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7)
- 2023(18676)
- 2022(15963)
- 2021(14722)
- 2020(12551)
- 2019(28160)
- 2018(27843)
- 2017(53808)
- 2016(29433)
- 2015(32408)
- 2014(31462)
- 2013(31512)
- 2012(28808)
- 2011(25789)
- 2010(25574)
- 2009(23730)
- 2008(23623)
- 2007(20845)
- 2006(18212)
- 2005(16091)
- 学科
- 济(117919)
- 经济(117787)
- 业(105324)
- 管理(95507)
- 企(93489)
- 企业(93489)
- 方法(55551)
- 数学(45346)
- 数学方法(44919)
- 财(36160)
- 农(35250)
- 业经(34826)
- 中国(29947)
- 务(25889)
- 财务(25826)
- 财务管理(25790)
- 农业(24853)
- 企业财务(24531)
- 技术(23701)
- 制(23678)
- 学(23620)
- 贸(22064)
- 贸易(22051)
- 地方(21748)
- 易(21392)
- 理论(21325)
- 和(20000)
- 划(18988)
- 银(18076)
- 银行(18005)
- 机构
- 学院(413214)
- 大学(411837)
- 管理(166420)
- 济(165467)
- 经济(162039)
- 理学(144072)
- 理学院(142528)
- 管理学(140265)
- 管理学院(139503)
- 研究(134522)
- 中国(102251)
- 京(87213)
- 科学(85250)
- 财(76772)
- 农(76189)
- 所(67950)
- 业大(66278)
- 研究所(61937)
- 财经(61616)
- 江(61443)
- 中心(61163)
- 农业(60301)
- 经(56250)
- 北京(54332)
- 范(50267)
- 师范(49657)
- 经济学(49415)
- 州(49378)
- 院(48665)
- 财经大学(45814)
- 基金
- 项目(283575)
- 科学(222786)
- 基金(206383)
- 研究(202541)
- 家(181932)
- 国家(180359)
- 科学基金(155022)
- 社会(128724)
- 社会科(122091)
- 社会科学(122059)
- 省(111838)
- 基金项目(109785)
- 自然(102583)
- 自然科(100264)
- 自然科学(100235)
- 自然科学基金(98532)
- 划(93501)
- 教育(91530)
- 资助(84436)
- 编号(80821)
- 成果(64156)
- 重点(63204)
- 创(62535)
- 部(61559)
- 发(59933)
- 创新(57817)
- 课题(54964)
- 科研(54712)
- 业(54297)
- 国家社会(53125)
- 期刊
- 济(179433)
- 经济(179433)
- 研究(116710)
- 中国(78110)
- 学报(70609)
- 农(68993)
- 管理(64040)
- 科学(62733)
- 财(61287)
- 大学(52736)
- 学学(50034)
- 农业(47254)
- 教育(40167)
- 融(36404)
- 金融(36404)
- 技术(35235)
- 业经(31349)
- 财经(30766)
- 经济研究(28624)
- 业(27460)
- 经(26397)
- 问题(23365)
- 图书(21808)
- 技术经济(21713)
- 科技(21330)
- 版(20296)
- 商业(19429)
- 现代(19246)
- 理论(18800)
- 业大(18034)
共检索到602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芳 陈刚 孙彦雯
随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要作用的凸显,企业志愿服务与企业包容性创新行为也愈发受到重视,但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还有待验证。本研究通过构建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162个企业样本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的正向影响和作用路径,揭示了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业要推动包容性创新,应该加强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培育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方晨 蔡沅欣
文章基于负责任创新视角,调研了欧美国家面向特殊群体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践,总结出保障各类特殊群体的文化志愿需求、依托项目和品牌实现服务的可持续、构建长效系统的招募培训运行机制、以馆际和社会资源为抓手开展服务等四种机制建设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伟 高宇 唐宇清 沈灏
基于资源理论与制度框架,构建了以政府支持为中介,社交媒体活动为调节的非市场战略对包容性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235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非市场战略增强了企业包容性创新,政府支持在两者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同时,企业社交媒体活动对前述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探明了企业非市场战略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路径,揭示了企业社交媒体活动的权变性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武 陈琳
企业与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BOP)群体经济关系的建立是开展包容性创新的重要前提。从BOP群体与企业的关系视角出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结构洞"现象,即政策制度和配套设施短缺导致的"市场洞",融资困难、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的"资源洞",信息获取、传播和扩散困难导致的"信息洞"。引入小微企业作为第三方,搭建大企业与BOP群体之间的连接桥。提出在包容性创新情境下,利用小微企业的定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协调优势来实现"结构洞"的跨越,并在从企业能力提升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武 陈琳
企业与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BOP)群体经济关系的建立是开展包容性创新的重要前提。从BOP群体与企业的关系视角出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结构洞"现象,即政策制度和配套设施短缺导致的"市场洞",融资困难、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的"资源洞",信息获取、传播和扩散困难导致的"信息洞"。引入小微企业作为第三方,搭建大企业与BOP群体之间的连接桥。提出在包容性创新情境下,利用小微企业的定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协调优势来实现"结构洞"的跨越,并在从企业能力提升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海 沈睿
理论界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交易成本和动态能力理论,考察了环境包容性与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包容性、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而需求不确定性阻碍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燕乐乐 张林
目前我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依旧非常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转化,而包容性技术创新可以为此提供解决方案。包容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低收入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技术创新,它为贫困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包容性技术创新发展迟缓,关于包容性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现有文献也尚未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TOE框架,以388家代表性企业为样本,运用fsQCA方法探索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多重前因的复杂运行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单一要素不会构成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存在三条包容性技术创新高绩效关键路径,包括“技术—组织—环境协同联动型”路径、“技术—环境双轨并驱型”路径和“技术—组织双轨并驱型”路径;专利管理能力在三条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爱萍 常丹砚 蒯鹏
包容性创新因其对BOP群体的包容性而具有减贫效益。文章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和包容性理论分析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的产生机理,运用中国30个省2006—2016年的数据,采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法,对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有显著的直接减贫效应,并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间接减贫;相较于城镇地区,包容性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减贫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减贫效应 BOP群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国银 李吟 陈刚 刘芳
企业志愿者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企业志愿行为会不会干扰企业的盈利是管理者和学术界都很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角色增益视角,构建了包括工具型增益和情感型增益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并通过315份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员工志愿行为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具型增益和情感型增益在员工志愿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同对情感型增益及其中介效应均起到增强型调节作用,但是对工具型增益及其中介效应没有起到调节作用。结论打消了企业雇主的顾虑,同时提醒管理者,高组织认同水平的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进而提升工作绩效。研究有助于揭示了志愿服务作用于工作绩效的机理,促进企业志愿服务的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田吉
志愿者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创新的管理理念,该文通过论证引入志愿者服务理念的意义,对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和创新进行了探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以组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模式,来解决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的困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志愿者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高生 孔德民 车文君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可以包括六个维度28个项目,经检验,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的价值(功能)取向,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等六个维度的动因;大学生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其志愿服务动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学科背景、政治面貌、出生成长地、年级等因素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都存在或部分存在差异影响,性别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强度并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动机 大学生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高顺成
为全面剖析企业内部环境构成对企业服务创新的具体影响,帮助管理者打造优良的内部创新环境,提升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借助Probit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Probit分析模型。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借助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层管理者服务创新意识和创新意愿、企业内部创新激励与奖惩制度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有显著性影响;服务创新战略、持续对员工创新能力进行培训教育、强有力的服务创新团队等因素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存丽
我国经济进入了后改革时代,发展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绿色经济是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发展,包含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形式。以包容性增长理念构建绿色财务管理范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一、绿色经济包容性增长概述(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2007年,亚洲银行针对亚洲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平等状况却在持续恶化这一现实,在"益贫式增长"的基础上,扩展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