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7)
2023(8482)
2022(6725)
2021(5966)
2020(5138)
2019(11190)
2018(10952)
2017(21635)
2016(11753)
2015(12690)
2014(12572)
2013(12594)
2012(11383)
2011(9680)
2010(9857)
2009(9245)
2008(9625)
2007(8859)
2006(7661)
2005(7278)
作者
(33048)
(27782)
(27719)
(26103)
(17859)
(13201)
(12405)
(10628)
(10224)
(10087)
(9582)
(9266)
(9130)
(8765)
(8737)
(8351)
(8173)
(8169)
(8116)
(7764)
(7005)
(6753)
(6730)
(6352)
(6346)
(6195)
(6140)
(6050)
(5606)
(5471)
学科
(74497)
(69900)
企业(69900)
(55396)
经济(55330)
管理(52922)
业经(25027)
方法(24831)
(23776)
(20991)
(18819)
财务(18810)
财务管理(18798)
企业财务(17886)
数学(17364)
数学方法(17253)
农业(16677)
技术(15773)
中国(12841)
(12551)
(11995)
企业经济(11967)
(11849)
理论(11279)
经营(11104)
(10838)
技术管理(10418)
(10088)
体制(9142)
决策(8898)
机构
学院(174370)
大学(166369)
(77625)
经济(76427)
管理(73214)
理学(63210)
理学院(62671)
管理学(61998)
管理学院(61665)
研究(50910)
中国(41417)
(36995)
(33528)
(30825)
财经(29778)
科学(29321)
(27124)
(26907)
(25441)
业大(24698)
农业(24281)
经济学(23826)
中心(22992)
研究所(22747)
商学(22514)
商学院(22315)
财经大学(21900)
经济学院(21652)
(20890)
北京(20458)
基金
项目(112081)
科学(91175)
基金(84269)
研究(82199)
(72398)
国家(71689)
科学基金(64228)
社会(55475)
社会科(52719)
社会科学(52707)
(44958)
基金项目(44556)
自然(41410)
自然科(40569)
自然科学(40558)
自然科学基金(39969)
教育(36815)
(35902)
资助(33841)
编号(31497)
(31301)
(27213)
(24991)
重点(24588)
创新(24403)
(23948)
成果(23538)
国家社会(23467)
(23051)
(22915)
期刊
(88400)
经济(88400)
研究(47736)
(33644)
管理(32891)
中国(32477)
(29755)
科学(23666)
学报(22752)
农业(20588)
大学(18123)
学学(17787)
技术(17378)
业经(16923)
财经(15881)
(15510)
金融(15510)
经济研究(13819)
(13771)
(13632)
技术经济(11640)
问题(11333)
教育(11320)
财会(11016)
现代(9726)
商业(9344)
世界(9130)
经济管理(8442)
会计(8390)
(8360)
共检索到256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嘉伟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特征,通过建立无限生命周期(Ramsey)模型,讨论了个人劳动能力随机性差异经济中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问题,并基于我国部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性变化,社会收入流动性下降,经济中存在一个稳定均衡的持续性不平等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大国  耿强  简泽  卢任  
为什么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规模差异(集聚力)和劳动力成本差异(分散力)的理论模型,对忽视分散力的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和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导致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分类集聚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差异,而非市场规模差异。在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生产率企业首先向外迁移,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东部地区的高生产率企业也会向外迁移,生产率差距将开始缩小。随后,本文使用大规模微观企业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皮亚彬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地区效率差异和劳动力迁移成本的两部门两地区模型,研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时,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福利效应及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缩小地区效率差异以促进产业转移,或降低迁移成本以促进劳动力流动,都可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并提高经济总体产出;由于劳动力迁移成本异质性,低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产业转移,而高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劳动力转移政策,因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类政策不能相互替代;当工业化水平提升或地区效率差异扩大导致劳动力流动需求增加时,如果不进一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地区间收入差距会扩大,从而形成劳动力迁移与地区差距扩大同时发生的“谜题”。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两类思路并不存在内在逻辑冲突,不应将二者对立,需要采取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相结合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罗伟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异质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利用CHIP2007微观数据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不同户籍劳动者工资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城镇和流动人口的工资均有显著作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0%,流动人口工资提升1.8%,城镇劳动者工资提升2.9%;在劳动者工资获得机制方面,跨国公司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地位回报和人力资本回报,其对流动人口的作用高于对城镇人口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甄小鹏  凌晨  
劳动力之间由于性别、年龄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此类异质性引入传统家庭收入决定方程的新方法。基于该新方法,我们可以估计出每一种特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本文发现:(1)农村劳动力具有异质性,不同特征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考虑异质性后,一个外出务工和一个在家劳动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8%和22.5%,远高于传统估计下的14.8%和10.8%;(3)外出务工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传统方法的结果却表明外出务工有可能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蓉  夏晓华  黄桂田  
本文通过构建关联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势能(APE)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上考察了由劳动力选择性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效应对当地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显著提升地区企业生产效率,其中由移民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贡献不断凸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PE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较大的经济区域内均显著存在,移民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与集聚削弱了区域间人才交流壁垒,促进了区域间交流合作与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泳泽  潘妍  
高铁开通作为中国交通运输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劳动力流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中国2008~2016年287个地级市层面数据,本文从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的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了高铁开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高铁开通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一影响在地区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高铁开通可以通过影响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高铁开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表现为随着高铁通达度的提高,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巍  徐邵军  
通过引入同时包含技术模仿与技术研发的技术进步函数,本文构建了包含要素流动的两地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路径转换、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特征与地区经济差距演化之间的关系。理论和实证模型揭示了地区间经济差距演化特征改变的原因在于地区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技术研发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单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模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技术水平提升而逐渐衰弱。此外,地区间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是解释人口红利窗口期关闭的关键所在。本文在解释"结构性要素追逐技术"现象的同时,对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构建区域经济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雨  
在扩展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探讨了低技能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收益率的联动机制,并运用1978~2012年中国统计数据加以验证,建立了要素收益率和要素密集度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低技能劳动力市场规模和储蓄率均对高技能劳动力收益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储蓄率、财政支出、利率对资本密集度的变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低技能劳动力市场规模、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对资本密集度的变迁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熊婕  李嘉明  
文章针对"用工荒"和就业难困境,研究资本、劳动力异质性与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性的内在联系。文章论证了资本对技能型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和对低素质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并认为我国的资本深化过程是大国经济在异质性劳动力存在匹配缺口时自行选择的较优发展路径。通过GMM证实了在技能偏态的作用下劳动力通过资本广化和深化过程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确定技术升级和资本深化的产业以及在资本广化部门发挥低技术劳动者比较优势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清峰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劳动力技能异质性的理论模型,发现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导致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会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所需的最低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测算城市层面的中间品进口种类,并将其匹配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微观样本,实证研究显示: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会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提升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率的效应对省内迁移以及长期迁入的农村劳动力更大,且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梯次递增;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对低技能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提升效应要更显著,并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峻  
本文在将员工薪酬差距分为激励性薪酬差距和约束性薪酬差距的基础上,就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重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指出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存在最优的薪酬差距,但每个企业最优薪酬差距受到企业异质性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笔者利用1999—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及企业的异质性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基于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都呈倒U型关系。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薪酬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更加紧密;行业竞争性的减弱,会弱化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绩效的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