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7)
- 2023(13449)
- 2022(11415)
- 2021(10640)
- 2020(8937)
- 2019(20515)
- 2018(20431)
- 2017(39668)
- 2016(21437)
- 2015(23857)
- 2014(23681)
- 2013(23553)
- 2012(21358)
- 2011(18923)
- 2010(18831)
- 2009(17662)
- 2008(17711)
- 2007(15445)
- 2006(13675)
- 2005(12246)
- 学科
- 济(92644)
- 经济(92528)
- 业(90636)
- 企(83727)
- 企业(83727)
- 管理(78383)
- 方法(42416)
- 数学(32543)
- 数学方法(32208)
- 业经(31188)
- 财(29096)
- 农(28021)
- 务(22377)
- 财务(22318)
- 财务管理(22299)
- 企业财务(21146)
- 中国(20816)
- 农业(20145)
- 理论(19447)
- 技术(19354)
- 和(17937)
- 制(17290)
- 学(16967)
- 划(16308)
- 策(15729)
- 地方(15629)
- 贸(14786)
- 贸易(14780)
- 易(14308)
- 体(13595)
- 机构
- 学院(310405)
- 大学(307690)
- 管理(131064)
- 济(125179)
- 经济(122616)
- 理学(113426)
- 理学院(112304)
- 管理学(110716)
- 管理学院(110161)
- 研究(95094)
- 中国(72724)
- 京(65398)
- 财(58129)
- 科学(58039)
- 农(47780)
- 财经(46866)
- 所(46587)
- 江(45197)
- 业大(44685)
- 经(42592)
- 中心(42540)
- 研究所(42165)
- 北京(41086)
- 范(38375)
- 师范(38094)
- 农业(37438)
- 州(36631)
- 经济学(36557)
- 商学(35744)
- 商学院(35393)
- 基金
- 项目(207853)
- 科学(165085)
- 研究(155827)
- 基金(151460)
- 家(129792)
- 国家(128598)
- 科学基金(112925)
- 社会(98440)
- 社会科(93238)
- 社会科学(93215)
- 省(81714)
- 基金项目(80906)
- 自然(73003)
- 自然科(71302)
- 自然科学(71288)
- 教育(70333)
- 自然科学基金(70051)
- 划(67157)
- 编号(64326)
- 资助(61541)
- 成果(50998)
- 创(45743)
- 部(45549)
- 重点(45419)
- 发(43990)
- 课题(42922)
- 创新(41879)
- 业(41324)
- 项目编号(40449)
- 国家社会(39883)
- 期刊
- 济(141251)
- 经济(141251)
- 研究(91074)
- 中国(53658)
- 管理(51971)
- 财(47449)
- 农(44383)
- 学报(43292)
- 科学(42158)
- 大学(33570)
- 教育(32402)
- 学学(31643)
- 农业(31273)
- 技术(28513)
- 业经(25400)
- 融(23842)
- 金融(23842)
- 财经(23264)
- 经济研究(21376)
- 经(19911)
- 问题(18209)
- 业(18084)
- 技术经济(17453)
- 现代(15987)
- 理论(15146)
- 科技(14954)
- 图书(14928)
- 商业(14789)
- 财会(14787)
- 实践(13698)
共检索到44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玉杰
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它具有状态随机依存的性质。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安排相互对应。从企业所有权理论演进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趋势必然是沿着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概念模型 理论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广科
市场里的企业理应是"要素使用权合约的履行过程",是生产性和交易性的合集。因此,以狭义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框架内的制度运行效率以及所有权效率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将企业"利用市场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合二为一,将分析的框架涵盖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交易成本 效率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维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技术 市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忠卫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企业是一种不完备合约的内在特征是企业所有权的存在,而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形式,最优的合约安排是参与者之间不断博弈的均衡解。有效率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利益相关者共享式多边合约安排,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会由集中对称安排不断趋向分散对称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宏英
本文认为企业所有权的安排问题应该以企业本质为出发点,企业本质是分析企业所有权问题的基础。本文从企业的本质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和预示现实的发展变化,以其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实现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进兵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年志远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是主流企业所有权安排理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增强,这种主流理论已难以适应需要。因此,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借入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应该是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企业所有者共享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牛德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言东 蒋秀莲
本文认为,无论用剩余索取权还是用剩余控制权抑或用这两种剩余权利的统一体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由于其对企业自然属性的忽视以及考察企业所有权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导致其无法规避理论上的悖论性结果。文章提出,为跨出这种理论上的悖论境地,必须寻找新的途径对企业所有权进行重新界定。在企业理论中,如果涉及到企业所有权,就简单地直接使用法律上的企业所有权概念;而研究那些"实际存在"的权利的时候,就使用产权这一概念,因为产权本来就表示一组权利。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悖论 企业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忠 郭劲光
一、两种观点与双重性质按照诺斯(North,1990)的观点:"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有意识设计或规定的正式规则,如宪法、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合同等;也可以是诸如社会规范、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志远
关于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问题,理论界存在“单一主体论”和“多元主体论”的争论。“单一主体论”认为,物质资本股东应是企业所有权惟一分享主体;“多元主体论”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是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单一主体论”是大多数国家现行立法所依据的理论。然而,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增强,这种主流企业所有权独享理论已经难以适应需要,但是,“多元主体论”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实践操作问题,应该实行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三方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三元主体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分享 主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兰玉杰
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合约性质、治理结构、所有权安排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框架 ,提出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所有权安排 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涛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所有权权值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完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所有权结构的理论 ,将激励和监督统一在一个所有权结构模型中 ,其中 ,激励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实现收入 ,监督因素则决定了管理者对收入的转移量。利用这一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承包制和公司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国有资产 (或国家股 )不存在明确的利益主体 ,因此 ,它在企业中也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而存在 ,为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可行的办法是让其“搭便车” ,也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进行重组 ,通过引进监督实体来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股份制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是必须的 ,但不是充分的。只有借股份制的契机 ,优化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激励 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