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4)
2023(13080)
2022(10671)
2021(9990)
2020(8610)
2019(19800)
2018(19396)
2017(37176)
2016(20009)
2015(22746)
2014(22145)
2013(21831)
2012(19933)
2011(17803)
2010(17991)
2009(16954)
2008(17038)
2007(15016)
2006(13312)
2005(12387)
作者
(57383)
(47721)
(47601)
(45393)
(30522)
(22805)
(21537)
(18643)
(18127)
(17070)
(16441)
(16218)
(15431)
(15184)
(14938)
(14615)
(14383)
(13863)
(13727)
(13638)
(11955)
(11819)
(11739)
(10880)
(10711)
(10611)
(10605)
(10323)
(9514)
(9401)
学科
(93874)
经济(93778)
(84544)
(77317)
企业(77317)
管理(70201)
方法(44137)
数学(36053)
数学方法(35489)
业经(29253)
(27629)
(27039)
中国(23637)
(20254)
财务(20218)
财务管理(20202)
农业(19459)
企业财务(19121)
技术(18243)
(17683)
(17582)
贸易(17570)
(17181)
理论(16522)
(16430)
(15967)
(15541)
(15067)
(13920)
经营(12646)
机构
学院(293004)
大学(288960)
(130018)
经济(127962)
管理(117269)
理学(101312)
理学院(100334)
管理学(98630)
管理学院(98112)
研究(97066)
中国(78289)
(60942)
(58149)
科学(57546)
(49600)
(48816)
财经(46739)
研究所(44358)
中心(43359)
(43117)
(42767)
业大(42339)
经济学(40063)
农业(39122)
北京(38583)
经济学院(36180)
(34751)
财经大学(34662)
(34132)
师范(33765)
基金
项目(192449)
科学(154469)
基金(143821)
研究(139254)
(125826)
国家(124802)
科学基金(108715)
社会(91471)
社会科(86994)
社会科学(86969)
基金项目(75170)
(73567)
自然(70651)
自然科(69179)
自然科学(69164)
自然科学基金(68043)
教育(63819)
(61863)
资助(59854)
编号(54163)
重点(43685)
(43480)
(42799)
成果(42419)
(41246)
(40641)
创新(39307)
国家社会(39032)
教育部(37527)
课题(37038)
期刊
(141640)
经济(141640)
研究(86243)
中国(55055)
管理(48487)
(47489)
(45299)
科学(42741)
学报(42072)
大学(33159)
学学(31702)
农业(31532)
技术(27811)
教育(26230)
(25570)
金融(25570)
财经(24062)
经济研究(23956)
业经(23475)
(20956)
(20339)
问题(18445)
技术经济(17546)
(16429)
世界(16234)
统计(15904)
(14847)
国际(14539)
现代(14044)
商业(13362)
共检索到43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蔡冬青  
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70家企业401个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对中国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就海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度量企业微观特征的各变量除了企业研发强度外,其它皆对中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度量东道国因素的五个变量,只有东道国资本管制和腐败程度两个变量影响显著。在企业海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上,国际化经验越丰富,特别是具有国有企业特征的外商投资企业选择全资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度量东道国因素的变量,仅有东道国资本管制获得经验数据的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瞿霞  李然  李文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急、过快,带来了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忽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37个国家的113项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进入东道国成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入阶段,中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的成功率与该国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呈负相关,与该国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单纯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限制程度高于民营企业。但如果结合国际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从投资行业及领域差异来看,中国企业对东道国敏感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投资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的限制严于普通行业或领域。此外,一旦投资落地进入长期经营阶段,健全、稳定的东道国制度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东道国法律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收购的金额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紫薇  
利用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分析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并购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有逐年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两个方面细分考察异质性跨国并购微观绩效的差异,发现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大中型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但仅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当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对FDI态度更加友善、制度水平高于母国时,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特别关注了跨国并购的内生性问题,并使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再次验证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为客观评价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时雄  刘丹  
使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并结合各企业年报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等因素出发,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较大和研发水平较高的中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治理水平越高时,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企业战略资产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生产率以及东道国创建企业成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刘厚俊  
在中国对外投资模式选择日益固化的背景下,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多样化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公司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越大,企业在股权比例安排上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方式,东道国政治风险与对外投资股权模式选择不相关;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导向对企业股权比例的选择影响显著,表明采取积极进取的海外拓展战略使跨国企业采用合资模式的概率增加;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跨国企业开始倾向于采取更加进取性的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诚  薛新红  张建民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5年上市企业匹配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道国资本管制对中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资本管制放松会降低资本使用成本,方便企业在当地融资,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上。另外,在拥有较高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政府治理水平的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更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融资约束紧的企业更适合选择到资本管制较轻的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丙利  
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心英  
国际直接投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战略资产的重要方式。关于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投资项目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距离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等技术禀赋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技术装备、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现有研究结论的分歧,并对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中坤  潘镇  
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除需要考虑传统区位理论涉及的东道国因素的差异外,还需要关注企业生产率等异质性因素的差异。然而,目前理论界在东道国因素和企业生产率两者在区位选择决策中的作用关系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对生产率在区位选择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解释模糊甚至意见不一。基于理论分析并利用5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1 891项海外投资项目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偏向于到市场规模较大,资源丰裕度、工资水平、产业技术水平较高,文化距离较近,制度距离较大,双边政治关系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进入成本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地理距离的影响也逐渐减弱,而企业自身生产率与东道国因素在区位选择问题上是互补和替代关系,企业生产率实际上弱化了区位决策中东道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使跨国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东道国因素的约束,更多根据企业内部资源来进行决策,让一些先前不具有吸引力的东道国也有可能成为投资的目的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娇辉  吴婉雯  王伟  黄新飞  
使用中国对161个国家和地区200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汇率升值、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东道国货币相对于锚货币汇率稳定以及东道国汇率制度选择四个维度的汇率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OFDI存量随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货币升值的购买力增加正效应大于收益率降低的负效应。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越高、相对于锚货币稳定度越低,中国的OFDI存量就越多;对东道国资本自由流动的诉求以及对冲实际汇率波动风险的动因是中国OFDI更加偏好汇率浮动区间更大的东道国的重要原因。在投资—出口权衡、中低收入子样本、金融危机前后子样本、OFD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娇辉  吴婉雯  王伟  黄新飞  
使用中国对161个国家和地区200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汇率升值、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东道国货币相对于锚货币汇率稳定以及东道国汇率制度选择四个维度的汇率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OFDI存量随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货币升值的购买力增加正效应大于收益率降低的负效应。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越高、相对于锚货币稳定度越低,中国的OFDI存量就越多;对东道国资本自由流动的诉求以及对冲实际汇率波动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黎  常添惠  
本文基于BVD(Zephyr)与CGIT数据库,利用2009—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增长;数字经济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跨国并购这一投资模式,且对非国有制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东道国制度质量、文化距离与企业互联网化均对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的结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性特征的关系,也为中国未来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磊  吕美静  
本文选取2000—201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数据,构建面板Logit模型,从投资动机视角实证分析东道国特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及子公司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属于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其中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还具有技术寻求的特点。东道国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促进了海外子公司利润的增加。第二,大多数制造业子行业OFDI体现出市场寻求动机,除了从事电子行业的子公司利润受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影响较大外,其他制造业子行业利润均不受东道国特征影响。第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OFDI以寻求市场和资源为目的;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影响国有企业海外子公司收益,民营企业海外子公司利润则对东道国市场规模较为敏感。第四,大规模企业OFDI具有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技术寻求的特征,其海外子公司利润与东道国市场规模和技术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规模企业OFDI更追求广阔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有助于小规模企业海外子公司利润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