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3)
2023(17104)
2022(14373)
2021(13352)
2020(11299)
2019(25182)
2018(24940)
2017(47714)
2016(25700)
2015(28759)
2014(27971)
2013(27686)
2012(25226)
2011(22420)
2010(22315)
2009(20750)
2008(20528)
2007(18038)
2006(15835)
2005(14183)
作者
(71547)
(59467)
(59040)
(56012)
(38062)
(28333)
(26759)
(23158)
(22435)
(21299)
(20280)
(19949)
(19006)
(18736)
(18091)
(18027)
(17818)
(17423)
(17056)
(16969)
(14609)
(14524)
(14241)
(13669)
(13280)
(13235)
(13157)
(13101)
(11758)
(11656)
学科
(106153)
经济(106035)
(99672)
(90663)
企业(90663)
管理(89831)
方法(46167)
数学(36087)
数学方法(35676)
业经(33883)
(32044)
(31747)
中国(27104)
技术(24769)
(23632)
财务(23558)
财务管理(23532)
农业(22470)
企业财务(22292)
理论(21457)
(20473)
地方(20314)
(19364)
(18980)
(18525)
贸易(18513)
(18134)
(17947)
(17270)
环境(15602)
机构
学院(361342)
大学(358151)
管理(150427)
(146842)
经济(143826)
理学(129759)
理学院(128436)
管理学(126626)
管理学院(125954)
研究(114834)
中国(88125)
(76092)
科学(68891)
(67513)
(56048)
(55169)
财经(53820)
(53393)
中心(52075)
业大(51288)
研究所(50535)
(49044)
北京(47858)
(45799)
师范(45436)
(43197)
经济学(42967)
农业(42965)
(42021)
商学(40513)
基金
项目(242807)
科学(193331)
研究(182830)
基金(176456)
(151681)
国家(150314)
科学基金(131772)
社会(116233)
社会科(110233)
社会科学(110208)
(95974)
基金项目(93875)
自然(84270)
教育(83117)
自然科(82386)
自然科学(82370)
自然科学基金(80944)
(78884)
编号(75067)
资助(70798)
成果(59721)
(54923)
重点(53438)
(53280)
(52083)
课题(50782)
创新(50468)
国家社会(47538)
项目编号(47070)
教育部(46323)
期刊
(164971)
经济(164971)
研究(107694)
中国(70707)
管理(60957)
(54296)
(50939)
学报(50293)
科学(48956)
教育(42452)
大学(39224)
学学(36711)
农业(35795)
技术(35539)
(30001)
金融(30001)
业经(29117)
财经(26275)
经济研究(25618)
(22647)
(21166)
问题(20833)
技术经济(20677)
科技(19280)
图书(18494)
现代(18175)
商业(17009)
理论(16992)
财会(16354)
(15569)
共检索到53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力田  
转型经济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涉及跨层次、非线性、多重因果性,现有研究基于观点众多,且彼此缺乏联结,整体框架略显混乱。为了均衡"选择-适应"和"柔性-效率"这两对二元关系,本文基于共演和协同视角,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SSCI检索的相关文献,理清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研究脉络,并采取"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逻辑,深入评述了技术创新能力演化领域的前因结果变量及过程机制。最后,指出共演和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领域存在的三个研究缺口,从而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切入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湘东  
知识管理以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进程,由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支撑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深化知识管理的内涵,同时也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进化和发展。研究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企业如何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者协同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模式。以模型为基础,分别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管理手段与创新行为,通过企业的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因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冰  
文章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技术创新动力的协同学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文杰  
文章对FDI与本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简要评论,FDI对本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途径可以分为:示范和模仿,市场竞争,人员培训和流动,产业关联效应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研发合作等,同时FDI与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产生了明显的研发促进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本国企业学习型的R&D投资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万亮  郑桥桥  方文培  王成园  王善勇  
如何通过企业绿色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是一个紧迫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因此,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不仅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其结论还具有较强的政策启示.区别于以往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文献,本文从同群效应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的历史演进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同群效应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同群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给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视角,揭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黑箱",也可以进一步地丰富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当前开展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爱芳  杨艺璇  王正龙  伍蓓  
以系统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为基础,构建触发因素→技术搜寻→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量化触发因素、技术搜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和仿真模拟发现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机制,在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意愿两大动因作用下,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共演过程有交互式和非线性特征;伴随自主创新能力从基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和新兴经验技术搜寻的作用逐渐增大,而成熟技术搜寻作用不断降低;环境动荡性对自主创新能力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炬  陈为旭  
合作创新博弈研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社会福利还是从人类发展角度,人们都应该高度关注。文章从目前国外相关研究的框架出发,较全面的展示了合作创新研究中相关概念、合作选择、影响因素、绩效评估、博弈理论进展和计量分析方法应用等内容,力图系统地述评合作创新博弈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可能的热点研究指出了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敬  朱桂龙  樊霞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媛  何晖  高琦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时会遇到许多困境。文章从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当前构建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核成  李鑫  周泯非  刘聪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发展方式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万春阳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风平  
技术创新测评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检索有关技术创新测评论文并统计了每种测评方法的分布,分别论述每种测评方法的起源、发展、步骤、优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技术创新测评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扬长避短,相互补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文运用IDEF0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功能建模。在此基础上借鉴B-Z反应模型构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子系统间协同度、政策效应、技术产出三者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研发能力更能提高企业技术产出;协同度越高技术产出能力越强,此时采取政策激励措施效果不明显;相反,弱协同条件下的政策激励对技术产出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