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7)
2023(9571)
2022(7786)
2021(6926)
2020(6038)
2019(13335)
2018(12974)
2017(25373)
2016(13811)
2015(14956)
2014(14818)
2013(14858)
2012(13393)
2011(11679)
2010(11893)
2009(11084)
2008(11477)
2007(10423)
2006(9082)
2005(8482)
作者
(40903)
(34154)
(34017)
(32056)
(21862)
(16393)
(15325)
(13113)
(12701)
(12241)
(11685)
(11440)
(11068)
(10904)
(10828)
(10351)
(10179)
(10042)
(9921)
(9599)
(8492)
(8355)
(8299)
(7758)
(7743)
(7574)
(7534)
(7471)
(6907)
(6780)
学科
(77734)
(73283)
企业(73283)
(65149)
经济(65080)
管理(58003)
方法(30763)
业经(26476)
(23426)
数学(22901)
数学方法(22734)
(22141)
(19545)
财务(19537)
财务管理(19523)
企业财务(18584)
技术(16862)
农业(16696)
(13367)
(13349)
(13209)
中国(12735)
理论(12452)
企业经济(12211)
(11884)
经营(11731)
(10976)
技术管理(10832)
(10649)
贸易(10646)
机构
学院(207293)
大学(200142)
(90309)
经济(88854)
管理(86178)
理学(74716)
理学院(74030)
管理学(73124)
管理学院(72740)
研究(63270)
中国(50362)
(41410)
(40923)
(40641)
科学(38313)
财经(33457)
业大(32812)
农业(32551)
(32240)
(31757)
(30501)
研究所(29196)
中心(28683)
经济学(27136)
商学(25445)
商学院(25217)
财经大学(24707)
经济学院(24704)
北京(24604)
(24448)
基金
项目(136684)
科学(110192)
基金(102353)
研究(97289)
(89501)
国家(88684)
科学基金(78257)
社会(64756)
社会科(61676)
社会科学(61661)
(54665)
基金项目(54346)
自然(51654)
自然科(50592)
自然科学(50580)
自然科学基金(49839)
(44302)
教育(43766)
资助(41407)
编号(36975)
(35530)
(32181)
(30324)
重点(30296)
创新(29106)
(29036)
成果(27784)
国家社会(27382)
(26247)
科研(26238)
期刊
(99580)
经济(99580)
研究(56077)
(38100)
管理(36746)
(36330)
中国(36322)
学报(30929)
科学(30364)
农业(26546)
大学(23898)
学学(23291)
技术(19524)
业经(18761)
(17861)
金融(17861)
财经(17410)
(17277)
经济研究(15639)
(15086)
教育(13733)
技术经济(13592)
问题(12992)
财会(11655)
现代(11053)
商业(10640)
世界(10465)
(9920)
(9785)
科技(9732)
共检索到29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段永瑞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很大的持久的差异。然而,在中国制造业部门里,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篇文章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竞争的增强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竞争激发的逃离竞争效应的作用下,竞争的增强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跨企业分布上四分位数以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然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上四分位数以上的企业,租金消散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竞争的增强阻碍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于是,基于异质性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意味着,促进竞争的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搭配能更全面地促进微观层面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吴唱唱  闫强明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及2000—2013年的专利和贸易数据,本文考察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面临进口竞争的创新行为差异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进口冲击下,高生产率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可以抵御进口竞争带来的成本加成下行压力,因此高生产率企业更有动力为“逃离竞争”而加强创新投入。(2)从长期来看,随着进口结构的升级,进口竞争的冲击也会逐步向高端演化,驱使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升级。(3)通过行业创新产出的动态分解,本文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的集约边际和改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促进了我国行业整体研发创新产出的提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远华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为了检验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T F P的影响,本文讨论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对中国工业T F P的非线性传导机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对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所产生的行业异质性影响,并基于中国工业2000-2014年3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的偏差,本文使用从业人员数和主营业务收入两种指标将相关变量统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考察期间,中国工业的T F P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在整个考察期间,企业家精神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的T F P;(3)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工业的T F P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且位于"U"曲线的右侧,意味着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正在加速提高中国工业的T F P;(4)20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不仅抵消而且大大超过了金融海啸等外部条件对中国工业T F P的负面冲击;(5)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国有产权比重较高、平均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工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晓彤  宋尚彬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测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效应的差异性,并进行了渠道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会因盈利能力、融资约束、要素密集度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表现,具体而言,该政策对盈利能力较弱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提升效应更明显,融资约束会对政策产生抑制效应,对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企业的提升效应较弱。本文的研究为科学判断税收政策总体效应与差异性效应、深入认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提供了较好的现实依据,以期有助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豪  戴静  张建华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地方官员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从官员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政策不确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指数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政府官员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影响比企业高管变动的影响更大;官员任期与企业TFP之间明显呈"倒U"型关系,非正常换届对企业TFP的损害更大;官员学历越高、历练经验越丰富,对企业TFP水平的提升越有益。本文证据表明,在当前制度背景下,不可预期的领导层变动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与地方官员异质性使得制造业企业出现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豪  戴静  张建华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地方官员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从官员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政策不确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指数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政府官员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影响比企业高管变动的影响更大;官员任期与企业TFP之间明显呈"倒U"型关系,非正常换届对企业TFP的损害更大;官员学历越高、历练经验越丰富,对企业TFP水平的提升越有益。本文证据表明,在当前制度背景下,不可预期的领导层变动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与地方官员异质性使得制造业企业出现效率损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永芳   吴科   程庭威   孙光林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对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内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异质性,即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均显著,但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不显著;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只在金融发展水平高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显著,而在金融发展水平低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路京京  
政府是保障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在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有所作为。作为支持和引导制造业转型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政府补贴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保障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会负向调节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即企业研发投入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低。对企业所有权异质性考察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补贴对中央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因此,应当重视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据企业特征采取多样化的补贴方案和措施,推动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晔强  李晨  
文章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有抑制作用,但长期企业生产率将会随着更严格的环境规制强度而得到提升,这表明环境规制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市场竞争都通过创新渠道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当下环境规制强度未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时,市场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故政府应积极培育竞争性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漓江  
随着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水平逐渐提高,贸易自由化引致的进口竞争成为影响企业退出和进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首先,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进口竞争对企业退出和进入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较大程度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退出,而没有显著地影响企业进入;其次,考察了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对存活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均显著提高了存活企业生产率;最后,基于对总量生产率变化的DOP分解,分析了进口竞争对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竞争通过引致企业退出显著促进了总量生产率增长。文章认为,无论从微观还是总量层面看进口竞争对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黄雯  何媛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从产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4~2011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对其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TFP年均下降1.9%;受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较大,呈收敛趋势,收敛速度为年均17.3%,2008年以后,收敛速度加快;各细分产业TFP的趋势和原因有所不同,产业间存在σ收敛,产业内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批发和零售业的收敛速度最快;多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不高,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产业、东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TFP随着时间推移,将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趋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木·阿不都热合曼  陈军  阿布来提·依明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行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异质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型制造业总体TFP呈增长趋势,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2008年之后呈明显放缓趋势;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TFP增长在细分行业和地区间呈明显异质性;行业间存在收敛,行业内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收敛速度最快;东、中、西各地区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和绝对收敛现象,中西部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本文利用中国2007-2018年上市A股企业的数据,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就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高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成熟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发展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