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0)
- 2023(6459)
- 2022(5130)
- 2021(4525)
- 2020(3996)
- 2019(8749)
- 2018(8587)
- 2017(17271)
- 2016(9120)
- 2015(10078)
- 2014(9756)
- 2013(9993)
- 2012(8885)
- 2011(7471)
- 2010(7697)
- 2009(7636)
- 2008(8012)
- 2007(7327)
- 2006(6660)
- 2005(6418)
- 学科
- 业(67706)
- 企(66076)
- 企业(66076)
- 管理(48484)
- 济(44133)
- 经济(44077)
- 业经(23737)
- 财(23506)
- 税(21888)
- 税收(20434)
- 收(20262)
- 务(18003)
- 财务(17999)
- 财务管理(17992)
- 方法(17772)
- 农(17180)
- 企业财务(16967)
- 技术(14001)
- 农业(13347)
- 策(11906)
- 企业经济(11712)
- 和(10817)
- 划(10759)
- 数学(10701)
- 数学方法(10680)
- 经营(10511)
- 制(10055)
- 技术管理(9744)
- 理论(9206)
- 体(8912)
- 机构
- 学院(136215)
- 大学(127383)
- 济(60424)
- 经济(59551)
- 管理(58683)
- 理学(49890)
- 理学院(49555)
- 管理学(49259)
- 管理学院(49008)
- 财(36161)
- 研究(35700)
- 中国(32255)
- 财经(26876)
- 京(25269)
- 经(24196)
- 江(22302)
- 农(20606)
- 财经大学(19331)
- 科学(18935)
- 商学(18349)
- 商学院(18208)
- 所(17590)
- 经济学(17466)
- 州(17057)
- 业大(16563)
- 经济管理(16209)
- 农业(16071)
- 中心(16014)
- 经济学院(15934)
- 北京(15745)
- 基金
- 项目(79806)
- 科学(64877)
- 研究(62053)
- 基金(59306)
- 家(49289)
- 国家(48750)
- 科学基金(44696)
- 社会(41675)
- 社会科(39664)
- 社会科学(39654)
- 省(32344)
- 基金项目(31409)
- 自然(27472)
- 自然科(26896)
- 自然科学(26889)
- 自然科学基金(26510)
- 业(26500)
- 教育(25949)
- 编号(25238)
- 划(24691)
- 资助(23362)
- 创(20812)
- 成果(19305)
- 制(18836)
- 创新(18363)
- 性(17532)
- 国家社会(17355)
- 部(17333)
- 发(17136)
- 重点(16822)
共检索到21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邹国金
一、纳税人(一)新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法》明确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第2条规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牛达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本文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归纳,以备读者比较。(注:本文仅就新《企业所得税法》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条文加以比较,不涉及依据现行税法制定的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葛彩虹 赵新贵
两税合一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同步实施。为实现新、老企业所得税制的有效衔接,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若干文件,对有关具体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本文对新税法的相关后续法规作一归纳解析。一、税收优惠政策衔接1、过渡期优惠政策措施。为保持所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俞光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公布。其中,实行哪些税收优惠及其过渡措施,如何确保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平稳过渡,是各部门、各地方特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英 孔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有必要对一直存在的"会、税"关系进行更新研究。本文以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为背景,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在税务方面的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夏琛舸
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虽引入了以"特别纳税调整"一章为代表的很多国际上较为先进、科学的条款,但是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限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颁布实施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税收法律法规。新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统一了税率,统一了税前扣除办法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岳树民 唐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制要素及征纳方法等具体方面做出了调整。本文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政策、纳税调整、纳税方式的变化入手,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对企业及经济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
新企业所得税法 经济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马彩凤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按内资、外资企业分别立法,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外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维真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在诸多层面体现了税法的公平和效率原则。本文通过对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其在实现公平和效率方面的得失以及价值选择,着重研究了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效率、税收优惠以及反避税等方面对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回应及时代意义。
关键词:
统一企业所得税法 税收公平 税收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勇
《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运行顺利。《企业所得税法》的平稳运行,对保证企业所得税收入稳定增长、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应加快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框架,着力实施企业所得税的专业化管理,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守文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在形式上实现了企业所得税法的统合,①但由于外在局限和内在局限的约束,这种统合并不彻底,其统一适用仅具有相对意义,不宜过于强调。事实上,由于主体差异、客体量化、义务量化等相互关联的多重内在局限的存在,各类纳税主体所适用的具体税法规范并不一致,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虽同属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但所适用的具体规范却可能大异其趣。同时,在制度的统一与裂分、主体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行为的商业目的性与税收目的性方面,有许多具体问题值得关注,它们集中地体现了财税法上的差异性原理。若能全面认识上述问题,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具体问题,则对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有效...
关键词:
新《企业所得税法》 统合 局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缪慧频
《企业所得税法》的平稳运行,对保证企业所得税收入稳定增长、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加快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框架,着力实施企业所得税的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发挥企业所得税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减税效应 产业政策 税制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针对当前税收领域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明确了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原则和方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规范了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办法及其标准,完善了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了税收征管。新法的制定,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思路和方略,是税收法定原则的体现,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走向成熟。该法的制定符合WTO体制的基本要求,尊重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标志着税收立法技术走向成熟规范。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法 特色 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