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4)
2023(14313)
2022(11821)
2021(10987)
2020(9455)
2019(21102)
2018(20725)
2017(40252)
2016(21186)
2015(23403)
2014(22343)
2013(22057)
2012(19604)
2011(17002)
2010(16824)
2009(15514)
2008(15477)
2007(13615)
2006(11638)
2005(10420)
作者
(54796)
(46093)
(45980)
(43092)
(29366)
(21741)
(20636)
(17736)
(17232)
(16224)
(15549)
(15401)
(14423)
(14245)
(14023)
(13963)
(13765)
(13354)
(13203)
(13169)
(11081)
(10990)
(10988)
(10658)
(10313)
(10150)
(10111)
(10041)
(9042)
(8892)
学科
(99561)
(92614)
经济(92532)
(92483)
企业(92483)
管理(83323)
方法(44502)
数学(35703)
数学方法(35325)
(33722)
业经(30964)
(27437)
(27175)
财务(27136)
财务管理(27101)
企业财务(25896)
技术(23651)
中国(21123)
农业(20027)
(18228)
理论(17071)
(16522)
(16132)
(15961)
地方(15186)
(14889)
贸易(14878)
技术管理(14733)
(14513)
(14495)
机构
学院(292484)
大学(285590)
管理(128222)
(128018)
经济(125913)
理学(111221)
理学院(110338)
管理学(109010)
管理学院(108440)
研究(82725)
中国(68127)
(59837)
(57150)
财经(48163)
科学(45646)
(44008)
(42947)
(40556)
中心(40157)
经济学(38736)
业大(38571)
(37801)
商学(36440)
商学院(36153)
财经大学(35907)
经济学院(35131)
北京(34785)
经济管理(34482)
研究所(33689)
(33637)
基金
项目(196602)
科学(160151)
研究(147638)
基金(147117)
(124963)
国家(123900)
科学基金(111909)
社会(98621)
社会科(93918)
社会科学(93899)
基金项目(78368)
(77664)
自然(71248)
自然科(69762)
自然科学(69750)
自然科学基金(68607)
教育(67700)
(63135)
资助(58422)
编号(58229)
(47476)
(44298)
成果(44022)
创新(43420)
重点(43101)
(42015)
(41526)
国家社会(41495)
人文(39633)
(39513)
期刊
(137069)
经济(137069)
研究(80765)
管理(54499)
中国(52998)
(52742)
(36997)
科学(36305)
学报(33540)
技术(31621)
大学(28233)
学学(27043)
(26732)
金融(26732)
农业(25910)
财经(24635)
业经(24462)
教育(24455)
经济研究(21600)
(21213)
技术经济(18703)
问题(17714)
财会(17315)
(17023)
会计(15436)
现代(15015)
科技(14869)
商业(14384)
(13722)
(13623)
共检索到424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帮勇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两者的协同演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案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演进开展研究后发现:在初创阶段,通过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关注,进而获取大量融资资金;在成长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以政府补助为主,技术创新演变为以政策导向为主,通过融资资金反哺技术创新;在扩张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产业链并购,技术创新演变为产业链集成式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链纵向并购助力集成式技术创新;在成熟阶段,技术创新演变为承担政府重大研发项目及前沿技术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模式,资本运作演变为政府补助、银行借款和资本市场的多元融资模式,以充足的融资资金保证持续性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通过不同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发展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海艳  
首先,在探讨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本的协同,有利于企业与多方创新主体利用多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次,在探讨不同来源金融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保持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等不同融资方式的协同,财政补贴与税收激励等不同政府财政支持的协同,企业、政府和银行等不同投资主体的协同。最后,将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分为知识类资源和资产类资源,提出作为知识类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金融资本是企业获取资产类资源的前提。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彼此依赖,相互协同才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同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湘东  
知识管理以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进程,由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支撑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深化知识管理的内涵,同时也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进化和发展。研究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企业如何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者协同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模式。以模型为基础,分别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管理手段与创新行为,通过企业的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因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庆松  游达明  
文章在分析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研究基础上,从资本的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分析,构筑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资本协同"逻辑模型。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是企业所采取的技术战略,而技术战略是来自于企业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有机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源资本是国家政策、科技教育和文化、市场拉引、创新环境、企业间关系等。内源资本则由外层的"技术资本"、中层的"人力资本"和内层的"心理资本"所组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本源则是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电光  彭新敏  张祺瑞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既要致力技术创新又要构建产品类别才能赶超领先企业,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限于技术创新或产品类别的单一维度探讨,对二者动态协同缺乏关注。本研究从整合角度,搭建“追赶压力—追赶行为—追赶结果”的分析框架,并以在电动注塑机领域赶超的海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进入压力,通过采取“模仿创新—类别沿用”的相似协同机制,而获得合法性;在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竞争压力,通过采用“自主创新—类别跨越”的差异协同机制,而取得竞争优势。其中,后发企业的技术策略和类别策略受到所在行业技术体制和市场结构等外部情境约束,后发企业的定位转移与目标变迁从内部推动追赶阶段向超越追赶阶段跨越,后发企业的动态协同能力持续提升是其根本保证。本研究构建了技术创新与产品类别动态协同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后发追赶的内在规律,从“技术—认知”整合视角为后发追赶带来了新的解释,以“技术创新—产品类别”协同丰富了后发追赶的微观机制研究,为中国后发企业赶超世界领先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媛  何晖  高琦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时会遇到许多困境。文章从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当前构建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纪慧生  姚树香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新  
文章以沪深A股2011—2018年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区域金融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下区域金融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创新既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又能对技术创新绩效体现出显著推动效应;环境规制既能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又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环境规制显著增强区域金融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相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宏伟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化因素孕育涵化力。依此分析,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营造和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龙静  贾良定  孙佩  
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各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创新能力为主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在我国企业创新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虽然关注了各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但并未将这些因素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研究其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式,对企业持续、高效的整体创新缺乏全面系统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将基于10家高科技企业的多案例研究,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各驱动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创新驱动要素协同与构建企业创新能力匹配的整合模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莉   刘书宁   刘田田  
技术创新作为影响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已被学术界广泛探讨,然而,在技术创新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又面临严重融资约束下,企业应该如何打破融资困境,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泰达洁净公司的技术创新历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隐形冠军企业通过融资协同激活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对其融资系统信任类型的构建产生影响,企业于技术创新的探索、发展和深化阶段分别构建了制度型、知识型和认同型信任;信任的构建帮助企业获取信任方所提供的关系型融资,以及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市场型融资,并在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实现融资协同模式的动态演化;基于不同信任类型的融资协同模式助推隐形冠军企业分别开展研发导向型、价值导向型以及研发+价值导向型技术创新活动。这些结论对融资协同、技术创新、隐形冠军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莉   刘书宁   刘田田  
技术创新作为影响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已被学术界广泛探讨,然而,在技术创新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又面临严重融资约束下,企业应该如何打破融资困境,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泰达洁净公司的技术创新历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隐形冠军企业通过融资协同激活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对其融资系统信任类型的构建产生影响,企业于技术创新的探索、发展和深化阶段分别构建了制度型、知识型和认同型信任;信任的构建帮助企业获取信任方所提供的关系型融资,以及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市场型融资,并在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实现融资协同模式的动态演化;基于不同信任类型的融资协同模式助推隐形冠军企业分别开展研发导向型、价值导向型以及研发+价值导向型技术创新活动。这些结论对融资协同、技术创新、隐形冠军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