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1)
- 2023(14724)
- 2022(12527)
- 2021(11640)
- 2020(9898)
- 2019(22555)
- 2018(22463)
- 2017(43176)
- 2016(23482)
- 2015(26184)
- 2014(25828)
- 2013(25791)
- 2012(23537)
- 2011(20861)
- 2010(20831)
- 2009(19344)
- 2008(19359)
- 2007(17011)
- 2006(15010)
- 2005(13530)
- 学科
- 济(99927)
- 经济(99803)
- 业(93864)
- 企(85911)
- 企业(85911)
- 管理(82466)
- 方法(45508)
- 数学(35461)
- 数学方法(35061)
- 业经(32020)
- 财(31455)
- 农(30010)
- 中国(23379)
- 务(23295)
- 财务(23235)
- 财务管理(23209)
- 企业财务(22018)
- 农业(21371)
- 理论(20282)
- 学(20117)
- 技术(20016)
- 制(19321)
- 和(18771)
- 地方(17382)
- 划(17071)
- 策(16672)
- 贸(16075)
- 贸易(16062)
- 易(15458)
- 体(14716)
- 机构
- 学院(336982)
- 大学(335739)
- 管理(138641)
- 济(135504)
- 经济(132728)
- 理学(119808)
- 理学院(118587)
- 管理学(116741)
- 管理学院(116136)
- 研究(107408)
- 中国(82387)
- 京(71477)
- 科学(66702)
- 财(63399)
- 农(55823)
- 所(53674)
- 财经(50662)
- 业大(50239)
- 江(50098)
- 研究所(48726)
- 中心(48256)
- 经(46087)
- 北京(44846)
- 农业(43791)
- 范(41948)
- 师范(41583)
- 州(40328)
- 经济学(40003)
- 院(38985)
- 商学(37601)
- 基金
- 项目(226694)
- 科学(179344)
- 研究(167292)
- 基金(165425)
- 家(143222)
- 国家(141932)
- 科学基金(123440)
- 社会(105318)
- 社会科(99660)
- 社会科学(99633)
- 省(89109)
- 基金项目(88023)
- 自然(80768)
- 自然科(78899)
- 自然科学(78881)
- 自然科学基金(77493)
- 教育(75762)
- 划(73788)
- 编号(68002)
- 资助(67261)
- 成果(54345)
- 重点(49954)
- 部(49619)
- 创(49526)
- 发(47881)
- 课题(45880)
- 创新(45489)
- 业(44313)
- 科研(43280)
- 国家社会(42830)
- 期刊
- 济(153517)
- 经济(153517)
- 研究(99148)
- 中国(61419)
- 管理(55407)
- 财(51897)
- 农(51892)
- 学报(51741)
- 科学(48634)
- 大学(39541)
- 学学(37320)
- 农业(35843)
- 教育(35454)
- 技术(30467)
- 融(27436)
- 金融(27436)
- 业经(26649)
- 财经(25500)
- 经济研究(23346)
- 经(21864)
- 业(20726)
- 问题(19865)
- 技术经济(18546)
- 现代(16789)
- 科技(16524)
- 图书(16140)
- 理论(16072)
- 财会(15424)
- 版(15413)
- 商业(15291)
共检索到49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企业性质即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区别于其它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但企业性质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一般地描述这些特点,而在于分析这些特点的经济学意义,特别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依据。 企业的制度特征至少表现在两个分析层面上:一方面,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这个层面看,企业是一种特定的分工形式,对外它处于商品经济社会内部分工的巨大网络之中,利用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维达
本文从方法论、企业的起源和本质、企业的规模与边界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科斯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关键词:
马克思 企业理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山林
一、导言科斯(Coase,1937)的《企业的性质》,目的在于“发现企业在一个专业化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在那篇文章当中,科斯一反新古典经济学易于处理但不切实际的假设,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市场来协调生产是有成本的(利用“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启智
科斯以来的企业理论缺乏历史性和内生性,不能完整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性质;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因其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分析框架而表现出内生性,更能真实、完整、内生地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性质。然而,马克思强调企业起源的生产费用节约,忽略了在企业内部由企业家权威配置资源也需要花费组织、监督和管理的交易费用。与科斯一样,马克思还忽略了企业家在企业制度创新中的历史作用。本文以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为基础,融入科斯等人的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建立了一个旨在重新解释企业的性质和起源的内生性的企业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科斯,企业,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王炜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李石泉王炜一、马克思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理论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种看法:真正的企业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H.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似无可非议,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其正确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光伟 张威
基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国内学者试图建构马克思企业理论,并沿四条线索展开:(1)理论批判及其深化,(2)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3)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4)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这一研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理论中,但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的理论地位。因此,立足于广义体系,既有的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推进和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马克思企业理论 科斯主义企业理论 批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育平 克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道维 杨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以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以资本控制劳动的实现形式为主线,对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具体包括对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及内部关系的分析;对垄断组织的经济性质及特征的阐释;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剖析等等。论文认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仕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有必要先弄清其局限性和不足。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的收益与成本、企业中的权利博弈与博弈力量的形成机制、两权分离与经理阶层的独立化、企业的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企业运行与生态约束、企业的同质性假设与异质性假设等,是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六大关键点。
关键词:
马克思 企业理论 局限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荣兆梓 王可侠 王刚
科思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他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西方产权经济学家称作“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译文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年第二期)1989年科思在美国发表长篇文章谈他的《企业的性质》,内容包括这篇论文的由来、意义和影响三大部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和进一步的理论见解,这篇文章对研究科思《企业的性质》,以及产权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全文约四万字,限于篇幅,摘译如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泽一
企业组织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组织形态正朝着多元化、柔性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推进企业组织创新,正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和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分工 协作 网络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广汉 蓝宝江
本文通过国内三种专利的申请量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我国各省区1998—2005年技术创新的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区专利申请量大多有良好增长态势,但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中“外观设计”仍占绝大多数比重,“发明”占的数量比重最小,这一比重也在迅速提高。文章还聚焦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茅的省区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在发明的申请量上的变化情况,发现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上升,并逐步超越其他省市。通过对1998—2004年各省市综列数据(paneldata)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
关键词:
专利 发明 研发支出 竞争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