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1)
- 2023(13882)
- 2022(11608)
- 2021(10607)
- 2020(8992)
- 2019(19636)
- 2018(19385)
- 2017(37522)
- 2016(20154)
- 2015(22312)
- 2014(21839)
- 2013(21246)
- 2012(19471)
- 2011(17322)
- 2010(17883)
- 2009(16999)
- 2008(17230)
- 2007(15846)
- 2006(14359)
- 2005(13320)
- 学科
- 业(92375)
- 企(85077)
- 企业(85077)
- 管理(81667)
- 济(81183)
- 经济(81056)
- 财(31357)
- 方法(30756)
- 业经(30619)
- 农(28322)
- 技术(23578)
- 制(23508)
- 务(22325)
- 财务(22291)
- 财务管理(22263)
- 数学(22080)
- 数学方法(21813)
- 中国(21568)
- 企业财务(21101)
- 农业(19757)
- 策(19102)
- 体(16795)
- 理论(16530)
- 划(16439)
- 和(15406)
- 技术管理(14660)
- 银(14648)
- 银行(14628)
- 贸(14575)
- 贸易(14562)
- 机构
- 学院(287738)
- 大学(280336)
- 济(122916)
- 经济(120387)
- 管理(117163)
- 理学(99144)
- 理学院(98223)
- 管理学(97027)
- 管理学院(96454)
- 研究(92851)
- 中国(75717)
- 财(63121)
- 京(58371)
- 科学(52149)
- 财经(47728)
- 江(47369)
- 所(45774)
- 农(44308)
- 经(43163)
- 中心(43127)
- 研究所(40383)
- 业大(37564)
- 北京(36763)
- 州(36374)
- 经济学(36136)
- 财经大学(34802)
- 农业(34178)
- 院(34011)
- 范(33485)
- 师范(33199)
- 基金
- 项目(180691)
- 科学(145666)
- 研究(138549)
- 基金(131822)
- 家(112617)
- 国家(111553)
- 科学基金(98336)
- 社会(89474)
- 社会科(84888)
- 社会科学(84871)
- 省(72044)
- 基金项目(69128)
- 教育(62758)
- 自然(61796)
- 自然科(60412)
- 自然科学(60401)
- 自然科学基金(59409)
- 划(58802)
- 编号(56061)
- 资助(52435)
- 成果(45496)
- 创(43939)
- 重点(40614)
- 制(40435)
- 部(40370)
- 创新(40088)
- 业(39504)
- 发(39447)
- 课题(39220)
- 国家社会(36705)
- 期刊
- 济(147930)
- 经济(147930)
- 研究(90204)
- 中国(63276)
- 财(53555)
- 管理(52209)
- 农(42474)
- 科学(37246)
- 学报(34916)
- 融(31677)
- 金融(31677)
- 教育(31262)
- 技术(29511)
- 农业(28838)
- 大学(28434)
- 学学(26939)
- 业经(25980)
- 财经(24443)
- 经济研究(22846)
- 经(21149)
- 问题(18068)
- 业(17798)
- 技术经济(17532)
- 现代(15344)
- 科技(15157)
- 贸(15054)
- 财会(14944)
- 世界(13747)
- 商业(13547)
- 会计(13331)
共检索到454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汪应洛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构成及特征西安交通大学李垣,汪应洛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是指企业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整个创新过程中涉及的创新目标、创新方案选择原则、控制措施、创新方案评价选优、方案落实及监控等作出决定的过程。现代决策论学派的代表H.A.西蒙认为,决策贯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刘益
企业技术创新不同决策机制运行模式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李垣,刘益一、层级创新决策模式1.层级创新决策模式I层级创新决策模式是与不同创新决策者之间的职能分工相联系的。决策模式的首要特征是决策权的分层级分配。一个层级组织总有一个最高决策者,同时又有若于层级的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建华 刘粤军
企业的技术创新始于决策,其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其它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不同的创新决策机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效果。知识产权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决策机制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战略 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广西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钰子 汤子隆 常曦 曹铭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宏观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检验地方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确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然而不同属性产业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有显著差异。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的条件下,产业政策也有着明显的异质性效果。进一步地,地方性法规形式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利用补贴和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而地方政府规章形式的产业政策则无此效果。特别地,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能够引导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这对于地方性法规而言更是如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 伍旭川 祝佳
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乃至宏观经济发展质量而言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确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特别地,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进一步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领域错配"和"阶段错配"问题,并且在金融发展禀赋较差的地区,数字金融展现出更强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效果,从而具备了较好的普惠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能够驱动企业去杠杆、稳定财务状况,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增加。此外,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动能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在合理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亮点,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广东能否增创新优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文章在对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地位的背景分析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现状特征,给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较高,但创新产出绩效一般;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相对劣势,合作和模仿战略仍是现阶段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选择;与企业具有垂直联系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创新交流并不多;在保证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应重视政府规制和调控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网络。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 广东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峰 李慧泉 毛世平
以2013—2017年我国上市涉农企业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回归分析计量模型,通过产权性质、所有权、控制权及两权分离度指标的设置,并以涉农上市企业终极人为研究主体,研究涉农企业终极控制人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中非国有性质和所有权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的正相关关系;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负相关关系。由此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涉农非国有企业的扶植和政策倾斜,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法律及监督措施,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有利氛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国新 阮霭兰
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武汉工学院刘国新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阮霭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各国学者、企业界为了揭示日本高速增长的秘密,进行各种探讨,出版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主要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九斤 刘东 安实
本文基于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制度背景,研究不同特征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以2011-2016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收集整理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分析检验影响机理和程度。分析检验结果发现:风险投资对于企业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不同特征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外资背景、风投声誉、持股比例、联合投资数量等特征会影响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效果,与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效果成正比。本文揭示了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丰富了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和推动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士强 张兆响 耿殿明
本文认为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具有 :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 ;技术创新的主要方面是产品创新 ;知识密集型行业创新数量高于其它行业 ;R&D机构落户企业并增大投入 ;政府行为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等特征。要加快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 :( 1)加深对技术创新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前提 ;( 2 )技术创新需要政府行为的推动 ;( 3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 ;( 4)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是人才 ;( 5)改善技术创新环境 ,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晓时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容否认。通过对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及经验进行研究,可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浩 戴大双
团队的"智力角色"是团队成功所必需的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本文通过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有15种智力角色是一个成功的技术创新团队不可缺少的,各种智力角色在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领路人、领导人、技术专家、促进者和点子大王是在技术创新团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五种关键智力角色。团队智力角色缺乏和团队成员与其扮演的智力角色不匹配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智力角色 技术创新决策 团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小洪
综合数据和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对企业及其经营者、企业内外环境及企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分析表明,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激励企业创新。主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内外条件分类设计政策,指导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机制 环境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1、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必要性。第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主要输出有创新信息、新的技术及其物业而成的产品等。可以讲,这些无形的知识及其物化了的实物产品都可以在技术创新的任何一个过段、环节“溢出”,被其他厂家们掌握得以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模仿知识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所以复制者(模仿者)可以在较少研制成本下生产出来,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静静 姚思宇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研究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面对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博弈中,博弈双方技术创新收益和技术创新成本的主要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演化博弈策略最终收敛于不同的稳定均衡点,进而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国对于高技术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会刺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且企业出口市场规模越大,技术壁垒下的这种技术创新效果越明显;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控制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规模控制会显著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人力和技术创新物力的增加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财力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滞后效应,其促进作用在滞后7期出现,且企业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于财力资源的投入。
关键词:
技术壁垒 技术创新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