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1)
2023(19445)
2022(16502)
2021(15309)
2020(13039)
2019(29190)
2018(28872)
2017(55459)
2016(30268)
2015(33725)
2014(32984)
2013(32521)
2012(29574)
2011(26508)
2010(26389)
2009(24750)
2008(24597)
2007(21893)
2006(19426)
2005(17368)
作者
(87778)
(73017)
(72780)
(68890)
(46500)
(35017)
(32776)
(28496)
(27704)
(26056)
(24843)
(24623)
(23337)
(23228)
(22595)
(22210)
(21850)
(21788)
(21022)
(20995)
(18268)
(17899)
(17685)
(16707)
(16326)
(16312)
(16275)
(16189)
(14667)
(14373)
学科
(118902)
经济(118730)
(107707)
管理(101685)
(96257)
企业(96257)
方法(52239)
数学(41588)
数学方法(41139)
(37807)
(36452)
业经(36420)
中国(30752)
(27524)
(26227)
财务(26152)
财务管理(26117)
技术(25340)
农业(25174)
企业财务(24779)
(23663)
理论(22851)
(22046)
贸易(22032)
地方(21536)
(21412)
(21159)
(19878)
(19652)
(19159)
机构
学院(429051)
大学(427263)
管理(171197)
(170571)
经济(166970)
理学(147395)
理学院(145808)
管理学(143519)
管理学院(142726)
研究(140022)
中国(106535)
(91053)
科学(87305)
(81288)
(76078)
(70272)
业大(66914)
(64613)
财经(64259)
中心(63743)
研究所(63669)
农业(59879)
(58472)
北京(56997)
(53224)
师范(52616)
(51516)
经济学(50825)
(50586)
财经大学(47619)
基金
项目(289824)
科学(227957)
研究(210421)
基金(210090)
(184158)
国家(182564)
科学基金(157066)
社会(133252)
社会科(126282)
社会科学(126251)
(114421)
基金项目(111548)
自然(102663)
自然科(100286)
自然科学(100258)
自然科学基金(98517)
教育(95813)
(95438)
资助(85266)
编号(84908)
成果(68030)
重点(64748)
(63912)
(63079)
(61469)
创新(59128)
课题(58217)
(55042)
科研(55029)
国家社会(54830)
期刊
(191195)
经济(191195)
研究(124024)
中国(84993)
学报(70758)
(70215)
管理(67319)
(65559)
科学(63560)
大学(53556)
学学(50732)
农业(47987)
教育(46050)
技术(38768)
(37530)
金融(37530)
业经(33277)
财经(31973)
经济研究(29733)
(27451)
(27270)
问题(24691)
技术经济(22686)
科技(22603)
(21141)
现代(20347)
图书(20212)
理论(19699)
商业(19599)
财会(18726)
共检索到634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松,杨根福  
已有文献指出企业外部资源和信息是创新的重要支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创新外部联系机制中各种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补或配置。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是目前文献中认为最重要的企业创新外部联系机制,尽管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并且有其局限性,但是网络和集群也许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或扮演相互替代角色,更好地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列出了创新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以量化企业创新过程,通过解析网络和集群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细致的理论框架,可以解释外部变量如何促进或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晓波  
互补资产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促进集群中企业共享互补资产,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因为它们中的一部分由集群中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而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够引进外部创新源,提供共性技术和创新信息;企业孵化器提供经营场地、财务与融资的渠道、创业技能训练服务,提供创业家的相关网络、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密切的关系;行业协会则可以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环境,制定行业标准和开发人力资源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企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发展,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中。本文基于企业合作专利数据构建创新网络,在传染病传播SI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活动在复杂网络中的扩散机制和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节点属性以及感染强度有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斌  李黄鑫  李含伟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马慧  
在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网络中多核心企业创新行为博弈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检验了初始成本、创新学习意愿和知识转移效率差异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成本较低、创新意愿较强的核心企业,研发投入和利润均较高;初始成本差值和创新学习意愿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正向影响;知识转移效率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的影响呈正向关系,对利润差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核心企业个数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负向影响,为减少非核心企业"搭便车"现象,应打造有多核心企业的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珍  池仁勇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有助于中小企业在网络中获得技术创新的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为此,界定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具体分析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建立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徐可  杨皎平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凤玲  上官学进  周艳  
企业技术创新集群是一种网络化的组织形式,网络资源是其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 技术创新集群在利用和选择网络资源时要防范成本风险和抑制创新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顼玉卿  
企业创新能力受其所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和结构特征的双重影响,网络关系强度、稳定性、互惠性和中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而网络密度则相反。为此,改善网络关系、优化网络结构将对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飞  薛斌  
基于我国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信用风险。结果表明:两者显著相关,其中创新投入与信用风险U型相关,创新产出和效率与信用风险负相关。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直接影响信用风险;同时通过企业绩效和资本结构作为中介,间接影响信用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熊胜绪  张志刚  方晓波  
互补资产是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的各种资产和能力。关于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是拥有互补资产的企业倾向于在创新上有更多的投入,二是当外部互补资产的可获取性较高时,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研究发现:当一项创新同时摧毁了在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互补资产的价值时,在位企业就会被新企业取代;若一项创新只摧毁了在位企业的核心技术,而没有摧毁其互补资产的价值时,在位企业仍能保持主导地位,获取创新的大多数利益;在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较弱的情况下,互补资产是决定企业能否从创新中获取利益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决定利用互补资产的方式时,需考虑新的技术资产的不确定性程度,互补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企业的财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胜绪  方晓波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补资产对渐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中国医药制造、电子信息和电气设备制造等三个行业103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企业互补资产的积累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但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类的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互补生产制造和人力资产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互补营销资产的积累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开良  梁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电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电信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主要研究网络时代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动因和动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刘华芳  
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过程组织的匹配互动是实现有效组织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组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组织与企业动态能力的权变匹配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两者匹配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