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7)
- 2023(10239)
- 2022(8335)
- 2021(7570)
- 2020(6597)
- 2019(14391)
- 2018(14171)
- 2017(26872)
- 2016(14031)
- 2015(15313)
- 2014(14445)
- 2013(14413)
- 2012(12926)
- 2011(11326)
- 2010(11679)
- 2009(11098)
- 2008(11222)
- 2007(10362)
- 2006(9280)
- 2005(8669)
- 学科
- 业(79131)
- 企(75389)
- 企业(75389)
- 济(64519)
- 经济(64450)
- 管理(61405)
- 业经(27021)
- 方法(25348)
- 财(22697)
- 技术(22329)
- 农(21392)
- 务(18319)
- 财务(18297)
- 财务管理(18285)
- 企业财务(17308)
- 数学(17118)
- 数学方法(16948)
- 农业(15943)
- 中国(15480)
- 技术管理(14244)
- 理论(14025)
- 策(13981)
- 制(13666)
- 划(13180)
- 企业经济(12299)
- 和(12193)
- 经营(11793)
- 体(11179)
- 贸(10423)
- 贸易(10412)
- 机构
- 学院(199595)
- 大学(192828)
- 济(88489)
- 经济(87022)
- 管理(84684)
- 理学(72029)
- 理学院(71437)
- 管理学(70635)
- 管理学院(70242)
- 研究(62218)
- 中国(50562)
- 财(41083)
- 京(40329)
- 科学(34572)
- 江(32660)
- 农(32619)
- 财经(31689)
- 所(30513)
- 经(28697)
- 中心(28364)
- 业大(27131)
- 研究所(26992)
- 经济学(25815)
- 农业(25413)
- 北京(25269)
- 州(25255)
- 商学(25053)
- 商学院(24820)
- 经济学院(23235)
- 财经大学(23010)
- 基金
- 项目(126516)
- 科学(102538)
- 研究(96549)
- 基金(92647)
- 家(79393)
- 国家(78638)
- 科学基金(70182)
- 社会(63758)
- 社会科(60672)
- 社会科学(60659)
- 省(51893)
- 基金项目(48808)
- 自然(43620)
- 教育(42975)
- 自然科(42773)
- 自然科学(42764)
- 自然科学基金(42116)
- 划(41029)
- 编号(37837)
- 资助(35893)
- 创(34294)
- 业(33843)
- 创新(30863)
- 成果(29134)
- 发(28379)
- 重点(28162)
- 部(27694)
- 国家社会(26769)
- 制(26622)
- 课题(25999)
- 期刊
- 济(104491)
- 经济(104491)
- 研究(60762)
- 中国(44905)
- 管理(40694)
- 财(36964)
- 农(31505)
- 科学(26266)
- 学报(24317)
- 技术(23432)
- 农业(21664)
- 教育(20560)
- 大学(19815)
- 业经(19227)
- 融(18836)
- 金融(18836)
- 学学(18718)
- 财经(16617)
- 经济研究(16582)
- 业(15157)
- 技术经济(14894)
- 经(14592)
- 问题(12799)
- 科技(12388)
- 财会(11210)
- 现代(11064)
- 贸(10872)
- 世界(10559)
- 商业(10440)
- 会计(10184)
共检索到315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柳营
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短期突破口:软技术创新①尹柳营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企业是社会经济生产的基本细胞,因而企业技术创新将必然在我国经济建设实现“两个转变”的过程中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硬技术创新和软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卫兵
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来抓好技术创新这项工作。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技术创新 竞争力 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贺 张湘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军
本文研究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过程的“钝化”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现代民营企业要突 破“钝化”,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或管理创新,必须依靠各种创新的整 合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整合,必须以技术创新迎接来自企业外部的压力 ,而以管理创新协调企业内部的矛盾,形成对外张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钝化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伏玉林 张玉洁
技术创新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着市场退出的风险。文章在构建一个熊彼特主义竞争与创新理论模型基础上,将研发投入规模效应及市场集中度纳入分析框架,采用我国全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初创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研发强度与企业生存之间遵循规模效应递减的倒U形关系;第二,研发强度和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是互补的,在研发强度相同情况下,高集中度产业的企业存活时间更长;第三,技术创新和企业生存的关系还受到行业技术水平和产权性质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的影响,为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讨论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生存 研发强度 生存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考察环保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的异质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短期中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的抑制效应明显,而长期中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则显示出一定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导致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产生长短期异质性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另外,本文还考虑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企业与不同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中,环保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
关键词:
环保投入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付海艳 石军伟 胡立君
本文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嵌入于社会结构的社会行为;转型经济的社会结构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及效率。作者建立了一个基于"双重嵌入"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企业研发创新实践中的困境较大程度上来源于忽视社会结构差异的影响。作者建议作为追随者的技术后进企业更多地利用社会结构差异,以实施应用型研发创新为主要战略导向,而不是在研发资金规模上与技术领先企业进行竞赛;政府机构则需要在动态变化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慎重思考其技术创新角色的恰当定位。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市场结构 技术创新 转型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桂菊 李斌 夏冰
本文基于两家本土代工企业的探索性研究表明,代工企业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创新投入,并通过合作研发、"先模仿后赶超"以及创业学习等战略创业行为规避资金、人才短缺的瓶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突破。企业家创新理念与机会感知能力是代工企业实施上述战略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鼓励创新、务实执着的企业文化强化,调节了代工企业战略创业行为与技术创新能力突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代工企业 技术创新 能力突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世葵 宋化民
一、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技术创新是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发展、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据科学家的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海运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加强知识管理对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已经积累的知识予以管理,提高将不同来源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整合、扩散、创新这四个层面揭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知识积累机制。知识的存量、增量和质量不断增强并转化成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量揭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能力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庆伟
面临着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和资金严重紧张的困难,多数企业总是抱怨大环境的不景气,消极地等待大环境的好转,而哈尔滨轴承总厂则靠自己的努力,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它们的一些做法是值得许多类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华 王稳
利用中国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各省区保险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保险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变量均存在着单位根,且保险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FMOLS)估计表明,长期中,保险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有显著的正关系,且保险深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技术创新的水平增加0.136%~0.178%。若不考虑变量间的平稳性,直接利用OLS回归会低估保险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ECM)表明,在短期中,我国保险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贾大风 吕希琛 杨慧兰
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和技术变革动荡的双重诱因,使得突破性创新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战略工具。装备制造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可以获得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及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和隐性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影响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绩效与过程绩效。完善突破性创新政府政策机制、完善突破性创新支撑体系和强化企业突破性创新主体地位等能有效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装备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刘永安 何家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重点是其构成及评价指标。本文分别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评价,认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将会朝着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构成 评价指标 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