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7)
2023(8072)
2022(6495)
2021(5830)
2020(4943)
2019(11189)
2018(11042)
2017(21727)
2016(11473)
2015(12780)
2014(12469)
2013(12439)
2012(11225)
2011(9742)
2010(10101)
2009(9601)
2008(9900)
2007(9183)
2006(8273)
2005(7804)
作者
(31219)
(26041)
(25854)
(24299)
(16822)
(12395)
(11770)
(10002)
(9623)
(9539)
(8812)
(8625)
(8492)
(8195)
(8166)
(7805)
(7798)
(7535)
(7461)
(7356)
(6358)
(6357)
(6337)
(5981)
(5850)
(5824)
(5744)
(5683)
(5176)
(4925)
学科
(75013)
(71627)
企业(71627)
(56327)
经济(56261)
管理(54714)
业经(25487)
方法(23415)
(23184)
(20628)
(18216)
财务(18202)
财务管理(18187)
企业财务(17154)
技术(16118)
数学(15854)
数学方法(15767)
农业(15505)
(14640)
贸易(14633)
(14389)
(14015)
(13529)
(12514)
企业经济(12086)
中国(11968)
经营(11759)
(11667)
(11417)
理论(10745)
机构
学院(170517)
大学(161846)
(78812)
经济(77572)
管理(74954)
理学(63971)
理学院(63491)
管理学(62993)
管理学院(62667)
研究(48141)
中国(42353)
(37951)
(32775)
财经(29851)
(27329)
(27000)
(25678)
科学(24958)
经济学(23010)
(22968)
商学(22731)
商学院(22559)
中心(22225)
财经大学(21706)
(21328)
业大(21071)
经济学院(20905)
经济管理(20776)
北京(20180)
研究所(20038)
基金
项目(104070)
科学(85017)
研究(80482)
基金(77534)
(64580)
国家(63906)
科学基金(58188)
社会(54009)
社会科(51471)
社会科学(51458)
(41924)
基金项目(40754)
自然(36038)
教育(35728)
自然科(35282)
自然科学(35277)
自然科学基金(34763)
(32632)
编号(32464)
资助(31379)
(29559)
(25711)
成果(24518)
(23451)
(23066)
创新(22906)
(22509)
重点(22432)
国家社会(22281)
人文(21521)
期刊
(92821)
经济(92821)
研究(50733)
管理(34405)
(34096)
中国(31120)
(25234)
科学(19494)
(18467)
金融(18467)
业经(18263)
技术(17587)
农业(17296)
学报(16264)
财经(15391)
经济研究(14380)
大学(14006)
学学(13476)
(13356)
问题(12241)
(12180)
(11987)
技术经济(11896)
教育(11780)
财会(10887)
现代(10282)
国际(10183)
世界(10168)
商业(9855)
会计(8895)
共检索到26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本文认为,在确定战略业务退出时机时应同时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企业待退出业务的生命周期;二是企业业务间资源的衔接度;三是退出业务与待进入业务的市场竞争度。基于业务退出时机的定性分析,本文根据业务退出方式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业务退出时机模型,即停产时机模型、出售时机模型、关闭时机模型和转产时机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谈毅,冯宗宪,邵丰  
风险资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是在通过对高风险企业创业项目的投资中追求高回报的,这种回报不像传统投资一样从投资项目获利中得到,而是依赖于在不断进入退出中实现的自身价值增值。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时机的决策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风险企业股权价值增值的水平相关。对此,引入期权的方法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增值和由此决定的退出条件作一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康洪艳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整个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退出对于确保投资者获得有吸引力的回报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考虑声誉因素影响时,风险投资机构如何通过对合理退出时机的选择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华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明森教授在世纪之交推出的专著《市场进入退出与企业竞争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2月版),是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研究市场进入退出的力作。该专著立足本土、视角独特、刻意创新,具有如下特点: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市场进入退出更是少有问津。该书出版正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罡  刘可新  季建华  
企业重组时退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苏罡刘可新季建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实现质的提高,必须打破原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结构,实现新的组合,这就是企业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重新分析和确定自己的经营业务范围。但是,企业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伟  史忠良  
科学地实施信贷退出是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在信贷退出时机的选择上要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选择最佳退出时机;准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绿色信贷政策,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在信贷退出的策略选择上一是要实施"有序退出"策略,建立和完善信贷退出机制;二是实施"软投入"策略,实现信贷资产退出的"软着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倩  
风险投资退出作为风险投资实现资本增值的唯一途径,其顺利与否关系到风险投资的成败。该文在论述风险投资退出原因与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退出时机与方式的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如何进行退出时机和方式最佳选择的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栗亮  
本文通过考察1970年之后美国历次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的收缩时机,利用数值估计,预测本次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退出策略的发生时机。我们发现:美联储对实际产出和失业率的反应时间较长,对通货膨胀、TED息差和标准普尔指数的反应时间较短;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预计发生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贴现率的提高预计发生在2015年12月,国债和MBS的减持预计发生在2015年2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香玲  蒋永宁  
裁员管理是人才退出机制的一个环节,应该纳入企业人才退出机制建设中进行规划,并且人才退出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提升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层次上建设。本文从人才退出机制的内涵入手,介绍了企业建立人才退出机制必要性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人才退出机制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和负面影响,并指出建设人才退出机制需要企业建设完善的支持系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宏伟  袁伦渠  
国有经济退出意味着国家放弃对就业保障的承诺或停止对国有企业财政补贴,目的是威胁企业,促使其提高效率和防止国有资产显性和隐性流失。国有经济从非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退出势在必行,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其次,要有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国有企业退出的范畴关键应该从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上考虑。从世界范围看,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表现出非竞争领域向竞争领域演化的趋势,即国有企业退出和非国有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选择进入重要的行业和关键性领域,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容许非国有企业的介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洪  
一、中国的工业企业现状 解放以后,中国实行了快速的工业化,建立了一套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公有制经济,实行有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计划制度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产出的增加,实现了工业化,向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和工作。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起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的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主要问题是信息问题,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各级官僚机构即使具有非常精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不可能对经济的各个环节作十分精确的计算和预测,兰格的计算社会主义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通过其选定的代理人来经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市场退出与进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规律 ,它们共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认为 ,企业业务退出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实现战略转移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降低经营风险 ;解决代理问题等。因此 ,战略业务退出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这也就从理论上修正了传统的企业寿命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业务退出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 ,即出售和解散 ,选择何种退出方式将影响到业务退出的绩效。本文结合企业代理理论和资源学派的相关观点 ,从业务资源的适应性、业务的进入方式、业务的寿命、业务规模、企业特性及业务的产业特性等方面就业务退出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