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8)
2023(10274)
2022(8334)
2021(7583)
2020(6528)
2019(14803)
2018(14596)
2017(27865)
2016(15276)
2015(17210)
2014(16832)
2013(17007)
2012(15486)
2011(13398)
2010(13768)
2009(13048)
2008(13794)
2007(12624)
2006(11519)
2005(10837)
作者
(43557)
(36494)
(36251)
(34330)
(23524)
(17268)
(16341)
(13956)
(13561)
(13303)
(12755)
(12338)
(12216)
(11691)
(11691)
(10974)
(10829)
(10623)
(10567)
(10548)
(9221)
(9006)
(8866)
(8602)
(8305)
(8173)
(8079)
(8057)
(7353)
(7204)
学科
(81778)
(76181)
企业(76181)
管理(67963)
(64710)
经济(64624)
(34621)
方法(28323)
业经(26474)
(23647)
(22114)
(21927)
财务(21903)
财务管理(21873)
企业财务(20730)
税收(20642)
(20458)
数学(20132)
数学方法(19981)
农业(17724)
技术(16179)
(15453)
(14892)
贸易(14886)
(14862)
(14570)
(14016)
中国(13897)
(13872)
(13223)
机构
学院(222037)
大学(216570)
(94725)
经济(92970)
管理(91998)
理学(77030)
理学院(76279)
管理学(75414)
管理学院(74979)
研究(68169)
中国(58400)
(54300)
(45502)
科学(40381)
财经(40251)
(37596)
(37245)
(36479)
(35020)
中心(31207)
研究所(30972)
业大(30094)
财经大学(29406)
农业(29372)
经济学(28631)
(28310)
北京(28259)
商学(26600)
商学院(26372)
经济学院(26112)
基金
项目(137226)
科学(110024)
基金(102142)
研究(101343)
(88145)
国家(87335)
科学基金(76750)
社会(66137)
社会科(62882)
社会科学(62863)
基金项目(54037)
(53509)
自然(49361)
自然科(48282)
自然科学(48271)
自然科学基金(47501)
教育(44547)
(43716)
资助(41175)
编号(40113)
(34080)
成果(32087)
(31871)
重点(30508)
(30479)
创新(28948)
(28891)
国家社会(27943)
(27941)
(27297)
期刊
(112766)
经济(112766)
研究(70246)
(47813)
中国(43324)
管理(40964)
(34772)
科学(30084)
学报(30017)
农业(23767)
大学(23323)
学学(22300)
(20852)
金融(20852)
技术(20487)
财经(20100)
业经(19226)
(18254)
经济研究(17378)
(17332)
(16946)
(15956)
教育(15759)
财会(14490)
问题(14403)
税务(14184)
技术经济(13712)
(13117)
会计(12939)
国际(12166)
共检索到35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春喜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不征税收入有特定的内涵,其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于免税收入,在支出处理上有严格的规定。不征税收入不能弥补亏损,一般不能改变用途;其形成的支出不准在所得税前扣除,更不能加计扣除;极特殊情况下,不征税收入才能转化成征税收入,其形成的支出准许在所得税扣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小英  熊卫平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不征税收入分别有3种:财政拨款收入、依法收取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类型不征税收入。然而,企业在具体实施中有些把握不准,如何厘清不征税收入,在此,通过实际工作谈谈自己的理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翁武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首次在我国法律上确立了"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征税收入"概念及其具体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算作首创。本文就"不征税收入"缘何无需征税、其性质如何、其与免税收入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对各项不征税收入的法律要件进行明确的界定,同时厘清了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的实质性区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朱王林  
收入分配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且多使用横截面数据,分析结论难免有所欠缺。本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2002年至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在2002年至2004年逐渐增强,而在2005年至2011年逐渐减弱,其中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逆向调节作用不断增大是我国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再分配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适  杨新  
本文首先对不征税收入的定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就不征税收入的财税政策规定及财税处理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企业在处理不征税收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下发以来,实务界在认真学习和运用重组税收政策的同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也产生了争议。其中一个敏感的话题是:企业重组政策特别是特殊税务重组政策是否会导致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伊虹  
本文首先对不征税收入在会计与税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分别阐述企业收到的各类不征税收入的财税处理,以提供准确的财税信息,强化对不征税收入的管理,最后提出了应对企业不征税收入问题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杰  
一、案例实况甲软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度销售软件产品取得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2000万元,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扣除项目合计1200万元(不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用于研发费用的部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鹏辉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政府补贴"形式层出不穷,"政府补贴"混淆"不征税收入"导致企业所得税流失的现象日趋严峻。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财政性资金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不征税收入"条款。因此,结合企业所得税法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规范,正确认识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的具体规定,不仅有利于减少纳税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楚玲  
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征收一次以上的税收,所得税重复征税主要包括有对已分配利润的重复征税和对未分配利润的重复征税两种情形。所得税在现代税制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得税重复征税问题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防止所得税重复征税问题应该从建立法人所得税制度、对股票红利实行免税、健全国内"税收饶让抵免"机制以及完善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等方面入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道树  
实证分析显示,1994—2005年我国省际人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布差异既超过其对应税源分布差异,也超过全部税收收入分布差异。在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下,尤其在"两法合并"实行法人所得税制之后,应当坚持税收归属与税收来源一致性原则,以"分支机构全面预缴、总机构汇算清缴"为基本模式,以"总机构统算应税所得、按比例进行分配、总分机构分别申报纳税"为补充模式,建立科学的地区间企业所得税收入归属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磊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的界定要价概念不清,缺乏对收入的一般确认原则。在下一步企业所得税立法中,应区分收入总额、非应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应税收入,并明确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的确认原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波  
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现行主体税种之一,其收入在各级政府间的配置直接影响到各级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2002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中央地方按照固定比例分享企业所得税。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通过对收入划分原理的分析、中央财政集中程度的判断以及现行制度运行效果的评判,得到的结论是:目前企业所得税收入划分办法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将其划归中央固定收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选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