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0)
2023(13150)
2022(11260)
2021(10525)
2020(9046)
2019(20576)
2018(20150)
2017(39107)
2016(21494)
2015(24423)
2014(24468)
2013(24062)
2012(21973)
2011(19147)
2010(19055)
2009(17314)
2008(17129)
2007(14964)
2006(12999)
2005(11516)
作者
(60425)
(49855)
(49682)
(47019)
(31972)
(23852)
(22595)
(19550)
(18883)
(17967)
(17143)
(16711)
(15971)
(15675)
(15246)
(15148)
(14936)
(14898)
(14214)
(14182)
(12400)
(12250)
(11971)
(11493)
(11326)
(11232)
(11103)
(11003)
(9957)
(9865)
学科
(88722)
(87303)
经济(87198)
(82030)
企业(82030)
管理(76297)
方法(40523)
数学(31200)
数学方法(30887)
业经(30380)
(27810)
(27512)
(21783)
财务(21725)
财务管理(21705)
中国(20793)
企业财务(20567)
技术(20359)
农业(19767)
理论(19158)
(17274)
(16073)
地方(15769)
(15739)
(15208)
(15145)
(14294)
贸易(14288)
(13849)
企业经济(12986)
机构
学院(307795)
大学(296283)
管理(126741)
(118255)
经济(115746)
理学(109522)
理学院(108442)
管理学(106858)
管理学院(106318)
研究(91769)
中国(69288)
(63073)
科学(57003)
(54359)
(47824)
(45506)
(45183)
业大(44542)
财经(43937)
中心(41333)
研究所(40929)
(39930)
北京(39367)
(37944)
师范(37633)
农业(37554)
(37258)
技术(36939)
商学(34262)
商学院(33915)
基金
项目(206221)
科学(163261)
研究(156526)
基金(147594)
(126268)
国家(125045)
科学基金(109671)
社会(96386)
社会科(91212)
社会科学(91189)
(83880)
基金项目(79198)
教育(72772)
自然(71264)
自然科(69623)
自然科学(69608)
自然科学基金(68399)
(68313)
编号(66730)
资助(60068)
成果(52289)
重点(45564)
(45510)
课题(45331)
(44676)
(44058)
创新(41553)
项目编号(41208)
(41134)
科研(38887)
期刊
(132973)
经济(132973)
研究(86641)
中国(55210)
管理(50096)
(44387)
(44197)
学报(42891)
科学(41122)
教育(38977)
大学(33171)
技术(31758)
农业(31448)
学学(31306)
业经(24718)
(22470)
金融(22470)
财经(21425)
经济研究(19792)
(18340)
(18291)
问题(17175)
技术经济(16749)
现代(15434)
图书(15209)
科技(14814)
职业(14366)
财会(14279)
理论(14266)
商业(14250)
共检索到440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建湘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内涵的核心力量,校企文化融通具有内在必然性,形成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是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的根本动力。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集中在其办学理念、内部管理体系、服务意识与行为、自主创新等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培植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的主要途径包括:传承行业文化,升华高职院校文化;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凝结校企共同使命与追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精干队伍,内化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重构内部能动体系,激发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的内驱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方桐清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所以校园文化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因素。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基础、使命和需求,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和耦合是可能的。校企文化的耦合,要着重从搭建合作平台、创建仿真文化、满足企业需求等方面予以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英  齐守泉  
高职教育外在体现是高技能,其内核则是文化的传承,如何使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中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的对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年办学实践提供了恰切的案例。在"大树型"文化育人目标的引领下,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了与行业企业文化的对接实验,主要采取了四种对接方式:渗透式、嵌入式、全息式、全真式,使校企文化对接实现了由浅入深,做到渐进式逐步渗透,柔性温和式无缝对接,最终达到育人目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类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南永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认为建设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需要衔接和融合企业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的精髓。在剖析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及缺失中,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必然,提出两种文化衔接的路径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文章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职前、对员工进行职后培训一体化(即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雪明  周东华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使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自我精神的前提下,融入企业文化,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党团组织共建、学生社团贴近企业的各项文化活动等途径和方式,逐步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后的又一核心职能。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立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子文化,既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自身特征。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打造自身的特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企业化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玉霞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文件明确地指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即积极的职业态度与良好的职业习惯。因此,我们需要对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价值观及通过构建基于MOOC环境下企业文化教育活动的高效翻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卫华  许月奎  朱进元  王秀山  
以保险企业为调查对象,以OCAI量表为测量工具,实证研究了我国保险企业文化现有形态及未来期望形态,并从所有制类型和险种两个角度分析保险企业文化形态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保险企业以团队型文化为主导,兼具有层级型文化和市场型文化的特点,而创新型文化表现不足;从长远来看,保险从业人员期望仍然以团队型文化为主导,但是希望降低层级型文化特征,大幅提升创新型文化氛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保险企业在四种文化形态表现程度上均存在差异,对团队型、市场型、层级型文化形态期望程度一致;人寿保险企业和财产保险企业在团队型文化与创新型文化的表现程度相同,在其他文化形态上的表现程度存在差异;两类保险企业在团队型文化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幸福文化建立在幸福的基础上,幸福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健康+待遇+情感+精神=幸福,换言之,健康、待遇、情感、精神是幸福的四大核心要素,健康是幸福的保证,待遇是幸福的基础,情感是幸福的尊严,精神是幸福的灵魂。高职院校幸福文化是以"快乐、和谐、仁爱、民主、平等"为取向,是统领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幸福文化的本质是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人、发展人,即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幸福文化建设,院长的领导力是本,实践共同体的构建是基,师生的全面发展是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时雨  徐健  邵云雁  
通过纵向追溯文化基因,横向辨析文化本性,宏观考量文化土壤,微观探究文化符号,可以将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培育概括为四条路径:追溯高职教育历史,寻找根性文化基因;珍视区域发展特色,保存本土文化底色;秉持高职就业教育,凸显职业文化符号;甄别高等教育类型,构建实践文化体系。并最终得出结论:高职院校文化是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的实践型职业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为春  侯涵  
校企文化互动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互动表现为职业性、行业性和多样性特点。在校企文化互动中存在缺乏机制保障、缺乏全面互动以及缺乏校园文化内核三个问题。加强校企文化互动建设,一是加强机制建设,二是构建"四入"模式,三是实现人员互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小勇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带来了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本质的思考与探索。组织文化理论能够为寻找校企文化之间的相融性背景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文化企业化"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内涵和意义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成树  
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要求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围绕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等内容,通过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符合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环节中对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三条途径进行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凤  李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市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经验,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投入,分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对合作院校的投入,对企业自身建设的投入。为了建立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须从政府政策扶持、行业服务指导、院校技术反哺和人才就业回馈等多维度建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