492)
2017(34527)
2016(19029)
2015(21521)
2014(21745)
2013(21393)
2012(20188)
2011(18237)
2010(19039)
2009(17454)
2008(17865)
2007(16604)
2006(15067)
2005(14151)
作者
(57676)
(47870)
(47711)
(45051)
(30874)
(22867)
(21533)
(18444)
(18165)
(17694)
(16613)
(16097)
(15717)
(15695)
(15062)
(14490)
(14190)
(14134)
(14133)
(13794)
(12247)
(12026)
(11698)
(11226)
(11023)
(11001)
(10653)
(10508)
(9748)
(9663)
学科
(88891)
经济(88780)
(85195)
(77727)
企业(77727)
管理(71153)
业经(31548)
方法(30249)
(28317)
(26952)
中国(25279)
技术(22422)
地方(21711)
数学(21050)
数学方法(20821)
农业(20633)
(20211)
财务(20168)
财务管理(20133)
企业财务(19048)
(18688)
理论(17420)
(16752)
(16126)
(15432)
贸易(15417)
(15167)
(14890)
(14585)
(14437)
机构
学院(284924)
大学(276204)
(117590)
经济(115085)
管理(108173)
研究(98348)
理学(90371)
理学院(89328)
管理学(87970)
管理学院(87407)
中国(77937)
(60624)
科学(58529)
(56299)
(51366)
(49588)
(48718)
研究所(45576)
中心(44630)
财经(42938)
业大(39710)
北京(39004)
(38637)
(38598)
农业(38458)
(37597)
师范(37222)
(35432)
经济学(34084)
(33239)
基金
项目(173200)
科学(136784)
研究(131651)
基金(122351)
(105636)
国家(104539)
科学基金(90231)
社会(82512)
社会科(78120)
社会科学(78098)
(71357)
基金项目(64029)
教育(59934)
(57802)
自然(56432)
自然科(55132)
自然科学(55119)
编号(54576)
自然科学基金(54199)
资助(49147)
成果(44521)
(42923)
(39825)
重点(39403)
课题(38971)
(38906)
(37141)
创新(36359)
发展(34827)
(34204)
期刊
(149118)
经济(149118)
研究(89373)
中国(66999)
管理(48493)
(48049)
(47693)
学报(39841)
科学(39532)
教育(36760)
农业(32608)
技术(30964)
大学(30718)
(30076)
金融(30076)
学学(28656)
业经(26911)
经济研究(22199)
财经(21685)
(19561)
(18912)
问题(18489)
技术经济(17625)
(15470)
现代(14875)
世界(14830)
商业(14245)
财会(14199)
国际(14121)
科技(14066)
共检索到464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汶荣  
企业在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的发展过程中,既可能由模仿创新迈向自主创新,也可能陷入技术后发优势陷阱。所以,在认识技术创新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企业在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特征,特别是具有转折意义的特征,有助于理解技术创新发展过程,形成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企业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国平  
中国可以通过引进、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跃式上升,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技术性后发劣势。技术上的飞跃是切实提高“中国制造”含金量的根本要素,因而,中国要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树立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加快企业改制步伐,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及一些代表性观点。其次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开放的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具有的六大优势 ,并就全球化条件下 ,后发国家所面临的外在发展劣势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部失误加以总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简新华  许辉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本、技术、人口、制度、管理、竞争等方面的后发劣势,拥有技术引进、制度创新、结构变动、规模扩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后发优势。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使后发优势和劣势发生变化,既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弱化了技术引进和规模扩张的后发优势。中国只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中处于后来者的地位,这种地位给予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是优势还是劣势?国外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种是强调后来者优势的技术差距论,另一种是强调后来者劣势的依附论。技术差距论的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经济发展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因此,在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保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文把中国农业发展置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背景之下,考察其面临的挑战,认为在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有赖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朝着市场均衡方向持续提高。本文建议,在本世纪以来粮食比较优势提高的基础上,实施主动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一个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作诗  
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后来者 ,后发国家拥有后发优势是显然的 ,后发国家自然会利用后发优势 ,但是利用后发优势不是没有代价的 ,这代价就是后发劣势。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就像收益和成本的关系一样 ,乃硬币之两面。要获得利用后发优势的好处 ,就必须承担面对后发劣势的代价 ,这是无可避免的两难冲突。后发国家应该注意并处理好此两难冲突。处理好此两难冲突 ,关键不在于在政治领域推行民主共和制 ,而在于要切实地维护和保障私有产权 ,推行法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强  
在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尤其是在WTO技术贸易环境下,中国ICT企业越来越处于知识经济后发劣势的被动地位,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在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标准竞争的态势下,中国企业唯有充分利用我们的市场优势和ICT产业融合的机会点发挥超越策略才有成长的可能。文章分析了我国ICT企业超越的机会点和为什么要实施超越策略以及如何实施超越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欠发达地区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后发劣势"。文章结合清远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先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对清远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解释,接着运用"后发劣势"理论分析了清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清远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进而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国安  王继翔  
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后发劣势与 后发优势的含义及其性质 后发劣势(dis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是与先发劣势、先发优势相对应的概念,其出现源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学中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概念的出现自然源于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政策表现出了反复多变的特征,其目标不仅是争取经济利益更是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战略压制。中国发展的后发优势已经得到充分释放,应当警惕可能出现的后发劣势。中国应当审视自身发展路径选择与规则应对策略,以增强本国经济发展韧性与国际规则影响力。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深化内部改革破除发展路径依赖,扩大对外开放再续国际规则红利等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中美贸易争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秉成  周剑南  王志涛  
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企业存在"初生期劣势"。即企业创立之初,其失败风险最大。且随企业年龄增长,失败风险单调下降。然而,Josef和Rudolf(以下简称"作者")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发表论文《企业失败:初生期劣势与初生期优势》(Organizational Mortality:The Liabilities of Newness and Adolescence)(以下简称《企业失败》)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该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论证了"初生期劣势"理论的偏误性并提出了"初生期优势"理论,认为初创企业在创立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失败风险随企业年龄增长而单调下降的现象,而在创立之初几乎不存在失败风险。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官网显示该文引用达800余次,可见该文对后续相关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该文进行介绍与评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建强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已成必然,问题不在是否进入市场,而是进入市场后如何取胜。对这一问题,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一种是担心国有企业不能胜,形成压抑感;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竞争不过非公有制经济,是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要取胜就得按非公有制企业管理等等。我认为,竞争取胜的根本,一是事物本身的优劣,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过去18年,我国证券市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实现了与成熟市场的同步甚至超前发展,跨越了这些市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经历的多个阶段。以证券交易系统为例,深交所1992年引入电脑自动撮合系统,与周边的东京、香港等市场基本同步;1996年A股完全取消交易大厅,全部实行场外报盘,比周边市场超前3-4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