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8)
- 2023(7938)
- 2022(6361)
- 2021(5739)
- 2020(4855)
- 2019(10873)
- 2018(10589)
- 2017(20396)
- 2016(10511)
- 2015(11334)
- 2014(11083)
- 2013(11186)
- 2012(9859)
- 2011(8351)
- 2010(8619)
- 2009(8395)
- 2008(8687)
- 2007(8021)
- 2006(6975)
- 2005(6482)
- 学科
- 业(74882)
- 企(72737)
- 企业(72737)
- 管理(56135)
- 济(50242)
- 经济(50182)
- 业经(25290)
- 财(21007)
- 方法(20692)
- 技术(18794)
- 农(18186)
- 务(17828)
- 财务(17823)
- 财务管理(17815)
- 企业财务(16878)
- 农业(14039)
- 技术管理(13384)
- 数学(13127)
- 数学方法(13090)
- 策(13007)
- 划(12690)
- 企业经济(12158)
- 经营(11869)
- 制(11713)
- 理论(10993)
- 和(10889)
- 中国(10835)
- 体(9992)
- 决策(9563)
- 体制(9075)
- 机构
- 学院(154234)
- 大学(146100)
- 管理(71544)
- 济(69727)
- 经济(68647)
- 理学(61474)
- 理学院(61044)
- 管理学(60655)
- 管理学院(60353)
- 研究(40974)
- 中国(35854)
- 财(33249)
- 京(29317)
- 财经(25832)
- 江(24581)
- 经(23355)
- 农(22075)
- 商学(21821)
- 商学院(21645)
- 科学(21426)
- 经济学(19640)
- 经济管理(19491)
- 中心(19385)
- 业大(19175)
- 州(19044)
- 所(18799)
- 财经大学(18675)
- 北京(17951)
- 经济学院(17721)
- 农业(17142)
- 基金
- 项目(96467)
- 科学(80189)
- 研究(75423)
- 基金(71772)
- 家(59647)
- 国家(59016)
- 科学基金(54824)
- 社会(51103)
- 社会科(48649)
- 社会科学(48640)
- 省(40481)
- 基金项目(38556)
- 自然(34099)
- 自然科(33433)
- 自然科学(33428)
- 教育(33143)
- 自然科学基金(32974)
- 划(30897)
- 编号(29538)
- 业(29475)
- 创(28424)
- 资助(26945)
- 创新(25232)
- 制(21839)
- 成果(21828)
- 发(21376)
- 部(21225)
- 国家社会(20893)
- 重点(20619)
- 人文(19887)
共检索到234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金玉 罗勇根 陈世强
结合组织学习和企业二元式创新理论,探讨成功创新经历对企业未来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成功创新经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后续专利申请数量。但是依据创新实质和创新幅度将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后,发现企业后续专利申请主要体现在利用式创新方面,不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接影响因素检验表明,企业间合作研发程度越高,成功创新经历越能够显著提升其后续创新质量,但是路径依赖越强的企业,其后续创新质量越差。从新的视角推进企业成功创新经历研究,就当前关于成功创新经历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悖论给出解释机制,同时对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鑫
创新需要企业领导者发起和支持,当受到路径依赖和组织结构阻碍而难以创新时,企业可能依赖CEO继任以激发创新。作为CEO继任的核心问题,CEO继任来源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前期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分析CEO遴选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来源CEO继任者在继任情境下的企业创新决策机制,探索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前任CEO作为重要情境要素的调节作用。以2009—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PSM模型和Heckman二阶段自选择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前任CEO的任期会减弱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效应;前任CEO强制离职会强化上述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歌
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主体,创新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创新绩效则是评价企业创新能力与成效的可行性指标。基于中国492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微观数据和中国特殊国情,本文分析产权性质差异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认为产权结构差异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差异不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梅清豪
为了迎接跨世纪的挑战,企业必须迫切和慎重地思考其经营战略与策略。当今的时代使企业处于形势迅速变化、科技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环境之下,企业昨日成功的经营法则,今天可能已成为昔日黄花。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持续地保持竞争力,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大踏步前进。创新对企业来说,是在其组织体系中引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思维方式。如今,许多企业实施了创新战略并获得了成功,综合他们的经验,创新战略是一项关系企业全局的、长期的和系统的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顾客创新、竞争创新和成本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飞 杨冕
集团化经营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关键举措,集团内部组织架构直接关系企业集团成功实践。集团分散式创新架构强调去中心化的个体自发参与创新活动,而集中式创新架构则由个别节点开展封闭的创新活动。虽然一些知名企业集团已经从封闭的集中式创新走向开放的分散式创新,但既有研究关于两种集团内部创新架构的创新绩效研究不足,导致难以指导企业集团创新实践。为此,本研究从集团微观组织角度识别集团创新架构特征,并基于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重点讨论企业集团创新绩效。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分散式创新对于组织创新绩效更有利,包括组织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绩效;增强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国家创新驱动政策实施可以削弱集中式创新负面影响;企业集团分散式创新对于东部地区企业的组织创新绩效影响更明显,即发达地区更需要注重集团内部分散式创新;集团创新架构会通过影响创新策略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影响创新绩效,具体表现为集团分散式创新更加有利于实质性创新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显著增加分散式创新绩效。本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不仅要重视与外部组织开放协作,更要重视内部创新架构设计,构建成员企业积极参与的内部分散式创新网络。本研究丰富了企业集团组织研究,拓展了企业集团创新架构以及创新绩效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昕 周楠 蔡梦雨
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路径,基于动态视角构建时序性创新战略,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零膨胀负二项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同时创新战略和顺序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重组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同时创新战略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2)顺序创新战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3)企业知识重组能力对创新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发挥调节作用,并削弱顺序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4)先内后外的顺序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动态关系的讨论,并为企业创新战略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建洪 贺昌政
根据文献分析的结果将技术能力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并从文献分析中提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型绩效形成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了257份样本数据对各种影响路径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利用式创新比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则无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金红 于明超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企业调查数据库的中国企业样本,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合作创新程度与合作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合作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随着合作研发密度的提高,创新产出提高但边际贡献逐渐降低,接近12%时达到拐点;(2)企业与供应商和与客户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产品创新有正的显著的促进作用;与供应商和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对工艺创新有正的显著的促进作用;(3)企业的R&D投入能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中型企业相对来讲创新绩效更高。
关键词:
合作创新 合作关系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柱 张显春 熊正德
基于动机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对335名企业高管进行调查,探讨了TMT工作使命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和战略选择的调节作用,揭开了TMT工作使命感与创新绩效关系的黑箱。结果显示:TMT工作使命感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当实行低强度的成本领先战略、高强度的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时,TMT工作使命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结论可为实现双元创新、优化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工作使命感 战略选择 双元创新 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中秀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企业的R&D投入和技术溢出,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文章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1734家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直接影响,还会由R&D投入和技术溢出等创新动力对创新绩效施加间接影响;法律执行效果、司法保护水平与知识产权意识等因素亦通过不同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作用;在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的具体因素不同,进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呈现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峰
核心企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创新的社会绩效、效率绩效和规模绩效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核心企业创新能力直接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的效率绩效和规模绩效,通过网络资源配置效率正向间接影响集群创新的社会绩效。
关键词:
集群创新绩效 核心企业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砚秋 齐永欣 高婷 王瑶琪
本文探讨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创新补贴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能够提升创新产出质量,且创新补贴对发明专利申请促进作用要好于对非发明专利;(2)来自中央及省级政府的创新补贴效果要优于地市级的创新补贴;(3)创新补贴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活力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愿意进行策略性创新,但是国有企业使用补贴提升创新质量的效果好于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创新补贴提高自身实质性创新绩效。这些经验的发现,为创新补贴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创新补贴 创新绩效 激励效应 创新活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武威
以湖北省和河南省256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包括外部信息源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在内的外部创新源、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源有利于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技术创新绩效。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通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信息源获取技术和知识信息。本研究将对企业进一步充分挖掘外部创新源,提升其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创新源 创新能力 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甄杰 任浩
通过研究创新集群内声誉对企业间合作活动的协调作用,提出声誉、知识生产能力、知识转移能力、创新绩效4项要素的理论模型,并以218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对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声誉对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并由此对创新绩效有间接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立 张典 陈诗颖
组织学习理论对成功经验可能产生的过度开发陷阱给予了警示,但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却仍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同时,动态能力对不同企业绩效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对动态能力迁徙的思考,研究成功经验陷阱对创新动态能力及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117家中大型中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成功经验陷阱抑制企业的创新动态能力,进而弱化了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组织情境因素如战略和环境动态性对三者关系的权变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通过实证揭示了知识对能力和绩效可能产生的阴暗面效应,同时完善了学界对动态能力迁徙原因的认知。
关键词:
成功经验 陷阱 创新动态能力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