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3)
2023(12484)
2022(10256)
2021(9370)
2020(8095)
2019(18153)
2018(17898)
2017(34638)
2016(18306)
2015(20072)
2014(19652)
2013(19269)
2012(17123)
2011(14955)
2010(14686)
2009(13764)
2008(13373)
2007(11686)
2006(9896)
2005(8922)
作者
(49074)
(41119)
(41102)
(38728)
(26225)
(19626)
(18416)
(16021)
(15544)
(14541)
(14030)
(13851)
(12962)
(12879)
(12758)
(12504)
(12350)
(11885)
(11781)
(11766)
(9952)
(9888)
(9849)
(9620)
(9246)
(9202)
(8953)
(8846)
(8016)
(7885)
学科
(85933)
(83648)
经济(83567)
(79657)
企业(79657)
管理(71686)
方法(40090)
数学(31599)
数学方法(31206)
业经(28916)
(27599)
(25748)
(21560)
财务(21513)
财务管理(21489)
企业财务(20392)
农业(18835)
技术(18502)
中国(17647)
理论(15594)
(15418)
(15136)
(15090)
(14838)
地方(13638)
(13443)
贸易(13436)
(13066)
企业经济(12541)
经营(12412)
机构
学院(261770)
大学(256285)
管理(112298)
(112025)
经济(110212)
理学(97474)
理学院(96653)
管理学(95312)
管理学院(94817)
研究(73703)
中国(59553)
(52159)
(51360)
科学(42981)
财经(42407)
(38698)
(38629)
(38412)
业大(36222)
中心(35511)
(34290)
经济学(33960)
财经大学(31474)
商学(31457)
商学院(31194)
北京(30927)
研究所(30875)
经济学院(30812)
经济管理(30429)
农业(30309)
基金
项目(177820)
科学(144604)
基金(133544)
研究(131651)
(114244)
国家(113245)
科学基金(101766)
社会(87755)
社会科(83533)
社会科学(83512)
基金项目(71215)
(70250)
自然(65661)
自然科(64274)
自然科学(64262)
自然科学基金(63162)
教育(60347)
(57497)
资助(53111)
编号(51767)
(40754)
(39799)
重点(39262)
成果(39096)
(38031)
(37860)
创新(37287)
国家社会(36991)
人文(35332)
(35207)
期刊
(120735)
经济(120735)
研究(71557)
管理(46535)
(45219)
中国(43143)
(35476)
科学(34216)
学报(33593)
大学(27535)
技术(27107)
学学(26322)
农业(24826)
财经(22152)
业经(22076)
(20941)
金融(20941)
教育(20352)
(19140)
经济研究(18266)
问题(16175)
技术经济(16005)
(15652)
财会(14301)
现代(13287)
商业(12807)
统计(12203)
会计(12114)
(12070)
科技(11933)
共检索到372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企业组织的活动包含了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古典主义重视的分工收益说和新制度主义倡导的交易成本说都只体现了对企业组织一个侧面的研究。尤其是,新制度主义提出交易成本说的原初目的是为了纠正古典主义只重生产成本的片面性;但是,后来的学者在强调交易费用的同时却舍去了分工收益,从而矫枉过正了。因此,一个更为完善的企业理论应该同时考虑交易成本和分工收益,由此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综合收益说企业观。而且,基于综合收益说企业观,就可以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认知重新审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新制度主义从交换关系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是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之点;而古典主义则从企业核心的生产功能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也就在于企业的边际协调收益与市场的边际协调收益相等之点。文章借鉴马克思的协作观对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进行了修补,并进而探究了体现协作系统这一企业本质的社会合理规模界限:企业的净边际协调收益与企业的净边际组织成本相等之点;同时,又借鉴马克思的异化观考察了企业组织发生异化后所衍生出来的收益转移效应以及相应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企业的现实规模通常要大于企业的社会合理规模;并且,随着企业形态偏离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的程度不同,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伟军  吴君  蔡艳伟  
采用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绿色供应链企业协作发展过程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发现在无惩罚契约机制时,演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并非总是双方都选择积极协作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双方的协作成本、背叛收益、协作的额外收益及其分配系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在惩罚契约机制条件下,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各方都选择积极协作,此机制能有效促进绿色供应链的发展。随后运用MATLAB的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不同初始策略选择以及不同惩罚力度对演化均衡结果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辉锋  
企业的契约理论围绕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但严重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功能,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通过研究企业内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过程,以及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学习,不仅重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问题,还研究了契约理论未触及的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和企业家等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梅  茅宁  
本文应用期权博弈的基本思想对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性质做了新的解释。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包括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者行为的不确定),企业本质上可看作是实物期权的集合,企业投融资的过程实质上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期权博弈的过程,企业边界应该确定在等待的期权价值和抢先进入的战略博弈价值均衡之处,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企业边界在动态变动中寻求均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以界定高职院校与企业协作发展的收益变化为研究的切入点,构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动态协作发展的模型,利用鹰鸽博弈分析影响双方协作发展的动因,在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情况下,不协作时的正常收益、协作发展收益、协作发展的初始投入、积极选择协作一方因对方不选择协作发展时的损失、外部环境支持力度等都会影响校企间的动态协作发展。揭示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在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应不断地调整协作动因,使协作双方的共赢合作在非平衡与平衡的转化中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动态协作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华斌  郎云生  胡相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一、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组织管理 费用并非企业边界的均衡点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主流解释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可以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庆华,项保华  
基于企业竞争战略的企业性质研究目前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企业是价值活动的集合体;第二,企业是核心能力的集合体;第三,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本文认为,企业是顾客需求的集合体,顾客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凤云  
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价值流为要素的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框架,从要素构成、结构方式等角度分析了成本形成的动因。探讨了基于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荔  徐福缘  
介绍协作工具sharepoint的基本构架与优势,结合SDN的目标和特点,分析SDN企业构建企业内外协作管理平台的必要性。通过与传统的协作信息平台的比较,说明sharepoint对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的支持与贡献。在此基础上,给出SDN企业基于sharepoint的协作管理平台的架构,并对其应用层的功能进行描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基于银保协作路径分析了信用评估的功能与特征,对贷款企业实施信用评估,就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过程。对此,设计了贷款企业信用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系统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信用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有效解决了信用平稳状态下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实现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目标。该研究成果将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澜  
文章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分析不同企业性质的中国上市公司(国企与民企)CEO和董事会的行为特征所衍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在CEO和董事会双方均为有限理性主体的前提下,文章引入了声誉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组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对比分析不同企业性质的CEO是否努力工作的策略选择和董事会监管力度的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影响该互动机制中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民企和国企双方主体在演化博弈过程存在四种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敬贵  
研究企业成长与发展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对企业性质的正确解释。由于正统经济学的解释基础(最大化假定和均衡方法)的缺陷,其始终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企业成长现象。而演化经济学把对企业性质的解释建立在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知识和能力集合的基础上,有利于更好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成长和发展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