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4)
2023(14145)
2022(12050)
2021(11184)
2020(9582)
2019(21907)
2018(21845)
2017(42738)
2016(23059)
2015(25810)
2014(25439)
2013(25563)
2012(23055)
2011(20407)
2010(20315)
2009(18974)
2008(19135)
2007(16930)
2006(14884)
2005(13238)
作者
(65802)
(54565)
(54142)
(51465)
(34931)
(25908)
(24516)
(21421)
(20658)
(19658)
(18692)
(18289)
(17417)
(17203)
(16696)
(16472)
(16308)
(16084)
(15697)
(15532)
(13524)
(13247)
(13207)
(12492)
(12175)
(12152)
(12148)
(12125)
(10828)
(10718)
学科
(99100)
经济(98988)
(95801)
(88241)
企业(88241)
管理(84133)
方法(46713)
数学(37130)
数学方法(36772)
(31823)
业经(31501)
(29967)
(24367)
财务(24303)
财务管理(24274)
企业财务(23048)
中国(21443)
农业(20650)
技术(19712)
(19100)
理论(18615)
(18330)
(17517)
(16790)
贸易(16783)
(16662)
地方(16362)
(16241)
(15908)
(14810)
机构
学院(331355)
大学(328266)
管理(139918)
(134187)
经济(131449)
理学(121083)
理学院(119875)
管理学(118009)
管理学院(117427)
研究(102165)
中国(79426)
(69555)
(62903)
科学(62301)
(52439)
(50718)
财经(50672)
(48610)
业大(48355)
中心(46494)
(46096)
研究所(45691)
北京(43806)
农业(41162)
(39990)
师范(39684)
(39325)
经济学(38978)
商学(38103)
商学院(37729)
基金
项目(222027)
科学(176370)
研究(164287)
基金(162751)
(140182)
国家(138905)
科学基金(121703)
社会(103895)
社会科(98435)
社会科学(98408)
(86737)
基金项目(86669)
自然(79906)
自然科(78043)
自然科学(78026)
自然科学基金(76685)
教育(74031)
(71743)
编号(67408)
资助(66920)
成果(52967)
(48794)
重点(48483)
(48371)
(46442)
课题(44789)
创新(44370)
(43472)
项目编号(42243)
科研(42208)
期刊
(148683)
经济(148683)
研究(95579)
中国(57680)
管理(54984)
(51910)
(47322)
学报(46625)
科学(45512)
大学(35953)
学学(34039)
农业(33130)
教育(31549)
技术(29820)
(27301)
金融(27301)
业经(26838)
财经(24789)
经济研究(22968)
(21139)
(19606)
问题(18981)
技术经济(18685)
理论(17834)
财会(16623)
现代(16597)
实践(16338)
(16338)
商业(16131)
科技(15529)
共检索到48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师  
一、引言世界经济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并购重组史,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以美国为例,伴随着企业间横向纵向并购到战略并购,美国经济实现了波动向上发展,企业间的并购最终占据了世界五百强的多席位。目前发达经济体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并购重组交易额,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美国并购重组交易额占GDP比例约6%,英国并购重组交易额占GDP比例约为5.6%。并购重组促进了经济发展内生发展动力形成,而我国公司并购重组的原始动力在于避免关联交易、降低恶性竞争等。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雷  
借鉴动态博弈中的讨价还价理论,尝试建立了更加符合并购现实的议价博弈模型,探讨了资产价值变化时,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并对研究结论中谈判期限造成交易价格变化的差异在理论上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交易价格不仅受资产价值变化的影响,而且与谈判期限有关。谈判期限无限时,目标企业的价值增长使交易价格上升,而谈判期限有限时,价值增长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增强目标企业的谈判能力,进而使交易价格上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凤朝  刘旭  温馨  
并购重组业务中最核心、也是一直以来困惑实务界的问题就是标的资产交易定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价值和交易价格往往混淆不清。本文针对收益法评估值作为并购重组交易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对2009-2011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中收益法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了T检验,并结合实践经验,推导出以评估值为交易定价的唯一依据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并详细阐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应促进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的有机结合,正确发挥评估在并购重组各阶段的作用。本文最后分别针对评估领域、并购交易主体双方以及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推动评估结论由单一绝对值向价值区间转变、注重博弈过程、精简行政审批以及并购重组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曲艳梅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中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准确估算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现行的评估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借鉴期权定价理论,从无形资产具有期权特性出发,来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科学性进行检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玥  周妍婕  
并购可以看作是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成功的并购往往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机遇和条件,而一次成功的并购是离不开较为准确的价值评估的。文章介绍了企业并购及其价值评估的含义,论述了几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几点在并购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沛武,朱洪文  
本文站在投资银行的角度,从企业购并原理入手,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交易费用模型,指出投资银行的专门技术能力及经济实力是影响交易费用的关键因素。并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法结合购并成本建立了交易价格模型,为制定交易价格提供了上下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柏良  
并购收益和交易价格是企业并购微观层面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也是并购理论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从并购收益的模型解析得出应以并购企业收益率提高为基础,着重于并购后整体收益的提高;从交易价格的模型解析得出最佳交易价格是并购企业价值、信息不对称成本和目标企业价值的函数,也是并购双方博弈的结果,这一结果应当是帕累托改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兴挺  
企业并购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在并购过程中相关企业的资产是否得到合理评估。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资产评估既有一般特征,也具有特殊特征。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评估不同,企业并购中的评估面临一系列制度、政策、评估准则上的约束,对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工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秀清  
运用由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评判法集合而成的DHGF算法,建立了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克服了以往评价方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定量评价的不全面性,能更准确、全面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为企业并购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明琪  陈利叶  马宁  
文章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引入合创商誉的概念,研究了战略型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并构建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整体框架。研究表明,合创商誉是由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资产,它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应计入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中,这使得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更准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勇  刘曼琴  
本文就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类评估方法:传统的现金流量折现法、EVA评估法与实物期权定价法。EVA强调了股权资本的时间价值,但它并未有效地反映并购后产生的协同价值。企业兼并收购过程中由于期权的延迟权,而使得目标企业价值隐含有实物期权值。由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导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体现了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斌  韩玉启  
针对传统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模型的局限性,本文从期权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并购和期权的关系,构建了企业并购价值的期权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论述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来评估企业并购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超发  孙静春  
提出了非完全市场条件下战略并购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近似评估法。通过对某光伏企业的战略并购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该方法比传统实物期权更能提高评估效果;项目资产收益波动率对项目机会价值的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不能被忽略;传统的实物期权法高估了目标企业价值,对并购企业造成了损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超发  孙静春  
提出了非完全市场条件下战略并购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近似评估法。通过对某光伏企业的战略并购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该方法比传统实物期权更能提高评估效果;项目资产收益波动率对项目机会价值的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不能被忽略;传统的实物期权法高估了目标企业价值,对并购企业造成了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