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2)
2023(14579)
2022(12285)
2021(11200)
2020(9939)
2019(22834)
2018(22754)
2017(45240)
2016(24655)
2015(27677)
2014(27516)
2013(27389)
2012(25294)
2011(22473)
2010(22972)
2009(21720)
2008(21917)
2007(19850)
2006(17019)
2005(15498)
作者
(71080)
(59636)
(59445)
(56699)
(38296)
(28712)
(27081)
(23310)
(22289)
(21566)
(20164)
(20110)
(19215)
(18854)
(18681)
(18377)
(17907)
(17577)
(17451)
(17014)
(14785)
(14784)
(14727)
(13603)
(13418)
(13381)
(13355)
(13314)
(12102)
(11953)
学科
(112978)
经济(112861)
(98905)
(88663)
企业(88663)
管理(85773)
方法(57716)
数学(48531)
数学方法(47891)
(35410)
(32364)
业经(31403)
(26259)
财务(26213)
财务管理(26169)
企业财务(24902)
中国(24318)
农业(22992)
(21312)
技术(20435)
理论(19578)
(19507)
贸易(19498)
(18938)
(18464)
地方(18328)
(18121)
(17254)
(17225)
(15854)
机构
学院(361210)
大学(356480)
(153450)
经济(150541)
管理(146557)
理学(126906)
理学院(125674)
管理学(123511)
管理学院(122863)
研究(111725)
中国(87962)
(73568)
(72103)
科学(67334)
(62612)
财经(57858)
(56762)
(54634)
业大(53355)
中心(52576)
(52504)
研究所(51106)
农业(49437)
经济学(47072)
北京(45776)
(43107)
经济学院(42905)
财经大学(42790)
(41521)
师范(41070)
基金
项目(236265)
科学(188113)
基金(174733)
研究(169778)
(151672)
国家(150395)
科学基金(131299)
社会(109390)
社会科(103874)
社会科学(103847)
(93140)
基金项目(92012)
自然(86912)
自然科(85064)
自然科学(85043)
自然科学基金(83633)
教育(79458)
(77109)
资助(73382)
编号(67760)
成果(53503)
(53215)
重点(52868)
(51528)
(49536)
创新(47497)
(47225)
教育部(46040)
课题(45988)
科研(45803)
期刊
(165245)
经济(165245)
研究(100023)
中国(64608)
(60899)
管理(57162)
(56517)
学报(53074)
科学(50624)
大学(40709)
学学(38936)
农业(38243)
技术(33935)
(33705)
金融(33705)
教育(31533)
财经(29829)
业经(28402)
经济研究(26820)
(25627)
(23394)
问题(21916)
技术经济(21321)
统计(20412)
(19038)
财会(17961)
商业(17827)
(17304)
决策(16911)
(16681)
共检索到524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云龙  张馨之  
本文以企业财务指标作为构建恶性增资判别模型的自变量,采用逻辑回归法构建了企业恶性增资行为的判别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沪深A股数据为样本,对企业恶性增资行为判别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中50%的企业存在恶性增资行为,且现金持有量、总资产周转率两个财务指标在模型中非常显著。回验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8%,但当概率接近0.5时,恶性增资判别模型的临界点比较模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兵军  欧阳令南  
“恶性增资”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结构中 ,对组织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理论认为 ,恶性增资是错误或非理性决策过程的结果。然而 ,传统理论在解释恶性增资行为方面是不全面的 ,因为它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区分合理的增资行为和不合理的增资行为。本文在介绍说明传统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恶性增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证明有些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增资行为在有些情况下是合理的 ,是出自组织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选择。实物期权理论是对增资行为传统理论的有力补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兵军  欧阳令南  
“恶性增资”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结构中 ,对组织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理论认为 ,恶性增资是错误或非理性决策过程的结果。然而 ,传统理论在解释恶性增资行为方面是不完全的 ,因为它们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区分合理的增资行为和不合理的增资行为。本文在介绍说明传统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恶性增资行为进行了解释 ,证明有些被认为不合理的增资行为在有些情况下是合理的 ,是出自组织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选择。实物期权理论对传统假设提出了挑战 ,并且是对增资行为传统理论的有力补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培业,张道奎  
Since 1960s,studies on corporate failure prediction have prevailed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European countries.But few researches on this subject have been conducted in our country until very recently.We make use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companies incorporated in Shenzhen and build a successful model for corporate failure discrimination.We conclude that under current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envionment in China,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sufficient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led corporations.Thus it is feasible to use two linear discriminant functions,which just include four financial ratioes respectively,to discriminate and predict corporate failure very well.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修敏  许晓明  
文章采用逐步判别和Fisher判别方法,通过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27家被st和44家非st上市民营企业的财务数据,使用spss软件构造了民营企业失败的判别模型;用38家公司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明晔  齐中英  
本文从有限理性人的认知偏差视角,从心理和组织因素方面探讨R&D项目恶性增资行为。面对R&D项目是否中止这样的复杂决策,决策者往往会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文中分析了R&D项目中止决策过程中的5种认知偏差及其对个人决策中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乃静  油永华  
本文以100家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债权人、投资者和交易方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远  唐洋  
关于决策责任和恶性增资的关系,目前有三种研究结论:对投资失败负责的决策者才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没有恶性增资倾向。这些结论互相矛盾,甚至相反。针对这一现象,在自辩理论的框架下,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构建的决策责任、项目认知和恶性增资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恶性增资行为取决于不同决策责任下的原生性认知和失调认知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利芳  李庆华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国外对此开展研究较早,相关理论多如丛林。但是我国对此研究开展时间较晚,且在概念翻译上不统一,理论上也较少有贡献。文章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首先反驳了"escalation of commitment"常见的中文译法"恶性增资"及其他,提出将其译为"困境增投"更为合理;然后整合了有关困境增投研究的相关理论,构建了较为完整、明晰的理论框架,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本质;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困境增投问题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洋  刘志远  李伟  
文章首先提出了度量恶性增资行为应充分体现和刻画的该行为的三个特点,其次,以体现这三个特点为原则,从恶性增资的发生概率和发生金额两个维度上提出了度量恶性增资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恶性增资行为进行了度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洋  刘志远  李伟  
文章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增发或配股(SEO)中的认购行为选择对恶性增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大股东是否参加SEO认购,上市公司都存在恶性增资倾向。但是,与大股东全部参加认购相比,大股东全部和部分放弃认购均加重了上市公司恶性增资倾向。其中,大股东全部放弃认购的恶性增资倾向最大,部分放弃认购次之。上述发现有助于理解大股东的认购行为选择,并为监督和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波  杨惠娟  
本文以2009-2014年期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审计意见和恶性增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恶性增资与股权集中度之间为倒U形关系;审计质量和股权制分别能够一定程度地抑制恶性增资;当第一大股东持有非国有股时,对于控制恶性增资,审计质量和股权结构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当第一大股东持有国有股时,对于控制恶性增资,审计质量和股权结构之间为互补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琪  
本文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判别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主成分判别模型,并对我国沪深两市2000年至2002年间14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经营失败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盈利指标、景气指标、资本市场指标和增长性指标等4个主成分最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情况。模型方法和分析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银行贷款信用评级和资本市场投资估价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唐洋  刘志远  
关于决策责任与恶性增资行为的关系,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研究结论:一是对决策失败负有责任的管理者有显著的恶性增资倾向;二是对决策失败不负有责任的管理者也有显著的恶性增资倾向;三是没有发现决策责任与恶性增资倾向的显著关系。本文将决策责任、原生性认知和资本预算项目恶性增资三者放在同一研究框架内,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考察了决策责任对管理者投资选择(放弃投资还是恶性增资)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决策责任并不是导致管理者恶性增资的直接原因,它是通过影响管理者对项目的原生性认知而间接影响管理者的投资选择的。与管理者恶性增资行为直接相关的是管理者对项目的原生性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靖里  赵光洲  宋林清  马敏象  
根据企业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研究的实践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Blin方法原理 ,提出了一种企业竞争对手的模糊判别模型 ,将竞争情报分析中多因素且不同权重的对手判别问题简化为单指标的比较问题 ,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的案例 ,为企业竞争对手的判别分析提供了一种综合、客观和具有操作性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