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4)
- 2023(10196)
- 2022(8254)
- 2021(7464)
- 2020(6440)
- 2019(14272)
- 2018(14006)
- 2017(26823)
- 2016(14445)
- 2015(16056)
- 2014(15932)
- 2013(15566)
- 2012(14054)
- 2011(12363)
- 2010(12802)
- 2009(12460)
- 2008(12668)
- 2007(11682)
- 2006(10426)
- 2005(9927)
- 学科
- 业(79776)
- 企(75154)
- 企业(75154)
- 管理(66639)
- 济(63154)
- 经济(63029)
- 财(27178)
- 业经(27002)
- 方法(24655)
- 农(23294)
- 务(20491)
- 财务(20471)
- 财务管理(20449)
- 企业财务(19392)
- 制(19161)
- 农业(16820)
- 数学(16780)
- 数学方法(16634)
- 技术(16473)
- 体(14792)
- 中国(14731)
- 划(14394)
- 策(14243)
- 体制(13101)
- 和(12742)
- 企业经济(12297)
- 理论(12232)
- 经营(11998)
- 技术管理(10960)
- 贸(10364)
- 机构
- 学院(213079)
- 大学(207989)
- 济(92766)
- 经济(91116)
- 管理(88363)
- 理学(75180)
- 理学院(74513)
- 管理学(73762)
- 管理学院(73359)
- 研究(65544)
- 中国(54138)
- 财(48550)
- 京(43057)
- 财经(37218)
- 科学(36064)
- 农(34964)
- 江(33971)
- 经(33637)
- 所(32216)
- 中心(30160)
- 业大(28951)
- 研究所(28267)
- 经济学(27611)
- 财经大学(27253)
- 农业(27180)
- 北京(26833)
- 州(25986)
- 商学(25984)
- 商学院(25767)
- 经济学院(24825)
- 基金
- 项目(133916)
- 科学(108137)
- 研究(101147)
- 基金(99671)
- 家(85655)
- 国家(84519)
- 科学基金(74654)
- 社会(67096)
- 社会科(63605)
- 社会科学(63587)
- 省(52776)
- 基金项目(52591)
- 自然(46981)
- 自然科(45909)
- 自然科学(45896)
- 教育(45222)
- 自然科学基金(45186)
- 划(42624)
- 编号(39926)
- 资助(39557)
- 业(33457)
- 制(32187)
- 成果(32115)
- 创(31603)
- 部(30225)
- 重点(29479)
- 创新(28617)
- 发(28326)
- 国家社会(28087)
- 课题(27195)
- 期刊
- 济(112192)
- 经济(112192)
- 研究(64746)
- 中国(44192)
- 财(43405)
- 管理(39539)
- 农(34556)
- 科学(28288)
- 学报(27163)
- 农业(23399)
- 大学(22348)
- 融(21631)
- 金融(21631)
- 学学(21456)
- 业经(20413)
- 技术(19939)
- 财经(19562)
- 教育(17343)
- 经(16872)
- 经济研究(16759)
- 业(14636)
- 问题(14266)
- 财会(13187)
- 技术经济(12617)
- 世界(11841)
- 现代(11623)
- 会计(11321)
- 贸(11126)
- 商业(10430)
- 经济管理(10068)
共检索到331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缪文卿
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的建立依赖于企业所有权的有效安排,适当的所有权安排会对参与企业契约缔结的各产权主体产生激励效应。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下,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的建立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在国有企业积极推行业绩考核办法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企业及企业家的行为;在国资委和企业之间合理划分企业控制权;给予退位的企业家一定的人才资本产权后续补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克龙
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的一组不完备的契约。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取决于他们谈判实力的大小 ,而决定“谈判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各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及其相互间可替代性的大小。受生产力法则和分工法则的制约 ,生产要素不断呈现细分的态势。在不同的条件下 ,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会不断发生变化 ,进而使得企业所有权制度在时空上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这便是企业所有权制度演进的内在安排机制。由于企业家才能是最稀缺的资源 ,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力资本在企业合约中的重要性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维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技术 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本文着重从物质激励的角度 ,结合我国现状 ,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家物质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对国外企业做法的分析 ,提出我国在建立这种制度时的几种思路
关键词:
企业家 物质激励机制 现状和问题 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贺京同 高林
文章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创新激励政策对国有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假设创新激励影响同质化的不足。文章研究发现,相同的创新激励对国有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增强竞争有利于国有企业但不利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刺激性产业政策和财务宽松度提高则不利于国有企业但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两种不同政策对相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创新激励 异质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军
一般企业治理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经营者)或生产者的激励问题,而忽略了对股东(所有者)激励问题的研究;只重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治理,而很少从企业财务治理的角度去探讨财务治理主体的动力问题。企业所有者的激励动力对企业治理效率尤为重要,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治理,并且应该建立以所有者为主导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主体模式。
关键词:
企业治理 治理效率 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忠 郭劲光
一、两种观点与双重性质按照诺斯(North,1990)的观点:"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有意识设计或规定的正式规则,如宪法、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合同等;也可以是诸如社会规范、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富 卿志琼
基于实物资本的专用性而形成的准租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它不仅激励着实物资本所有者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还为这种投资规定方向,从而使人力资本具有相应的专用性。但专用性的这种传递在雇主与工人之间是不对称的,雇主凭借其实物资本的所有权占据着企业科层内最为关键的位置,从而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势地位。在人力资本中,一些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却无法转移的要素成为企业所有权的基础,雇主因此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关键词:
专用性 准租金机制 企业所有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朝云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才能演化的高级形式 ,企业家精神和职能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 ,要素所有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正相关。因此 ,推行企业家技术创新要素资本化 ,明确企业技术创新要素所有权及其收益的归属 ,建立以企业家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是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刘文革
1992年初 ,俄罗斯开始以激进改革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 ,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的强制性私有化改造。到 1999年初 ,俄罗斯共建立股份公司 2 80 0 0多家 ,其中私有化企业超过 2 30 0 0家。俄罗斯非国有经济已占GDP的 72 %。通过大规模的私有化 ,俄罗斯已初步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结构。但俄罗斯的私有化并未形成有效率的企业制度结构 ,其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这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 ,对俄罗斯新型企业治理模式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对我国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关键词:
职工所有权 控制权分享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乾 李建民
新制度经济学过分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 ,忽视了生产属性 ,因而没有得出正确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结论。企业性质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 ,企业结构是二维结构 ,即资本结构和制度结构 ,这决定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而且在实质上也都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 ,追求自身利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应根据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享有与其产权份额相称的权益 ;从多期模型看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份额将增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性质 产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世君 沈路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切入点,认为参与企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经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财产所有权而享有企业所有权,并且只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权对应才能有效发挥产权激励作用。而目前企业中产权"错位"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新经济时代,应通过强化财务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提高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使两权逐渐对应,以发挥产权激励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柯琼 周仁俊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充分性在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专用性的提高所带来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增强,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特性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治理结构能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激励。我国国有企业应考虑人力资本分享所有权的激励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忠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新建
一、企业家股权激励计划和模式分析 企业家股权激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企业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企业股份,促使其从“雇佣劳动者”向“雇佣劳动者+所有者”发生角色位移。由于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能够较好地把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并往往使之成为具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激发企业经营者努力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企业与经营者双赢局面。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质是以个人角色位移和长远利益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