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7)
- 2023(13020)
- 2022(10506)
- 2021(9722)
- 2020(8193)
- 2019(18373)
- 2018(18222)
- 2017(34952)
- 2016(18687)
- 2015(20603)
- 2014(19817)
- 2013(19673)
- 2012(17614)
- 2011(15548)
- 2010(15766)
- 2009(14751)
- 2008(15090)
- 2007(13565)
- 2006(11755)
- 2005(10754)
- 学科
- 业(87435)
- 企(81729)
- 企业(81729)
- 济(80405)
- 经济(80314)
- 管理(72729)
- 方法(35047)
- 业经(29343)
- 财(27861)
- 数学(26424)
- 数学方法(26182)
- 农(24958)
- 务(21325)
- 财务(21296)
- 财务管理(21276)
- 技术(21195)
- 企业财务(20232)
- 中国(20034)
- 农业(18157)
- 制(17363)
- 理论(16959)
- 策(15535)
- 划(15060)
- 和(14235)
- 技术管理(13967)
- 贸(13714)
- 贸易(13704)
- 体(13401)
- 地方(13290)
- 易(13283)
- 机构
- 学院(265454)
- 大学(258930)
- 济(112550)
- 经济(110484)
- 管理(108766)
- 理学(93808)
- 理学院(92896)
- 管理学(91603)
- 管理学院(91124)
- 研究(81058)
- 中国(64144)
- 财(53950)
- 京(52569)
- 科学(47357)
- 财经(42888)
- 农(42678)
- 江(40905)
- 所(39876)
- 经(39064)
- 中心(36986)
- 业大(36790)
- 研究所(35827)
- 经济学(34239)
- 农业(33513)
- 北京(32535)
- 州(32184)
- 商学(32067)
- 商学院(31757)
- 财经大学(31657)
- 经济学院(30962)
- 基金
- 项目(173747)
- 科学(140113)
- 研究(129078)
- 基金(127639)
- 家(110297)
- 国家(109270)
- 科学基金(96612)
- 社会(84673)
- 社会科(80495)
- 社会科学(80478)
- 省(69926)
- 基金项目(67425)
- 自然(61736)
- 自然科(60517)
- 自然科学(60504)
- 自然科学基金(59569)
- 教育(59313)
- 划(56656)
- 编号(50830)
- 资助(50585)
- 创(42946)
- 成果(39796)
- 业(39539)
- 创新(39055)
- 重点(38578)
- 部(38378)
- 发(37433)
- 国家社会(35422)
- 课题(35164)
- 制(34347)
- 期刊
- 济(126283)
- 经济(126283)
- 研究(76609)
- 中国(54073)
- 管理(47854)
- 财(46452)
- 农(40079)
- 科学(36164)
- 学报(36106)
- 教育(28550)
- 大学(28484)
- 农业(27533)
- 学学(27178)
- 技术(25901)
- 融(25395)
- 金融(25395)
- 业经(23112)
- 财经(22219)
- 经济研究(20618)
- 经(19293)
- 业(18010)
- 问题(15915)
- 技术经济(15832)
- 商业(14293)
- 财会(13681)
- 现代(13608)
- 科技(13470)
- 贸(12871)
- 世界(12264)
- 策(11728)
共检索到39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汪鹏志 杨晓娜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获取外部隐性知识和扩大社会资本的重要渠道,对企业提高自身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显著正向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但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3)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在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前者的调节作用大于后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娟 赵晴晴 董维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多样化。为研究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整合理论和组织任务环境理论,系统构建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模型,并研究知识整合与组织任务环境对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任务环境起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先江
学术界在研究创新导向和企业绩效间关系时结论出现了分歧,有学者认为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积极影响,有学者认为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突破性营销创新作为创新导向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将突破性营销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性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性产品创新和突破性价值网创新,构建了创新导向-突破性营销创新-企业绩效的连锁关系模型,并以湖北省236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导向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性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性产品创新和突破性价值网创新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通过突破性营销创新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梁阜 李艳娟
技术突破性创新是数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而组织容错能力为解释技术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探讨组织容错能力如何助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情绪事件理论,以478位数字企业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从数字战略柔性与探索性知识搜索视角解析了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边界与路径。结果显示: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性知识搜索在组织容错能力与技术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高数字战略柔性能够强化组织容错能力对探索性知识搜索的积极作用,进而增进技术突破性创新,而低数字战略柔性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企业技术突破的实现条件,为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新 张玉利
文章在分析突破性创新和组织动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动能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克服企业惯性的过程,并从外在诱因与内在战略性驱动、产生模式以及强化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克服惯性、构建并强化创新动能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骞 刘强 唐震
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网络-知识-创新"为逻辑框架,构建了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及研究假设,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运用区间数拓展DEMATEL、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框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共生行为、联结强度和影响策略)对知识场活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健 谢卫红 王田绘 成明慧
弱关系和强关系都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强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利用广东省13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样本数据,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强/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大于强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不存在调节效应,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雪美
新零售企业如何基于ESG导向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多元利益相关方价值,并实现突破性创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ESG体现了企业在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有研究对新零售企业如何借助ESG重塑组织内部经营模式进而为突破性创新带来竞争价值的影响机制缺乏讨论。本文选取201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新零售企业ESG表现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效果,以及企业数字化在新零售企业ESG表现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新零售企业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环境波动性对ESG表现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红志
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普遍假设是突破性创新对产业竞争格局具有革命性的破坏作用,但这类创新大部分是由新进入企业引发的,既有企业对新技术造成的威胁反应迟钝,甚至根本不做任何反应。结果,突破性创新在引发技术变革后,既有企业的绩效普遍出现下滑。为什么既有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但却总是在突破性创新上落后于新进入企业呢?如何从创新的组织障碍出发扭转这种局面呢?对此,本研究从二次创业机制的视角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既有企业 组织障碍 二次创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人怀 王娅男
受到资源限制的新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创业拼凑理论为其指明新的道路。基于213份有效调查问卷,从知识观视角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创业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
创业拼凑 创业学习 突破性创新 新创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