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4)
- 2023(15486)
- 2022(12922)
- 2021(11603)
- 2020(10073)
- 2019(22692)
- 2018(22289)
- 2017(42721)
- 2016(22933)
- 2015(25916)
- 2014(25640)
- 2013(25713)
- 2012(23995)
- 2011(21749)
- 2010(22182)
- 2009(21073)
- 2008(21243)
- 2007(19613)
- 2006(17391)
- 2005(16090)
- 学科
- 济(121033)
- 经济(120896)
- 业(94567)
- 企(85535)
- 企业(85535)
- 管理(85224)
- 方法(47022)
- 数学(37567)
- 数学方法(37268)
- 业经(33534)
- 财(32531)
- 农(31563)
- 中国(26877)
- 地方(24413)
- 技术(23955)
- 制(23103)
- 务(22699)
- 财务(22666)
- 财务管理(22630)
- 农业(22174)
- 企业财务(21432)
- 学(19653)
- 和(19238)
- 理论(18442)
- 策(18017)
- 划(17998)
- 体(17754)
- 贸(17751)
- 贸易(17738)
- 易(17148)
- 机构
- 学院(344707)
- 大学(339701)
- 济(156291)
- 经济(153377)
- 管理(137389)
- 理学(117100)
- 理学院(115940)
- 管理学(114450)
- 研究(114039)
- 管理学院(113794)
- 中国(89635)
- 财(71584)
- 京(70592)
- 科学(66140)
- 所(57941)
- 农(56724)
- 财经(55988)
- 江(54449)
- 中心(52337)
- 研究所(51817)
- 经(50481)
- 经济学(48080)
- 业大(47899)
- 北京(44632)
- 农业(44339)
- 经济学院(43165)
- 州(42382)
- 财经大学(40675)
- 范(40255)
- 院(40227)
- 基金
- 项目(216339)
- 科学(171874)
- 研究(160816)
- 基金(157206)
- 家(135203)
- 国家(134010)
- 科学基金(116439)
- 社会(105273)
- 社会科(99860)
- 社会科学(99832)
- 省(86426)
- 基金项目(83251)
- 自然(72808)
- 教育(72323)
- 自然科(71161)
- 自然科学(71138)
- 划(70162)
- 自然科学基金(69956)
- 编号(63879)
- 资助(63105)
- 成果(50898)
- 创(50531)
- 重点(48392)
- 发(48151)
- 部(48141)
- 创新(46452)
- 业(44823)
- 课题(43946)
- 国家社会(43651)
- 制(42068)
- 期刊
- 济(184601)
- 经济(184601)
- 研究(104015)
- 中国(70144)
- 财(60603)
- 管理(57284)
- 农(52704)
- 学报(46728)
- 科学(46331)
- 大学(36177)
- 农业(35497)
- 学学(34477)
- 技术(34198)
- 融(33087)
- 金融(33087)
- 教育(30098)
- 业经(29896)
- 财经(29421)
- 经济研究(29405)
- 经(25512)
- 问题(23506)
- 技术经济(22474)
- 业(22018)
- 贸(18282)
- 世界(17694)
- 统计(17266)
- 商业(17256)
- 现代(16993)
- 策(16915)
- 科技(16845)
共检索到53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程莉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依据2003、2006、2007年我国27个省的数据,就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2003、2006、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均弱于企业固定资产对企业经济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其中,中部、西部体现较东部明显;最后,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灰色关联度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绩效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志波
文章基于系统理论和技术创新流程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创新需求-创新构思-技术支撑-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成果产出-效益实现"的七阶段过程体系,并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要素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支撑能力、技术创新载体、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技术创新效益和技术创新管理等多维能力要素构成的协同系统。研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天旭 朱敏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反映企业经济绩效的因变量,以研发密度、技术人员比率、资本支出率和专利作为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自变量,同时选用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和企业规模(Size)进行回归估计,得出如下结论:企业研发密度、企业技术人员比率、专利授权数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支出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荣祖
林业汽车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邱荣祖林业运输企业肩负木材运输的主要任务,运村工序处于整个木材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汽车运材最约占全国木材总运输量的60%以上,占福建省总运村量的70%,是我省的主要运材方式。因此,林业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亚莉 林健 费爱华
可持续经营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 ,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仅停留在企业的财务层面 ,而忽略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灰色关联度为评判准则 ,构建立了一个平衡兼顾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反映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模型 ,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进行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进行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雁翎
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对客观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评价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针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过多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提取,获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灰熵关联度代替理想解方法中的欧式距离度量方法,解决了异常值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和评价结果随灰关联参数变化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周伦
文章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的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中举
以浙江省312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新产品产出能力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新产品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明显高于发明专利;尽管R&D投入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类专利申请量并不是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R&D投入 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宝珍 程圆
运用数据衡量企业的市场能力是更加科学的思维导向,目前国内对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测度多以定性分析方式,采用量化方法估计企业营销有助于企业进行更精确的战略决策。鉴于此,本文在Fuzzy-AHP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纳入盲数和分级隶属度函数,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进行了指标化估计。并以A股上市的16家汽车制造业及12家日化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研究了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滞后于绩效水平3年;日化行业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滞后于绩效水平1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郁文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及基本步骤(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介于黑色系统(信息未知)和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之间的灰色系统,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灰色理论的最广泛应用,其实质是分析各评价对象与理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守林 赵瑞 陈丽华
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物流企业必须向科技企业进行转型。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TOPSIS方法对上市物流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通过熵值法分析了不同企业在不同指标的表现的差异性及权重,分析了各个指标和最优值的关联度,以及两种评价体系下各个企业的表现,根据两种方法对物流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一种综合排名方法,形成了同时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靖学青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增速较慢。上海R&D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而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小于物质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相比较,R&D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潭 胡珑瑛
本文在阐述企业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待选企业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决策问题。篇末举例说明了灰色关联度的应用,为合作伙伴的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合作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清民 武倩月 葛国锋
针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引发的创新收益及伴随风险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4年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目标银行绿色信贷和"两高一剩"信贷分别与业绩和风险的关联程度。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66.7%的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比"两高"贷款收益高,83.3%的银行绿色信贷比"两高"贷款产生较低风险,58.3%的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并控制"两高一剩"贷款可提高经营业绩同时降低信贷风险。滞后期检验说明:两种信贷短期效应明显,国有银行统计显著性说明政府督促效果显著;股份制银行统计性不显著,绿色信贷的长期市场驱动机制有待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