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5)
- 2023(18706)
- 2022(15743)
- 2021(14505)
- 2020(12175)
- 2019(27303)
- 2018(27218)
- 2017(51959)
- 2016(27925)
- 2015(31297)
- 2014(31024)
- 2013(30994)
- 2012(28740)
- 2011(25967)
- 2010(26386)
- 2009(24593)
- 2008(24220)
- 2007(21827)
- 2006(19673)
- 2005(18014)
- 学科
- 济(136353)
- 经济(136222)
- 业(101312)
- 管理(94051)
- 企(90359)
- 企业(90359)
- 方法(51206)
- 数学(40631)
- 数学方法(40249)
- 业经(37412)
- 农(35304)
- 中国(35189)
- 财(33550)
- 地方(31191)
- 技术(25760)
- 农业(24979)
- 学(24396)
- 制(24201)
- 务(23445)
- 财务(23371)
- 财务管理(23340)
- 理论(22740)
- 企业财务(22122)
- 和(21930)
- 贸(21054)
- 贸易(21035)
- 易(20312)
- 划(19371)
- 策(19371)
- 银(19295)
- 机构
- 学院(406755)
- 大学(403619)
- 济(174031)
- 经济(170497)
- 管理(162862)
- 研究(138994)
- 理学(138656)
- 理学院(137170)
- 管理学(135248)
- 管理学院(134497)
- 中国(106597)
- 京(87313)
- 科学(82322)
- 财(78633)
- 所(70040)
- 农(63710)
- 研究所(62878)
- 江(62506)
- 中心(61880)
- 财经(61759)
- 业大(56704)
- 北京(56020)
- 经(55949)
- 范(52444)
- 经济学(51994)
- 师范(51991)
- 州(50453)
- 院(50198)
- 农业(49302)
- 经济学院(46478)
- 基金
- 项目(263035)
- 科学(208183)
- 研究(197144)
- 基金(189787)
- 家(163620)
- 国家(162134)
- 科学基金(140669)
- 社会(125618)
- 社会科(119127)
- 社会科学(119097)
- 省(104001)
- 基金项目(100312)
- 教育(89229)
- 自然(88936)
- 自然科(86884)
- 自然科学(86867)
- 划(85585)
- 自然科学基金(85382)
- 编号(80278)
- 资助(77298)
- 成果(64786)
- 发(59949)
- 重点(58487)
- 创(58275)
- 部(57517)
- 课题(55618)
- 创新(53715)
- 国家社会(51551)
- 教育部(49698)
- 项目编号(49576)
- 期刊
- 济(206559)
- 经济(206559)
- 研究(127378)
- 中国(84808)
- 管理(67756)
- 财(62540)
- 农(59127)
- 学报(57279)
- 科学(55740)
- 教育(46688)
- 大学(44260)
- 学学(41583)
- 农业(40965)
- 技术(40151)
- 融(38628)
- 金融(38628)
- 业经(34075)
- 经济研究(32616)
- 财经(31507)
- 经(27245)
- 问题(26051)
- 技术经济(24078)
- 业(23581)
- 科技(20466)
- 现代(20229)
- 图书(20053)
- 贸(19444)
- 商业(19411)
- 世界(19246)
- 理论(18927)
共检索到63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巨涛 王嘉让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是知识和技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强企业以R&D (Research&Development)机构管理、人才管理和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管理 ;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形成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技术创新等成为西部企业成功实施技术新战略的要点。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西部经济发展 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乃文 罗海涛 肖辉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军 唐华一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颖文 于焱
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相关的研究着眼于此,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有很多的研究,但是整体缺乏系统展示两者之间关系。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与测度方式,并总结各研究在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的中介影响,主要提出数字金融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聚集效应三方面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宗宏 叶初升
本文介述了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两类具有演化倾向的文献,即新熊彼特主义和后发工业化文献,前者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而后者则以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技术追赶的后发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类文献都发展出了自身的概念框架,并得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帅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直接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协同和技术吸收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创新协同效应,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基于数字经济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变革,加速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再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欣原
本文通过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选取商贸零售上市企业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平台经济发展对商贸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贸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中介效应发现,平台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商贸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异质性来看,平台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商贸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效果显著,且相较于私营和外资企业能更好地提升国有商贸零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文章提出大力推动平台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博 李启航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考查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只有当所有制结构低于门限值水平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效率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而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忠钰 ,吴康生
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条件。深入研究并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是当前电子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充分认识技术创新对电子工业和现代经济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志超 王涛 郭慧文 李相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已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内生动力。以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根据研究数据测算出中国30个省区市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水平,以此为基础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中介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省级面板数据下不同省区市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关联,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产生中介效应影响,并以实证结论为依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永达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循环经济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浙江省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的统计测度,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是一直在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虽然较弱,但也在逐渐增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技术创新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推动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0.16个百分点;最后提出了加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 制造业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