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6)
2023(7268)
2022(5787)
2021(5239)
2020(4640)
2019(10058)
2018(10065)
2017(19427)
2016(10456)
2015(11829)
2014(11751)
2013(11622)
2012(10637)
2011(9154)
2010(9586)
2009(9458)
2008(9909)
2007(9274)
2006(8221)
2005(7799)
作者
(30178)
(25599)
(25290)
(23668)
(16402)
(12042)
(11420)
(9757)
(9455)
(9357)
(8611)
(8533)
(8375)
(7965)
(7833)
(7656)
(7529)
(7448)
(7402)
(7199)
(6278)
(6273)
(6197)
(5947)
(5776)
(5635)
(5628)
(5474)
(5097)
(4956)
学科
(72983)
(70594)
企业(70594)
管理(53675)
(50629)
经济(50558)
业经(24402)
方法(21644)
(21601)
(18966)
(18209)
财务(18191)
财务管理(18173)
企业财务(17188)
技术(14955)
农业(14312)
数学(13952)
数学方法(13778)
(12762)
(12675)
企业经济(11959)
(11783)
理论(11272)
经营(11209)
(11085)
(11046)
技术管理(10114)
体制(10047)
中国(9581)
决策(8997)
机构
学院(161716)
大学(154443)
管理(69298)
(68004)
经济(66812)
理学(59309)
理学院(58759)
管理学(57991)
管理学院(57707)
研究(44775)
中国(38741)
(33460)
(32162)
(26963)
财经(26138)
(26080)
科学(25851)
(23605)
(22559)
业大(21913)
农业(21211)
中心(21120)
商学(20793)
商学院(20621)
(20461)
北京(19996)
研究所(19742)
经济学(19079)
财经大学(18877)
经济管理(18600)
基金
项目(97012)
科学(78785)
研究(72689)
基金(71810)
(60536)
国家(59863)
科学基金(54451)
社会(47647)
社会科(45159)
社会科学(45147)
(39396)
基金项目(37938)
自然(35280)
自然科(34588)
自然科学(34580)
自然科学基金(34061)
教育(32610)
(30896)
编号(29443)
资助(29120)
(28768)
(23850)
成果(22623)
创新(21160)
(21084)
重点(20727)
(20312)
(20228)
课题(19252)
国家社会(19214)
期刊
(84407)
经济(84407)
研究(45905)
管理(32653)
(31786)
中国(31534)
(26701)
科学(20844)
学报(19574)
农业(18423)
技术(17016)
业经(16671)
大学(16097)
学学(15449)
(14465)
金融(14465)
财经(13967)
教育(13736)
经济研究(12370)
(12314)
(12176)
技术经济(11241)
财会(10858)
问题(10342)
现代(9368)
商业(9092)
世界(8784)
会计(8702)
(8395)
经济管理(8193)
共检索到24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静  王鲁捷  张伟  
一、心理契约重建是企业并购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说过,没有一家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的并购成长起来的。企业并购由来已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五次全球性的企业并购高潮迭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也面临着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活动。我国政府自去年开始就大幅度放宽了对企业并购的限制,国内也掀起了并购热潮。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并购当然有助于企业短期内快速成长,然而,却有众多的企业因不成功的并购行为陷入了困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并购真正成功的还不到1/1...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小美  
企业并购对原有心理契约稳定结构的基础是一个冲击,鉴于心理契约破坏将导致企业并购战略的失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重建心理契约。 1.加强沟通——缓解员工心理压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邝先慧  
本文在界定心理契约涵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心理契约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认知风格对于建构心理契约的影响,并根据整体型和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各自特征,提出建构分析型认知风格员工心理契约的关键是:强化培训塑造员工的心理契约;知识融合加速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组建一元化有效团队为心理契约形成提供良好氛围。建构整体型认知风格员工的心理契约措施在于:提供多种信息传播与交流渠道促成员工心理契约重塑;组建多元化有效团队为心理契约形成提供良好氛围;员工培训配合职业生涯设计达到重塑心理契约的目的。作者同时强调了情感因素对于企业并购过程中重建心理契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福财  陈小锋  
组织变革中并购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契约违背是导致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通钢事件"分析并购中的心理契约违背现象,并以Tumlye & Feldman的心理契约违背差异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企业并购中的心理契约违背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通钢企业并购过程中心理契约违背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企业并购要重视心理契约,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推进员工参与及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等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浩   李克勤   熊九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方放  李海霞  程德俊  
心理契约违背是目前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面前 ,企业做出的经营决策经常违背员工的心理契约 ,造成员工对组织承诺水平的下降、消极怠工、抗议、罢工甚至离职。本文从员工期望的角度出发 ,对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影响过程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曦  余呈先  
心理契约是个体对自己与其他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相互责任的认知。熟练掌握心理契约的特点,并在领导与管理变革中根据它的特点重新构建稳定、默契的心理契约,能有效地提高领导和管理效率,提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人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英  牟永红  雷卫中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达到企业成长与员工发展的同步性 ,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予以满足 ,每个员工也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 ,这就是“心理契约”的无形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丰平海  张小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兆谦  
只有对被购并企业的员工心理契约有效重构,才能为战略、业务、组织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和所在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包括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和承诺的契合程度以及在组织经历基础之上的情感契合关系。心理契约的性质体现在粘度和一致性。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心理契约的稳定状态进行分析以寻找到重构心理契约的作用点,并依此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从清  杨国锐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企业组织演进的一个必然趋势,扁平化既是对企业流程的再造,也是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的调整过程。心理契约与高水平的组织支持、职业期望和情感承诺及低水平的离职意向有关。企业扁平化条件下心理契约重建的过程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持续互动的调整过程,企业与员工同时扮演着主客体的双重身份,是基于对心理契约违背和破裂的感知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的破裂要件进行修改和补偿的过程;重建的方向是由关系型契约向平衡型契约的转变;重建的方式主要有企业文化重塑、制度重新设计和注重沟通等三种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中华  
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跨国并购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跨国并购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好目标企业。避免控制权的丧失和加强并购后的组织管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