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7)
- 2023(13418)
- 2022(11277)
- 2021(10243)
- 2020(8782)
- 2019(19984)
- 2018(19711)
- 2017(37614)
- 2016(20538)
- 2015(23197)
- 2014(22907)
- 2013(22667)
- 2012(20973)
- 2011(18617)
- 2010(19051)
- 2009(17879)
- 2008(18250)
- 2007(16879)
- 2006(14595)
- 2005(13239)
- 学科
- 济(89921)
- 业(89889)
- 经济(89821)
- 企(82153)
- 企业(82153)
- 管理(75673)
- 方法(41024)
- 数学(31995)
- 数学方法(31693)
- 业经(30231)
- 农(28773)
- 财(28754)
- 技术(23715)
- 务(21605)
- 财务(21577)
- 财务管理(21546)
- 中国(21387)
- 农业(20467)
- 企业财务(20363)
- 制(18211)
- 理论(18044)
- 和(17072)
- 地方(15909)
- 划(15652)
- 贸(15547)
- 贸易(15536)
- 策(15509)
- 易(15067)
- 技术管理(14563)
- 学(14155)
- 机构
- 学院(298453)
- 大学(292361)
- 济(124439)
- 经济(121852)
- 管理(121229)
- 理学(103326)
- 理学院(102322)
- 管理学(100926)
- 管理学院(100359)
- 研究(94190)
- 中国(74544)
- 京(61583)
- 财(57335)
- 科学(57037)
- 农(51825)
- 江(48088)
- 所(47669)
- 财经(45045)
- 中心(44619)
- 业大(43707)
- 研究所(42822)
- 农业(40701)
- 经(40681)
- 北京(38765)
- 州(37708)
- 经济学(36688)
- 范(35998)
- 师范(35647)
- 院(33875)
- 技术(33865)
- 基金
- 项目(191648)
- 科学(151372)
- 研究(143712)
- 基金(136330)
- 家(117506)
- 国家(116411)
- 科学基金(101199)
- 社会(90522)
- 社会科(85800)
- 社会科学(85773)
- 省(78682)
- 基金项目(72457)
- 教育(66351)
- 自然(64171)
- 划(63925)
- 自然科(62710)
- 自然科学(62690)
- 自然科学基金(61634)
- 编号(59017)
- 资助(54522)
- 成果(46454)
- 创(46023)
- 重点(43142)
- 部(42250)
- 发(42125)
- 创新(42061)
- 业(42060)
- 课题(40811)
- 国家社会(36870)
- 制(36441)
- 期刊
- 济(141780)
- 经济(141780)
- 研究(84955)
- 中国(62614)
- 财(49733)
- 管理(49696)
- 农(47779)
- 学报(41086)
- 科学(40564)
- 教育(33719)
- 技术(33118)
- 农业(32719)
- 大学(31661)
- 学学(29756)
- 融(26170)
- 金融(26170)
- 业经(25406)
- 财经(22697)
- 经济研究(21582)
- 业(21191)
- 技术经济(19719)
- 经(19684)
- 问题(18316)
- 科技(16163)
- 财会(15442)
- 商业(14825)
- 现代(14654)
- 策(14478)
- 贸(14401)
- 统计(14208)
共检索到45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书德
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学术界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成果对实际评价工作的指导作用有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国内外3个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可资借鉴的4个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以强度型指标为主,兼有数量型指标;评价遵循客观准确的测量原则,以定量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构成;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采取分类评价或对指标进行处理来减少行业影响;采用简单实用的加权平均计算法,不追求评价方法的复杂性、新颖性。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段伟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的成果的基础让,提出了把灰色综合评价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评价和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绩效的方法,试图解决技术创新活动的"量"和"质"的统一问题,从而保证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运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娴 蒋洪强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从三个方面(市场、技术、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建立了各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分析模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综合分析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宏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杨宏进ABSTRACTMethodsofcorelationanalysishavebeenemployedtosiftthrougheveryba-sicevaluatingindicatorbelongingto...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永林 赵佳菲
本文以北京高技术企业总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为构成要素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高技术企业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北京高技术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幅度较小;相对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消化吸收能力而言,研究开发能力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是对北京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因子。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林雷芳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岩松 卢福强
在分析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层次结构以及量化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随机层次分析法(SAHP)来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随机层次分析法中,将专家咨询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描述为随机变量,得到随机判断矩阵。进而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确定随机判断矩阵中元素的估计值。针对3家纺织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随机层次分析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分析影响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云龙
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模型中,机遇是除了持续技术创新动力、能力以外的促进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的第三要素,机遇对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起着重大的促进与支撑作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概念及特性,构建基于时间和风险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价值评价模型,并以联想集团为例进行评价,得出机遇价值越大,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 机遇 价值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阳 杨明 李建军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技术创新所要实现的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技术创新所要发展的是“生产力”,那么,它就必然会受到旧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当然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这种“生产关系”对企业来说就表现为“制度”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制度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难以持续进行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刚 陈志明 余传鹏 梁永海 徐洋洋
以小榄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单一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小榄专业镇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结构,归纳了其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梳理了其演化过程的3个阶段及其特征。最后提出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温智良
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西赛维LDK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的案例分析,阐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就企业创业环境优化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启示与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亚楠 郭春明
从三个维度(要素维、空间维、时间维)和四类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的视角,对嵌入到企业价值网络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万华化学为例,对企业自我激发的、持久的、系统化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价值网络 万华化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徐方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选择问题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对称和不对称两个角度,对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了规模相当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采用的策略组合。一般而言,大企业应采用自主创新战略,积极创新,而小企业则适宜进行模仿创新战略;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资助,企业更要增强创新意识,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资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文章还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从长期看,无论企业大小最终都会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政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演化博弈 创新行为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昭文,张钢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概述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障碍、持续技术创新的因素、持续技术创新的系统特征进行了理论探索,旨在为其它企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尽早步入持续创新的轨道。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持续技术创新 渐进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