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8)
- 2023(8526)
- 2022(6799)
- 2021(6204)
- 2020(5408)
- 2019(11956)
- 2018(11708)
- 2017(23453)
- 2016(12550)
- 2015(13646)
- 2014(13666)
- 2013(13546)
- 2012(12370)
- 2011(10605)
- 2010(10848)
- 2009(10520)
- 2008(10991)
- 2007(10063)
- 2006(8885)
- 2005(8662)
- 学科
- 业(73824)
- 企(70912)
- 企业(70912)
- 济(56053)
- 经济(55986)
- 管理(53691)
- 方法(25729)
- 业经(24965)
- 财(22648)
- 制(20555)
- 务(19308)
- 财务(19302)
- 财务管理(19289)
- 农(19179)
- 银(18672)
- 银行(18527)
- 企业财务(18363)
- 数学(18197)
- 数学方法(18085)
- 行(17209)
- 技术(15651)
- 农业(14907)
- 策(12837)
- 企业经济(12053)
- 体(11950)
- 划(11863)
- 融(11703)
- 金融(11703)
- 中国(11329)
- 经营(11264)
- 机构
- 学院(181393)
- 大学(175030)
- 济(79810)
- 经济(78440)
- 管理(76179)
- 理学(64647)
- 理学院(64118)
- 管理学(63467)
- 管理学院(63138)
- 中国(53211)
- 研究(53115)
- 财(40384)
- 京(35798)
- 农(34365)
- 财经(32021)
- 科学(30125)
- 江(29403)
- 经(29153)
- 农业(27026)
- 所(26607)
- 中心(26517)
- 银(25706)
- 业大(25514)
- 银行(24666)
- 经济学(24376)
- 财经大学(23784)
- 研究所(23716)
- 州(23598)
- 商学(23569)
- 商学院(23375)
- 基金
- 项目(113077)
- 科学(91378)
- 基金(85194)
- 研究(82346)
- 家(73009)
- 国家(72305)
- 科学基金(64618)
- 社会(54743)
- 社会科(52119)
- 社会科学(52106)
- 基金项目(45039)
- 省(44983)
- 自然(42299)
- 自然科(41429)
- 自然科学(41419)
- 自然科学基金(40794)
- 教育(36605)
- 划(35949)
- 资助(34737)
- 编号(31519)
- 业(31513)
- 创(27507)
- 部(25364)
- 重点(24754)
- 创新(24678)
- 成果(23936)
- 发(23733)
- 性(23419)
- 制(23188)
- 国家社会(22962)
共检索到28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冯晓雷 冯晓普 王淑侠
本文以创业板开立之后所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贷公告为样本,研究了基于企业所有权性质的银行信贷选择行为,中国银行业并不存在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不应简单归结为国有企业对信贷资源的垄断。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运营变得越来越成熟,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将更加关注企业的还款能力等硬性指标,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银行业对财务业绩优异的企业客户的争夺,民营企业加强自身盈利能力的建设,除了要改善企业信用环境和增强企业经营能力之外,应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摆脱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单一依赖。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银行 信贷歧视 资本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唐伟霞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琳 粟勤
鉴于关系型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证分析其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表明:企业在银行办理的业务种类越多,贷款的可获得性越大;当中小企业业主或主要管理人员是银行的VIP客户时,贷款的可获得性显著增加;银企关系持续时间和银企距离对贷款可获得性没有显著影响。从总体上看,大银行的贷款可获得性低于小银行,但关系型银行变量对中小企业从大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 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海应 顾宏斌 王若萱 钟添祯 刘思敏
结合区域特色行业,采集自贸区金融机构相关调研数据,对目前信用评分技术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应用效果和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分技术对中小企业融资总体呈正面影响;中小企业不同行业信贷可获得性存在一定差异;与大中型银行相比,小型银行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评分技术与其他贷款技术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琳 粟勤
本文利用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调查问卷数据,研究了关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银行办理的业务种类越多,贷款的可获得性越大;当中小企业业主或主要管理人员是银行的VIP客户时,贷款的可获得性显著增加;银企关系持续时间和银企距离对贷款可获得性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从总体上看,大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低于小银行,但关系型银行变量对大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证明了关系型银行所具有的克服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贷款获得性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可获得性 关系型银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毅
在中小企业的各种外源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本文利用对浙江温州、江苏盐城、湖北咸宁、山西孝义等经济发展情况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居中和落后三个层次的地区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在多元选择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相关分析,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企业参加信用评定、更长的企业年龄、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提供抵押的能力、企业是公司制企业以及企业处于经济更发达的地区等因素,对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之间,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凤 何欣 路晓蒙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信贷约束。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分析了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只有45.8%的企业获得了贷款。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水平较低,更多归咎于较低的信贷申请率(57.8%),而不是申请通过率(79.2%)。运用样本选择Probit模型,从企业特征、企业主背景、社区环境和地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信贷可得性的原因,发现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情况对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地区发展更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社区环境更影响企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娅 王茜 赵淑鹏
本文基于20112016年间“人人贷”的网络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借款人的社会资本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贷款的批准概率,当贷款申请人具有社会资本时,该贷款被批贷的概率会显著增加0.029个单位;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获得网络贷款的贷款额度,当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时,网络贷款的获批额度会显著增加0.224个单位;具有社会资本的网络贷款申请者在网络贷款审批和批贷额度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信任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键
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型和抵押担保型贷款不同,关系型借贷是银行基于银企合作过程中收集、整理和传递的有关企业及企业主的"软"信息而作出信贷决策的一种融资机制,尤其适合缺乏透明信息记录和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本文以美国2003年NSSBF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银企关系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和贷款成本的影响。本文选取中小企业与向其提供信贷的银行之间关系的持续时间来衡量银企关系密切程度,用贷款合同的两个重要内置条件(抵押物要求和利率水平)分别反映信贷可获得性和成本。研究发现,银企关系持续时间越长,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增强,但同时贷款成本会上升,这反映出关系型借贷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辩证作用。最后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鹰
本文利用已有理论和探索式案例分析,建立了网络嵌入性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及融资成本的理论框架。利用浙江省中小企业贷款调查问卷数据,研究了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及资金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关系维度看,一个企业与银行的商业交易嵌入于社会关系的程度越深,获得贷款的成本越低,银企关系持续时间对贷款可获得性没有显著影响。从结构维度看,企业拥有的银行网络在既有市场关系和又有嵌入性关系时,获得贷款的成本越低。本文深入银行内部分析了贷款控制变量并从结构嵌入性维度分析融资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嵌入性 中小企业 贷款可获得性 融资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学舟 周志慧 干丹婷
小微企业融资难仍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虽政银担企多方发力,但增量扩面尚未达到预期,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根据家庭、小微企业、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和政府这五个信贷参与主体,通过构建DSGE模型分析各部门在小微信贷市场上的目标和约束,模拟了金融科技冲击对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应用能够通过降低利率、便捷抵押和赋能担保来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金融科技与担保机构在帮扶小微企业方面是同向互补而非相互替代;金融科技的发展相较于其应用,在支持小微信贷方面发挥了间接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促进担保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伟 黄友松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导致我国农村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良好的信贷支持和服务。文章结合国内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探讨乡村金融机构民营化的内在运作机理,认为乡村金融机构民营化能够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引导民间资金的流动,以及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从而有利于满足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宰成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日益提高,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已成为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基本保障。为此,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设立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以下简称"贸法委"),负责国际贸易私法和商事法立法工作。推动各国动产担保制度的统一和协调是贸法委近二十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目标是要让信贷获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农地产权和抵押制度改革不一定能够提高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只有那些经营项目盈利能力较高和拥有足够非农收入的农户能够获得信贷条件改进,农地抵押不应亦不能成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必由之路。最后我们提出未来推进我国农地抵押制度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地抵押贷款 信贷可获得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王嫒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2018年三期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从信贷可获得性视角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减缓农户多维贫困,采纳数字技术农户的贫困降低了23%,缓解信贷约束是数字技术减贫的重要机制,且突出表现在正规信贷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减贫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减贫红利没有被全体农户公平共享。基于贫困维度分解发现,虽然数字技术能减缓绝对收入、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维度的贫困,但经由信贷可获得性的减贫效应仅体现在绝对收入维度,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满足消费性信贷为主。因此,在激发"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考虑数字红利公平共享和农户多元信贷需求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多维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