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7)
2023(9531)
2022(7763)
2021(7027)
2020(6130)
2019(13236)
2018(12958)
2017(25357)
2016(13460)
2015(14997)
2014(14567)
2013(14418)
2012(13302)
2011(11532)
2010(12165)
2009(11454)
2008(11830)
2007(10686)
2006(9623)
2005(9074)
作者
(37740)
(31548)
(31444)
(29829)
(20453)
(15077)
(14154)
(12007)
(11765)
(11456)
(10921)
(10691)
(10441)
(10153)
(10128)
(9441)
(9367)
(9200)
(9159)
(9071)
(7958)
(7817)
(7727)
(7347)
(7214)
(7113)
(7021)
(6921)
(6356)
(6101)
学科
(77619)
(73533)
企业(73533)
管理(60062)
(57604)
经济(57520)
(27368)
业经(25744)
方法(22940)
(22033)
(21759)
(20695)
财务(20681)
财务管理(20669)
税收(20557)
(20381)
企业财务(19527)
农业(15924)
技术(15591)
数学(15282)
数学方法(15193)
(13639)
(13338)
(12738)
(12683)
中国(12272)
企业经济(11964)
(11196)
经营(11191)
理论(11022)
机构
学院(197059)
大学(189584)
(82918)
经济(81513)
管理(80494)
理学(68294)
理学院(67667)
管理学(66993)
管理学院(66627)
研究(59439)
中国(50887)
(46996)
(39031)
财经(35532)
科学(34364)
(32512)
(32158)
(31805)
(30409)
中心(27001)
研究所(26387)
业大(26329)
财经大学(25887)
农业(25272)
北京(24615)
(24413)
商学(24113)
经济学(24005)
商学院(23932)
经济学院(21756)
基金
项目(121493)
科学(97610)
研究(90816)
基金(90505)
(78545)
国家(77471)
科学基金(68016)
社会(59728)
社会科(56698)
社会科学(56677)
基金项目(47893)
(47375)
自然(43367)
自然科(42315)
自然科学(42302)
自然科学基金(41662)
教育(38701)
(38394)
编号(36518)
资助(35879)
(31956)
成果(28966)
(28747)
重点(26635)
(26609)
(26000)
(25851)
创新(25784)
国家社会(25084)
(24982)
期刊
(100551)
经济(100551)
研究(61946)
(41308)
中国(37845)
管理(35081)
(31526)
学报(26099)
科学(26065)
农业(21598)
大学(20246)
学学(19623)
业经(19330)
(18078)
金融(18078)
财经(17726)
(17267)
技术(16912)
(15785)
经济研究(15321)
(15278)
(14444)
税务(14011)
财会(13093)
问题(12819)
会计(12221)
教育(12077)
技术经济(11581)
(11139)
世界(10962)
共检索到308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汤洁茵  
企业的终止将导致税收债务因缺乏承担主体而消灭。然而,对恶意注销企业以逃避税收债务的情形,尚无税收法律规范予以制约。本文对企业恶意注销后国家实现征税权的法律规则与法律途径加以研究,分析了类推民事法律规则适用于企业注销后税收债务追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税法完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逸璇  
目前各界对如何处置注销企业留抵税额尚未达成一致,成本分配正义性可成为留抵税额应然负担主体的判断标准。注销企业具有市场风险判断能力和生产经营决策能力,理应负担就市场因素形成的留抵税额;国家则应负担因增值税税率差异化、价格管制与国家储备等制度政策原因形成的留抵税额。就国家应负担的留抵税额部分可通过退税或抵销两种方式实现税收债权。由于注销企业无法适用征管法退税规范与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规范,宜借增值税立法契机建立常态化的留抵退税机制。在留抵抵销制度中,由于破产注销因债权人保护的破产法理念而在抵销规范适用上与一般注销有所区别,应扩大留抵抵销的欠税税种范围,但宜界分滞纳金的补偿和惩罚性质以判断可否用于留抵抵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章水  王友旭  
我国相关法律中有关少数股东保护的规定是相当缺乏和非常薄弱。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对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在立法中完善我国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安平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士如  高景芳  
公民财产权是国家税收的源泉;国家公权则是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国家征税权不能无度行使,公民人性尊严是国家征税权的限度。国家征税权的限度可以获得经济解释。税收法定原则是控制国家征税权的基本路径。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税权的理想关系,是在宪政制度框架内达到均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效国  邓远军  
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税收管理是当前国际税收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关键和难点问题是征税权与反避税,其中征税权又是反避税的前提。目前,我国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征税权还存在不够清晰的地方,同时差别征税待遇增加了避税筹划的空间。与此同时,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反避税存在政策还不够完善、技术难度较大、信息与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这两个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泽  黄刃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多次出台税收优惠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准入、退出门槛,使企业在注销登记服务方面更加便捷。但由于企业注销不被大家普遍关注,在税务登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税收执法带来了一定风险。本文就当前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泽  黄刃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多次出台税收优惠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准入、退出门槛,使企业在注销登记服务方面更加便捷。但由于企业注销不被大家普遍关注,在税务登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税收执法带来了一定风险。本文就当前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志鸿  
在数据驱动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开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也是各利益相关方争夺的重要运营资源。企业公开数据交织着企业利益、用户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其可直接获取性决定企业负担着容忍他人合法获取与使用的义务。统筹协调企业公开数据的保护与利用,是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设计和底层资源配置的重要课题,学界由此展开赋权保护路径与行为规制路径两类学理争锋。赋权论者从知识产权、数据库特殊权、商业秘密以及合同等传统权利体系的适用困境出发,试图借助产权理论明确数据权属、激励数据生产、降低交易成本等优势创设一种稳定的新型数据财产权利。但数据权利化本身存在结构性障碍,静态的权利结构与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自由流通的运行逻辑相悖,无法解决实践中复杂多样的数据纠纷难题。现有法律框架不能直接推导出数据权利化的可行性,应将企业公开数据定位为竞争性财产权益,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规制为进路。在司法实践中,裁判者应恪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适用的谦抑性,留给数据要素市场更多模仿自由、商业创新的空间。同时,在能动司法中构建企业公开数据竞争行为不正当性的双阶审查标准,合理适当体现和区分阶段形态,在获取阶段与使用阶段进一步明晰竞争行为的违法性边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杜莉  李钧帆  
为应对经济数字化对传统税收管辖权行使带来的诸多挑战,G20和OECD主导的BEPS项目基于“利润应在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基本原则,在其最近推出的数字经济国际税改“双支柱”方案中,提出了向用户所在税收管辖区(即市场管辖区)划分更多征税权的方案。本文在梳理回顾用户参与和价值创造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样本上市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企业用户数量和利润率的关系,并针对典型数字经济企业模拟分析了不同用户参与度量指标下征税权划分的不同结果。本文研究发现,用户数量对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销售收入分配征税权的方案相比基于用户数量分配征税权的方案明显更有利于居民国。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国际税收规则的进一步调整应兼顾用户数量标准和销售收入标准,争取实现更灵活、更平衡的跨境数字服务所得征税权划分。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金平  赵慧芝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非居民企业在境内取得收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应根据非居民企业从境内取得所得的来源分别处理。一、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收范围分为以下两大类:(1)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乃纪  
在现代企业中,当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后,经理阶层成为一个利益相对独立的群体,这就自然地产生一个经营者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是否一致的问题。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必然影响经营目标的选择。两权分离的积极作用是,“在做出决策时,管理人员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铁水  
我国 1 983年、 1 993年的商标法没有规定在先权制度。 2 0 0 1年 1 0月 2 7日 ,根据我国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 4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此次修定的商标法引入了在先权制度。现行《商标法》第 9条、第 3 1条明确规定 ,注册商标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商标法确立在先权制度后 ,为解决商标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确定了“先取得者优先”的原则 ,也对商标注册登记的效力进行了限制 ,为解决商标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冲突、对商标在先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付树林  
本文通过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和管理规律的探究,指出了非居民企业规避所得税纳税义务或减轻税收负担的一些恶意税收筹划方式,并提出了税务机关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占荣  
当前我国税收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都有其宪法总根源。征税权主体与宪法主体是耦合的,征税权的行使是一种宪法权力行为,征税权的实现程度是宪法税收调整机制有效性的测度,因而宪政法律秩序是征税权的形式表征。从宪法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契约性经济权力;从行政法的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行政性经济权力;从经济法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调控性经济权力,可见经济权力是征税权内容的实质。不同征税权种类都有其经济人权根源,形成对应关系。国家行使征税权同时也是在履行保障经济人权的宪法义务,而真正的权利主体是全体人民,所以经济人权是征税权的权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