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1)
2023(20328)
2022(16803)
2021(15399)
2020(13343)
2019(30584)
2018(30362)
2017(58217)
2016(31616)
2015(35708)
2014(35698)
2013(35153)
2012(32344)
2011(28986)
2010(29580)
2009(27807)
2008(27635)
2007(24845)
2006(22042)
2005(20162)
作者
(91871)
(77201)
(76647)
(73067)
(49120)
(36807)
(35051)
(30103)
(29125)
(27606)
(26072)
(25788)
(24848)
(24697)
(23905)
(23775)
(22947)
(22658)
(22437)
(22052)
(19441)
(19054)
(19032)
(17746)
(17318)
(17194)
(17175)
(16999)
(15643)
(15338)
学科
(148953)
经济(148787)
(105468)
管理(100964)
(93124)
企业(93124)
方法(61996)
数学(51187)
数学方法(50401)
(38946)
(38889)
业经(37728)
中国(36544)
地方(29838)
(28831)
贸易(28814)
(27980)
(27905)
(27799)
农业(26346)
(26322)
财务(26238)
财务管理(26192)
理论(25260)
企业财务(24780)
(22715)
技术(22613)
(21866)
(21051)
(20483)
机构
学院(459329)
大学(455536)
(196968)
经济(193101)
管理(177189)
研究(153999)
理学(151597)
理学院(150005)
管理学(147129)
管理学院(146283)
中国(118431)
(96284)
科学(92514)
(90016)
(78437)
(77766)
(71266)
财经(71029)
研究所(70625)
中心(70061)
业大(66840)
(64277)
农业(61061)
北京(60489)
经济学(60300)
(57185)
师范(56535)
(55790)
(55587)
经济学院(54104)
基金
项目(297041)
科学(234518)
研究(215955)
基金(215855)
(187814)
国家(186239)
科学基金(160726)
社会(137560)
社会科(130414)
社会科学(130379)
(117531)
基金项目(112686)
自然(104059)
自然科(101742)
自然科学(101716)
教育(100637)
自然科学基金(99909)
(97523)
资助(89742)
编号(87099)
成果(70748)
重点(67233)
(65474)
(64357)
(63006)
课题(60741)
创新(58511)
国家社会(57097)
科研(56801)
教育部(56321)
期刊
(224987)
经济(224987)
研究(135085)
中国(91174)
(73940)
管理(72059)
(71467)
学报(69890)
科学(64891)
大学(53831)
学学(50875)
农业(48254)
教育(47142)
技术(44817)
(41383)
金融(41383)
经济研究(36590)
财经(36328)
业经(36154)
(31477)
问题(29770)
(28335)
(26415)
技术经济(25784)
统计(25095)
国际(23076)
(22935)
世界(22424)
(21588)
商业(21507)
共检索到69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耀中  洪联英  刘建江  
本文通过融合Grossman-Hart-Moore(1986,1990)产权理论方法和Helpman-Krugman(1985)一体化均衡方法,力图从微观企业层次解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商对加工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选择,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中美贸易顺差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结论。结果表明:中国外贸失衡是国际生产与贸易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只要全球生产贸易格局不变,中美贸易失衡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条件下,解决中国外贸失衡困境问题需要战略转向,重点应该寻求微观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陶涛  李卓政  
构建一个两个同质国家交往的重复互动博弈模型,通过追求国家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和追逐市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之间彼此博弈互动,说明两个国家短期内在一定关税下会出现能增进两国福利的国际贸易,进而重新诠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指出市场逐利的投机行为是国际间贸易的本质基础。从长时段看,在一定条件下,即两国人民和政府预期未来两国的交往会稳定进行的条件下,两个国家会形成一个互相共同协调经济政策的经济体,即经济一体化。分析结果还说明不存在不需要政府管理的长期稳定的自由竞争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梅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对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进行定量研究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贸易增长具有促进效应。从产品竞争性角度看,它带来了净贸易创造效应,两岸经济规模扩张,尤其是大陆经济快速增长,有助于加速两岸贸易往来。强化和落实两岸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推动两岸全产业、全方位合作发展将有助于两岸贸易的持续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林  申屠廉盛  
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战对两国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结论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或者贸易战加码,若中国不反制,在中短期会导致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宏观经济指标明显恶化,而美国相应指标明显改善;若中国基本对等反制,会在中短期里使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指标得到一定提升,而美国相应指标呈现恶化;无论中国是否反制,中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都会出现一定的恶化,反制还会恶化更多一些;如果中国不反制,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恶化,而如果中国基本对等反制,则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会更加恶化。中国应坚决反对贸易战,若美国执意发动和升级贸易战,中国应坚决予以对等反制以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伟光  
本文从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成本、价格以及在日本市场表现等方面对中国与韩国蔬菜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蔬菜与韩国蔬菜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使中国蔬菜对韩国市场出口得以进一步拓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与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强,对中国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农业贸易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全球一体化经济增强了贸易自由化程度,使得农贸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经济利润也随之增加,但是在现实农业贸易中,由于农业保护政策的存在,限制了进出口数量或者是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由于自身资源的特点产生了压力,而这种压力就是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将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申皓  杨勇  
在概述战后非洲一体化发展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对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客观评估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静态福利效应提供一种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应,成员国从一体化中获得的福利收益是有限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杨勇  
本文将Michaely指数纳入引力模型,并建立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欧洲经济一体化促使欧盟的经济小国调整自身生产和贸易结构以适应欧盟的生产贸易结构,欧盟经济大国对华贸易则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长期看贸易转移效应是影响中欧双边贸易流量的最主要因素,而贸易创造效应、中欧双方的经济规模以及汇率因素也对贸易流量有重要影响;短期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共同作用下,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善同  翟凡  徐林  
本文运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 ( CGE)模型 ,基于中国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 ,定量分析了中国加入 WTO对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加入 WTO将会使中国获得很大的效率收益 ,但这一收益并不是在部门间平均分配的 ,加入 WTO也意味着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 ,并带来相应的调整成本 ,其中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可能是最主要的调整成本。因此 ,在积极争取加入 WTO的同时 ,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中国加入 WTO所带来的调整成本 ,将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昕  
本文利用含中国加工贸易部门的GTAP多国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美或将发生的局部贸易摩擦及不同程度的全面贸易制裁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若中、美爆发全面贸易制裁,中国当期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1.67%-4.51%,实物投资下降0.82%-2.09%,一般贸易出口下降0.14%-1.15%,一般贸易进口下降0.2%-1.74%,加工贸易出口下降0.11%-0.96%,加工贸易进口下降0.10%-0.85%。虽然,进出口变化有助于控制国内物价水平上涨,但我国新增就业会有所降低。美国方面,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既无助于增加国内生产(实物生产下降0.07%-0.54%),拉动投资(实物量投资下降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韩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家,而且贸易顺差额有逐年加大之势。本文在分析两国国内市场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贸易商品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贸易均衡模型发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是导致中韩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应该从这些因素出发,寻求有效可行的措施,来缓解两国贸易不平衡的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伟文  
基于异质性贸易制度安排这一视角并结合1995~2012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文章实证考察了进出口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能够显著降低双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贸易成本,且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随着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深化而加大,从而也说明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异质性;(2)采用传统的虚拟变量法来刻画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关系得到的估计系数的绝对量级大于经济一体化系数,这说明忽视贸易协议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估贸易成本削减效应的偏误。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应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降低双边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评估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影响效应时应将贸易制度安排的异质性纳入考量,以避免造成政策评估偏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