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0)
- 2023(17132)
- 2022(14647)
- 2021(13643)
- 2020(11761)
- 2019(26419)
- 2018(26375)
- 2017(50848)
- 2016(27531)
- 2015(31167)
- 2014(30524)
- 2013(30238)
- 2012(27469)
- 2011(24446)
- 2010(24749)
- 2009(23073)
- 2008(22839)
- 2007(20324)
- 2006(17964)
- 2005(16176)
- 学科
- 济(115573)
- 经济(115449)
- 业(102754)
- 管理(93997)
- 企(92900)
- 企业(92900)
- 方法(53503)
- 数学(43148)
- 数学方法(42408)
- 业经(34560)
- 农(33067)
- 财(32718)
- 中国(28817)
- 技术(25400)
- 务(23989)
- 财务(23895)
- 财务管理(23867)
- 理论(23509)
- 农业(23077)
- 企业财务(22593)
- 制(21842)
- 学(21642)
- 地方(21205)
- 和(20426)
- 贸(20027)
- 贸易(20013)
- 易(19433)
- 划(18936)
- 策(18213)
- 环境(17066)
- 机构
- 学院(392986)
- 大学(388402)
- 管理(161308)
- 济(157403)
- 经济(154006)
- 理学(138774)
- 理学院(137351)
- 管理学(134837)
- 管理学院(134129)
- 研究(126262)
- 中国(96908)
- 京(83971)
- 科学(78024)
- 财(71295)
- 农(63308)
- 所(63291)
- 江(58866)
- 业大(58409)
- 中心(57502)
- 研究所(57257)
- 财经(56838)
- 北京(53291)
- 经(51661)
- 农业(49582)
- 范(49132)
- 师范(48653)
- 州(47679)
- 院(46113)
- 经济学(45556)
- 技术(43754)
- 基金
- 项目(263050)
- 科学(208119)
- 研究(193574)
- 基金(190207)
- 家(165133)
- 国家(163709)
- 科学基金(142620)
- 社会(120720)
- 社会科(114483)
- 社会科学(114449)
- 省(104699)
- 基金项目(100305)
- 自然(93725)
- 自然科(91657)
- 自然科学(91639)
- 自然科学基金(90036)
- 教育(89231)
- 划(86474)
- 编号(79268)
- 资助(79008)
- 成果(62834)
- 重点(58672)
- 创(58301)
- 部(56950)
- 发(56039)
- 课题(54559)
- 创新(53705)
- 科研(49541)
- 项目编号(49162)
- 国家社会(49091)
- 期刊
- 济(175269)
- 经济(175269)
- 研究(113277)
- 中国(77693)
- 管理(65988)
- 学报(57736)
- 农(57676)
- 财(57257)
- 科学(55094)
- 教育(45617)
- 大学(44485)
- 学学(41867)
- 技术(40725)
- 农业(40439)
- 融(32833)
- 金融(32833)
- 业经(30593)
- 财经(27731)
- 经济研究(27502)
- 业(24168)
- 经(23887)
- 技术经济(22879)
- 问题(22127)
- 科技(20442)
- 图书(19650)
- 现代(19036)
- 理论(18294)
- 统计(18284)
- 商业(18136)
- 策(17595)
共检索到583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连漪 杨俊波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构建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交互模型,从7个纬度探讨企业的系统创新能力,并采用审计评估的方式对16家高科技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企业系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相关性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高科技企业 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影
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验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的互促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显著呈现;二者不仅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而且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交互效应也得到了验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组织统筹协调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好地谋求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红菊 高雄 杜跃平
研究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理论界和实业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静态或稳态环境条件下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随着新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这些理论已经很难全面解释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本文批判性的吸收既往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有利于重新理解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经济 可持续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益 李垣 杨铁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继琴
技术创新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因类型和行业而异,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企业应根据行业的竞争特性、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技术创新活动的类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凤玲 上官学进 周艳
企业技术创新集群是一种网络化的组织形式,网络资源是其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 技术创新集群在利用和选择网络资源时要防范成本风险和抑制创新风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网络资源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骅 李德玉 陈晓慧
本文借助耗散结构的概念,在对既往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关键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要素,构建出动态的持续竞争优势模型。该模型从耗散结构的角度阐释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互动关系,以及企业何以调节互动关系去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为企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熵流 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谦明
本文在对创新理论、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商业模式等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并基于系统论的观点,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对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创新 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璐 黄婕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正颠覆性地改变着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来源。面对新趋势,企业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核心能力并赢得竞争优势,这是迫切而重要的战略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信息交互能力(Information Interaction Capabilities,IICs)概念和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快速崛起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发现:IICs是企业基于新兴数字技术构建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探析IICs对价值共创及竞争优势影响机制,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种IICs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不尽相同,并且价值共创在IICs与竞争优势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总之,IICs是企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本文继承并扩展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永平 张浩淼 毛雁征
本文基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05家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成员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也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另外,企业的吸收能力还能通过竞争优势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发挥间接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凤翥
组织结构为一个组织的运作提供了载体和支撑,企业组织结构是动态的,其历史演进也是立足于促进企业业务更大程度的增值而进行的创新。我国国企改革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上百年的演进历程。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凭借自身组织结构的专业化优势完成了"政企分开"的历史任务。文章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结构必须坚持按照效率性、专业化的分工协调及有效监督控制原则进行创新,借鉴事业部制和淡马锡控股型组织结构设计,向投资控股型经营实体转变,走产品经营、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组织结构 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明 王新新
文章提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构成;深入研究了企业能力及其提升;剖析了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外在标志。最后,形成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构成、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与市场位势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奚雷 张学伟
探讨高度动荡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突破性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四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以2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和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均能够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蓝莎 胡海青
文章选取我国创业板2013—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均衡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直接效应及双元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成长过程中,企业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并行存在和交互发展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获取和企业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资源搜寻与拼凑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双元创新能力在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均衡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