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8)
2023(10782)
2022(8848)
2021(8136)
2020(6918)
2019(14888)
2018(14775)
2017(28152)
2016(15041)
2015(16327)
2014(15851)
2013(15707)
2012(14120)
2011(12339)
2010(12535)
2009(11978)
2008(12167)
2007(11176)
2006(9740)
2005(9132)
作者
(42543)
(35838)
(35634)
(33392)
(22899)
(17073)
(15884)
(13564)
(13232)
(12941)
(12105)
(12040)
(11653)
(11479)
(11223)
(10898)
(10561)
(10369)
(10295)
(10118)
(8760)
(8678)
(8560)
(8192)
(8125)
(7966)
(7907)
(7742)
(7124)
(7066)
学科
(80847)
(76748)
企业(76748)
(65278)
经济(65207)
管理(63949)
业经(27341)
方法(27257)
(24275)
(21800)
技术(20263)
(19824)
财务(19807)
财务管理(19787)
数学(19022)
数学方法(18822)
企业财务(18795)
农业(16377)
中国(15495)
(15021)
(14293)
理论(13952)
技术管理(13585)
(13584)
(12625)
企业经济(12352)
经营(12044)
(11569)
地方(11160)
体制(10232)
机构
学院(215655)
大学(208723)
(90438)
管理(89508)
经济(88790)
理学(76575)
理学院(75861)
管理学(74884)
管理学院(74472)
研究(66817)
中国(54436)
(43561)
(43279)
科学(40208)
(36950)
(34566)
财经(33896)
(33229)
业大(31180)
(30751)
中心(30722)
研究所(29838)
农业(29056)
(27164)
北京(26853)
经济学(26480)
商学(26396)
商学院(26166)
财经大学(24864)
(24289)
基金
项目(140525)
科学(113519)
基金(103496)
研究(102723)
(89855)
国家(89027)
科学基金(78936)
社会(67376)
社会科(64041)
社会科学(64029)
(57315)
基金项目(54874)
自然(51469)
自然科(50394)
自然科学(50380)
自然科学基金(49611)
(46283)
教育(45902)
资助(40714)
编号(39416)
(36441)
(35354)
创新(32924)
重点(31391)
(30461)
(30278)
成果(30272)
国家社会(28051)
(27882)
课题(27374)
期刊
(105021)
经济(105021)
研究(61597)
中国(44404)
管理(41701)
(38801)
(34838)
科学(30223)
学报(30067)
农业(24031)
大学(23501)
学学(22516)
技术(22439)
(20832)
金融(20832)
业经(19686)
教育(18913)
财经(17550)
经济研究(16449)
(16042)
(15276)
技术经济(14009)
问题(12908)
财会(12426)
科技(12238)
现代(11758)
商业(11137)
会计(10446)
经济管理(10026)
(9939)
共检索到32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祖容  陆毅凌  杨锐  
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企业异质性影响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为此,本文以我国9808家电子通信设备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分析法,实证分析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重螺旋系统中大学和产业主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而政府的影响不显著;大学和产业主体的影响会因企业规模、所有权和研发投入而不同;在剔除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中每个主体创新效应的影响后,三重螺旋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交叉效应仅仅表现在市域层面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上,而其他相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善江  
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但是,职业教育整体尚不适应产业需求和发展的现状不容忽视。解决制约当前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提高政府、企业、院校各自角色胜任力,并建立三者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探讨政府、企业和院校三者角色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耿燕  吴汉荣  伍维维  
应用三重螺旋理论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英国在项目中促进中小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运作机制,总结其成功经验,进而为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提出建议,设立专门促进中小企业的合作研发项目,开展国际政产学研合作;以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支撑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联合研发;组建专业的项目执行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理飞  
本文首先对三重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关系,构建了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陈忠卫  许理存  
直面中国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乏力的情形,为响应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诉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三重螺旋条件下自主创新中所涉及到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各自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并给出了它们未来尽可能调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方面的一些引领性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福成  
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政府对校、企双方的影响力都还很大,校企之间要做到深层次的有效合作和无缝对接,必需通过政府、高校及企业间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合作的目的也不仅是校企受益,更重要的是实现政府、高校、企业的共赢与发展。三重螺旋理论为建立校、企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覃世利  张洁  杨刚  刘亚  
在全球技术差距不断收敛的情境下,仅依靠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难以取得成功。在创新文化催化下,让创新要素迸发出最大活力并重新组合,有助于突破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借助生物学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分析其演化机理。其中,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构成双链,创新价值观是决定基因,制度创新是助力基因,自主创新是动力基因,创新成果是能力基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波  韩爱华  王怡恒  
公共研发可以解决研发活动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对企业研发产生促进效应、挤出效应。文章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以2005—2015年创新投入产出的时序数据为样本,构建公共研发与企业研发的双螺旋协同创新系统,测度其协同效应。同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公共研发子系统与企业研发子系统的关联特征以及连接渠道。结果显示:双螺旋协同创新系统有序度较高,整体协同程度较高;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上升趋势,存在典型相关,专利是两个子系统的连接渠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可  何桢  王瑞  
本研究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构建供应链关系质量与创新价值链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探索知识螺旋中介效应和供应链整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行为过程积极显著影响知识螺旋和创新价值链;交互环境对创新价值链并没有影响作用,但积极显著影响知识螺旋;知识螺旋积极显著影响创新价值链,并在行为过程对创新价值链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在交互环境对创新价值链的影响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供应链整合正向调节知识螺旋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王晓旭   焦晓波  
2022年3月两会期间,“揭榜挂帅”作为科技项目立项与科研管理方式中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探索路径。从地方试点到全国铺开,揭榜挂帅制度的实践已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全面展开。但是,迄今尚未有研究给出揭榜挂帅制度的内在机理探析及其相应的创新管理精要。为此,本文从政府、产业和大学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的角度分析揭榜挂帅运行流程及创新发展议题,也即借助三重螺旋战略工具尝试给出揭榜挂帅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及其相应创新管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揭榜挂帅制度适合解决排他性弱、可实现性强的科学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制度分为“定榜”“挂帅”“攻关”三个阶段与项目征集、确定榜单、申请揭榜、供需对接和成果应用五个环节;政府、产业和大学虽然在揭榜挂帅不同阶段的职能与作用具有差异性,但是这三个部门都应该注重信息交流与管理沟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贵伍  蔺海芸  
三螺旋是一种研究大学、产业和政府关系的理论模式。当前,国内外对三螺旋理论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和进展。本文在对三螺旋理论的组成、模型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三螺旋理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我国深入分析三螺旋创新模式,结合实际建立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来武  郝淑君  
结合国际上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与实践,对中国有关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评价,审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独特贡献,分析我国三重螺旋政策与实践的状况,找出与国际研究、实践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提出针对我国特点的三重螺旋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方向和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成肖  
本文立足于小微企业贸易机会不断增加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等中国情景,采用CMES数据从小微企业层面考察进口对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小微企业进口对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被小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获取。小微企业进口的创新效应主要体现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自主研发的促进作用,对技术引进的影响则不显著;中间品进口有助于企业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产出,而最终品进口有助于企业形成产品和技术外的其他方面创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联立方程组方法进行的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小微企业进口通过创新意识的提升与创新资源的改善正向影响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