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8)
- 2023(9922)
- 2022(8108)
- 2021(7361)
- 2020(6210)
- 2019(13437)
- 2018(13337)
- 2017(25489)
- 2016(13347)
- 2015(14775)
- 2014(14058)
- 2013(13855)
- 2012(12362)
- 2011(10762)
- 2010(11121)
- 2009(10498)
- 2008(10731)
- 2007(10061)
- 2006(8956)
- 2005(8317)
- 学科
- 业(80811)
- 企(77290)
- 企业(77290)
- 管理(61978)
- 济(60143)
- 经济(60082)
- 业经(27386)
- 方法(23298)
- 技术(22787)
- 财(21824)
- 农(20955)
- 务(18259)
- 财务(18240)
- 财务管理(18228)
- 企业财务(17224)
- 农业(15843)
- 数学(15104)
- 数学方法(14985)
- 中国(14472)
- 技术管理(14301)
- 策(14068)
- 理论(13507)
- 制(13462)
- 划(13436)
- 企业经济(12375)
- 和(12322)
- 经营(12274)
- 体(10705)
- 贸(10319)
- 贸易(10310)
- 机构
- 学院(192970)
- 大学(183850)
- 济(84499)
- 管理(84184)
- 经济(82990)
- 理学(71750)
- 理学院(71170)
- 管理学(70523)
- 管理学院(70136)
- 研究(57272)
- 中国(46953)
- 财(38750)
- 京(38210)
- 江(31297)
- 科学(31176)
- 财经(30298)
- 农(28058)
- 经(27360)
- 所(27226)
- 中心(26260)
- 商学(24905)
- 商学院(24699)
- 州(24477)
- 业大(24278)
- 研究所(24023)
- 经济学(23893)
- 北京(23724)
- 经济管理(22495)
- 财经大学(21924)
- 技术(21759)
- 基金
- 项目(120995)
- 科学(98601)
- 研究(94498)
- 基金(87897)
- 家(74191)
- 国家(73450)
- 科学基金(66333)
- 社会(61961)
- 社会科(58975)
- 社会科学(58962)
- 省(50077)
- 基金项目(46459)
- 教育(42168)
- 自然(40918)
- 自然科(40067)
- 自然科学(40060)
- 自然科学基金(39464)
- 划(39338)
- 编号(38167)
- 资助(33775)
- 创(33223)
- 业(32492)
- 创新(29781)
- 成果(29137)
- 发(27390)
- 重点(26711)
- 部(26417)
- 课题(26126)
- 制(25841)
- 国家社会(25469)
共检索到299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庆 许庆瑞
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能力的技术创新的战略框架,它包含三个基本元素:(1)企业的技术—市场定位(技术能力方向和范围,技术领先或跟随)。(2)企业的技术路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能力提高和扩展的路径)。(3)创新的组织过程(跨功能和部门界面的战略学习,资源与技术能力的重构和转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管理 技术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黄茜
技术创新审计既是管理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也为形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审计体系提供指导思路。当前我国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主要关注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并没有结合技术创新的最新发展趋势,即可持续性的创新。可持续性的创新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重底线理论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供了技术创新审计框架基础,因此构建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分别阐述创新战略审计、创新过程审计和创新绩效审计,并以此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框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伟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现实情况 ,可以从企业、市场、国家等不同层面出发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力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系统框架。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巍 吴韵华 刘晓彬
本文从一般企业的创新模型与创新能力出发,分析了一般企业创新战略动态能力的所处位置,发展战略和实现过程的主要内容。进而比较了中小型企业在以上三种能力上的异同,提出了它们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战略 动态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江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涂霖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敏
本文论述了技术创新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并探索了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三大战略:与大型企业抗争的“太极拳”战略、与民营企业“争食”的“级差”战略、同竞争对手互补合作的“共生”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王立民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喻昊
本文首次提出了"差异化组合战略"概念,是企业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运用这个新理论,可以破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步履维艰的难题,使企业真正能够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运用创新精神进行持续发展进步。
关键词:
企业战略 差异化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莉 于渤
基于权变理论,利用来自14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交互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在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过程中呈由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向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趋势;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与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的交互对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更高的情况下,自主研发战略有利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跨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永铭 贺定光
我国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表明,一概笼统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实施赶超和创新不太现实。本文认为,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促使还不具有自主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多数企业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核心性的技术,或者有效地运用并创新发展与这种核心技术相关联的非核心性的先进适用技术,以及进一步加强非技术方面的创新。本文从产业分工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层面,提出了我国特别是内陆省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技术范式的转换要求技术战略和技术创新做出相应调整。技术战略的调整主要包括技术选择、技术方法论和技术理念。从跨越技术创新陷阱的角度,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两组基本的技术创新形式: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本文认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应该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围绕"3R"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范式 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彬 揭筱纹
在剖析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共生的特征,指出多元共生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