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9)
- 2023(8931)
- 2022(7252)
- 2021(6819)
- 2020(5908)
- 2019(13331)
- 2018(13074)
- 2017(25155)
- 2016(13674)
- 2015(15404)
- 2014(15367)
- 2013(15398)
- 2012(13618)
- 2011(11599)
- 2010(12135)
- 2009(11662)
- 2008(12737)
- 2007(11648)
- 2006(10516)
- 2005(9914)
- 学科
- 业(85489)
- 企(81692)
- 企业(81692)
- 管理(72175)
- 济(57591)
- 经济(57518)
- 财(28304)
- 业经(26387)
- 务(24387)
- 财务(24355)
- 财务管理(24322)
- 方法(23988)
- 企业财务(22923)
- 农(21247)
- 技术(16483)
- 农业(16127)
- 数学(15620)
- 数学方法(15525)
- 制(15507)
- 策(15032)
- 划(14190)
- 经营(13313)
- 理论(12992)
- 企业经济(12523)
- 和(12444)
- 中国(11952)
- 体(11415)
- 决策(10858)
- 技术管理(10737)
- 计划(10459)
- 机构
- 学院(199696)
- 大学(190349)
- 管理(90363)
- 济(83618)
- 经济(81892)
- 理学(75735)
- 理学院(75131)
- 管理学(74520)
- 管理学院(74108)
- 研究(53270)
- 中国(48658)
- 财(46770)
- 京(39222)
- 财经(34868)
- 江(33446)
- 经(31309)
- 农(28932)
- 科学(28328)
- 商学(26750)
- 商学院(26534)
- 州(26204)
- 所(26135)
- 中心(25847)
- 财经大学(25222)
- 业大(24467)
- 北京(24292)
- 经济管理(23653)
- 经济学(22499)
- 农业(22274)
- 研究所(22210)
- 基金
- 项目(117142)
- 科学(94981)
- 研究(90479)
- 基金(86236)
- 家(71905)
- 国家(71137)
- 科学基金(65076)
- 社会(58377)
- 社会科(55444)
- 社会科学(55428)
- 省(47434)
- 基金项目(45940)
- 自然(41860)
- 教育(41056)
- 自然科(40986)
- 自然科学(40980)
- 自然科学基金(40381)
- 编号(37836)
- 划(37106)
- 资助(34666)
- 业(31357)
- 成果(29815)
- 创(28111)
- 部(26130)
- 重点(25142)
- 创新(25127)
- 制(24826)
- 课题(24770)
- 发(24532)
- 项目编号(24364)
- 期刊
- 济(103613)
- 经济(103613)
- 研究(58100)
- 财(46854)
- 管理(42314)
- 中国(41541)
- 农(27447)
- 科学(23034)
- 融(20672)
- 金融(20672)
- 技术(20409)
- 业经(19710)
- 学报(19515)
- 农业(18607)
- 会计(18543)
- 财经(18185)
- 财会(17431)
- 大学(16473)
- 教育(15731)
- 学学(15723)
- 经(15624)
- 经济研究(14753)
- 业(14014)
- 技术经济(12964)
- 问题(12490)
- 通讯(12006)
- 会通(11977)
- 现代(11842)
- 商业(10840)
- 经济管理(10300)
共检索到31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康涛 董雪雁 崔倚菁
本文考察了企业战略定位对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考察一家公司相对于其同行的战略差异度如何影响其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利用200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与会计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本文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度是企业选择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对审计师、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袁知柱 王泽燊 郝文瀚
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明细类别的检验结果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投资基金、证券公司、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这5类机构投资者中均存在,但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银行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股权分置改革和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乃胜 肖宋敏 魏建成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为样本,首次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横向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非激进的企业,战略激进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战略由非激进型变更为激进型战略时,企业会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真实盈余管理。最后,在应计盈余管理中采取激进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正向盈余,避免负向盈余。将战略选择与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相联系,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管理者风险特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市场中的信息中介在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对于信用评级的独立性与功能性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调整对于盈余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信用评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主体评级调低后,企业会进行较多的盈余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来提高企业未来的评级,而主体评级调高时,企业的社会责任会降低,但盈余管理水平并不受到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面对信用评级调整时,企业选择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最后,企业通过增大盈余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确能够降低信用评级未来下降的速度,这种管理层自利的行为并不能被评级机构所识别。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性建设,要求评级分析师在对企业进行评级时应该着重考虑财务报告的质量,从而提高评级的客观性。
关键词:
信用评级调整 盈余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玉春 张玲玉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与信贷资源可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银行信贷额越大。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融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非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高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低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信贷资源。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信贷融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聪 张俊生
本文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内部人交易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度量盈余管理时,本文不仅使用了传统的超常应计法,而且使用了经济盈余管理法(也被称作真实盈余管理法)。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内部人交易与超常应计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经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相关性。具体而言,内部人买入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更多地发生在以调整异常支出为手段的正向盈余管理之前,而卖出行为则更多地发生在负向盈余管理之前。这意味着操纵经营已经成为内部人交易时调控企业盈余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盈余管理 经济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红
本文利用我国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结论表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与该企业的会税差异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会随着会税差异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存在在不影响应税收益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增加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应的实现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艳霞 曹钰琪 李宾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ESG作为系统考察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评价标准,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以A股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探究企业ESG表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约束盈余管理行为;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冲突和增强外部治理抑制盈余管理;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媒体关注度较低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区分盈余管理方向发现,ESG表现对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和正负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的应计盈余管理未发现显著影响。研究厘清了ESG表现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机制,为提高企业ESG表现、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加速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光友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管理行为。合理的盈余管理是出于良好的管理目的,合理、合规地选择会计政策或操纵应计项目,使报告利润达到某一水平。而盈余管理的滥用则是损害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异常行为。因此,有必要甄别企业盈余管理的滥用,并通过有效途径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滥用 甄别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知柱 宝乌云塔娜 王书光
现有研究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文献基本上都局限于短期视角,本文以2003-2011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长期视角考察了股权价值高估企业如何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研究结果发现,为迎合市场预期,股权价值高估企业在初期会采用应计项目操纵手段来调高会计盈余,但随着高估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为了避免股价泡沫破裂时受到严厉的惩罚,经理人员也会采用真实经济业务操纵手段调低会计盈余,促使股票价格向其内在价值回归。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股权价值高估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成本将增加,经理人员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调高利润及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永涛 翟进步 王玉涛
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的盈余平滑行为增加了,并且更多地表现出为负的较小盈余通过一些利润操纵手段变成正的较小盈余的倾向。在用应计项进行盈余管理方面,企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平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述指标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结论为后续的会计准则改革和上市公司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威风
本文针对已有盈余管理研究忽视了管理者在偏好、风险回避以及技能水平上的差异。基于管理者异质性,运用高层梯队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管理者异质性视角下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团队可能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发现企业存在管理晋升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管理者背景特征 盈余管理 晋升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晋均
一、引言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25号文中规定:"要正确对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包括作为企业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交易费用,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进行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墨沈微 池玉莲 张富豪
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具体财务行为一直是一个"黑箱"。本文对HX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上一代在即将卸任时会通过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财务手段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这一看似"损己"行为实则有着"利他"目的,即为下一代接班提供可转回的"秘密储备",使其在继任之后再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而使公司业绩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助其顺利接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帮助下一代树立权威,但这毕竟是以损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所以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