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8)
- 2023(6273)
- 2022(5023)
- 2021(4555)
- 2020(3981)
- 2019(8826)
- 2018(8450)
- 2017(15849)
- 2016(8571)
- 2015(9884)
- 2014(10045)
- 2013(10311)
- 2012(8970)
- 2011(7659)
- 2010(7998)
- 2009(7905)
- 2008(8386)
- 2007(7929)
- 2006(7171)
- 2005(6776)
- 学科
- 企(72200)
- 企业(72200)
- 业(65339)
- 管理(60453)
- 济(36863)
- 经济(36797)
- 财(23458)
- 务(19645)
- 财务(19625)
- 财务管理(19607)
- 方法(19264)
- 企业财务(18664)
- 业经(18096)
- 技术(12640)
- 企业经济(12116)
- 数学(11707)
- 划(11689)
- 数学方法(11642)
- 经营(11628)
- 制(11417)
- 策(11016)
- 和(10533)
- 理论(10306)
- 决策(9851)
- 技术管理(9849)
- 计划(9300)
- 人事(8619)
- 人事管理(8619)
- 体(8291)
- 经济理论(7807)
- 机构
- 学院(131416)
- 大学(127310)
- 管理(62916)
- 济(54996)
- 经济(53827)
- 理学(52043)
- 理学院(51630)
- 管理学(51313)
- 管理学院(51014)
- 研究(32405)
- 中国(31891)
- 财(31648)
- 京(26303)
- 财经(23765)
- 江(22316)
- 经(21371)
- 商学(19621)
- 商学院(19447)
- 财经大学(17538)
- 州(17496)
- 科学(16912)
- 中心(16718)
- 北京(16400)
- 经济学(15484)
- 所(15363)
- 经济管理(15014)
- 公司(14624)
- 工商(14452)
- 业大(14152)
- 经济学院(13861)
- 基金
- 项目(76679)
- 科学(62808)
- 基金(58158)
- 研究(56787)
- 家(48588)
- 国家(48040)
- 科学基金(44714)
- 社会(37869)
- 社会科(35940)
- 社会科学(35925)
- 基金项目(30609)
- 省(30095)
- 自然(29841)
- 自然科(29263)
- 自然科学(29257)
- 自然科学基金(28815)
- 教育(26036)
- 划(23724)
- 资助(23492)
- 编号(22762)
- 业(19060)
- 创(17961)
- 部(17081)
- 成果(16986)
- 创新(16552)
- 企(16214)
- 制(15989)
- 重点(15871)
- 项目编号(15738)
- 人文(15691)
共检索到20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刘宝华
管理层获取私人收益的动机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为背景,考察了企业扩张行为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研究发现,企业扩张与管理层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企业扩张程度的增大,管理层在职消费占其总收益的比重提高;进一步地,当管理层货币薪酬低于同行业-规模可比公司管理层薪酬水平中位数时,管理层通过企业扩张获得的在职消费越多,并且负向的同行薪酬差距越大,企业扩张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正向关系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通过企业扩张增加了在职消费,改变了自身的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晓燕 于沛然
管理层薪酬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过度的在职消费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高昂的代理成本,它侵占企业资源,损害了企业和股东的利益。而股权激励正是解决这种自利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运用实证方法探讨股权激励、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而股权激励可以抑制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同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股权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文章立足于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以制度经济学与控制权理论为基础,选取2009-2013年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扩张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管理层集权具有更大的资本扩张倾向,表现为显著提高了企业过度投资的水平,且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表现得更显著;制度环境对管理层的投资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分组检验也同样支持了制度环境的约束作用。文章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 陈志军
企业对外扩张战略的制定属于董事会的职责。本文从董事会的结构特征与激励方式两方面探究其对企业扩张行为的影响,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发现:(1)董事会结构特征中较大的董事规模不利于企业对外扩张,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公司扩张行为的关系不明显。(2)董事股权激励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跨区域扩张战略。(3)产权性质不同,董事会结构特征与激励方式对企业扩张战略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民营企业较大的董事会规模与扩张战略的负向关系更明显,董事持股比例较为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扩张行为,国有企业独立董事更偏好跨区域扩张战略。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区域扩张战略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绩效,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不同性质的扩张型企业如何调整董事会结构和激励方式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扩张战略 产权性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武仙 甄朝党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研究企业扩张。从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联系和技术的周期性进化基础上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出发 ,探讨工业化不同阶段企业扩张的特征 ;探讨产业演进与企业成长的联结 ,以及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认为较长期看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扩张的主要原动力。
关键词:
企业 技术进步 产业发展 企业扩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禄
在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过程中,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实现企业扩张,是对国有经济实现资产重组,推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但在工业扩张过程中,有些企业和企业集团规模扩大过快、过急、过度,带有盲目性,导致“消化不良”,效益大幅度滑坡,甚至严重亏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艾丰
一)名优企业扩张,已成为当前资产重组中一道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风景线。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之必然。可以预见,在跨世纪年代,我国企业界将出现一个“造山运动”,企业规模和效益拉平的现象正在消失,一家家名优企业,好象一座座山峰,兀然拔地而起。春兰是,海尔是,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崇延 翟青梅
文章以2015—2017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扩张的影响,并具体探讨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扩张方式的选择。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呈现显著正相关;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倾向进行内部投资活动,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倾向进行外部并购。最后,采用作为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扩张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飞 于美香 胡治平
文章以2009—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管理层货币薪酬、持股比例、在职消费三个方面,基于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两个角度分别对比分析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数据后可以发现,不同的产权基础下,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程度不同,由此为我国上市企业加强管理层激励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欣 朱学义 李娜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管理层激励是促进公司价值增长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1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持股、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葵
本文研究管理层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薪酬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要显著地好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以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比较指标,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会计业绩要显著优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
管理层 薪酬 业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贺 马春爱
本文以2002年沪深两市74家电子通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考察了高级管理层激励、企业特征与X—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与企业X—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年度薪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年末持股水平与X—效率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是否持股”对企业效率影响显著;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所有权归属以及产业特征对X—效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企业规模与X—效率正相关,规模越大,效率越低。结合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推行以货币激励为主的自助式薪酬制度、扩大领取薪酬的高管人员比重以及重视合理竞争产生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x—效率问题。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激励 企业特征 X—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霞 张国营
一、引言自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层管理者持股状况以来,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投资者、监管部门与学术界对管理层持股或期权激励非常关注。目前,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投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