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9)
- 2023(9802)
- 2022(8152)
- 2021(7341)
- 2020(6594)
- 2019(15081)
- 2018(14938)
- 2017(29673)
- 2016(16223)
- 2015(18294)
- 2014(18369)
- 2013(18642)
- 2012(17126)
- 2011(15128)
- 2010(15425)
- 2009(14851)
- 2008(15433)
- 2007(14267)
- 2006(12248)
- 2005(11280)
- 学科
- 业(84562)
- 企(78206)
- 企业(78206)
- 济(77913)
- 经济(77818)
- 管理(66673)
- 方法(37516)
- 数学(29211)
- 数学方法(29026)
- 财(28682)
- 业经(27270)
- 农(25844)
- 务(22420)
- 财务(22395)
- 财务管理(22363)
- 企业财务(21037)
- 农业(18517)
- 技术(16715)
- 制(16640)
- 中国(15444)
- 和(14742)
- 策(13998)
- 贸(13917)
- 贸易(13914)
- 划(13857)
- 易(13495)
- 理论(13330)
- 体(12943)
- 企业经济(12369)
- 经营(11951)
- 机构
- 学院(245555)
- 大学(239499)
- 济(106646)
- 经济(104665)
- 管理(102586)
- 理学(88003)
- 理学院(87229)
- 管理学(86186)
- 管理学院(85734)
- 研究(73205)
- 中国(59442)
- 财(50761)
- 京(49280)
- 农(43878)
- 科学(43117)
- 财经(40229)
- 江(38499)
- 所(37458)
- 经(36341)
- 业大(35947)
- 农业(34691)
- 中心(34578)
- 研究所(33395)
- 经济学(31698)
- 北京(30736)
- 州(29909)
- 财经大学(29367)
- 商学(29233)
- 商学院(29009)
- 经济学院(28913)
- 基金
- 项目(153865)
- 科学(122471)
- 研究(113450)
- 基金(112698)
- 家(96264)
- 国家(95355)
- 科学基金(83824)
- 社会(73135)
- 社会科(69383)
- 社会科学(69360)
- 省(61832)
- 基金项目(60204)
- 自然(54265)
- 自然科(53031)
- 自然科学(53014)
- 自然科学基金(52177)
- 教育(51192)
- 划(50094)
- 编号(46324)
- 资助(45787)
- 业(37077)
- 成果(35899)
- 创(35224)
- 部(34482)
- 重点(33838)
- 发(33081)
- 创新(32013)
- 课题(30465)
- 制(29858)
- 人文(29847)
- 期刊
- 济(122267)
- 经济(122267)
- 研究(68148)
- 财(45952)
- 中国(43301)
- 管理(40930)
- 农(40826)
- 学报(32561)
- 科学(32154)
- 农业(27610)
- 大学(25055)
- 学学(24021)
- 技术(23757)
- 业经(22727)
- 融(21654)
- 金融(21654)
- 财经(20706)
- 经济研究(18575)
- 经(17830)
- 业(17796)
- 教育(17140)
- 问题(16256)
- 技术经济(16223)
- 财会(15173)
- 商业(13404)
- 贸(12588)
- 现代(12544)
- 会计(12125)
- 世界(12024)
- 统计(11673)
共检索到361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企业并购存在两大误区,即:“低成本”扩张误区和多角化经营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正确、全面地估计企业的并购成本。盲目并购,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准确全面地进行并购成本——收益分析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徐海龙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晓彤
企业在决定是否实施并购时通常都有其主要的决策依据。传统理论多从战略角度研究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因素。与之不同,本文立足于企业并购成本,论述了并购成本对企业并购决策的作用机制,阐明并购成本对于企业并购决策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实际指出导致中国企业并购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过高的并购成本。
关键词:
并购 并购成本 并购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细良 王耀中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既包括显性成本与直接收益,也包括隐性成本与间接收益,要达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收益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健全规制制度、强化社会性规制、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完善国内与国际协调机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资并购 规制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桂全 刘晓曦 谭庆美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2 143件并购交易为样本,以并购溢价和短期超额收益作为并购收益的测度指标,分析目标企业创新能力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目标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创新能力水平越高,并购溢价越显著;并购企业获得的短期超额收益也与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因此,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为目标的并购交易能够使双方获得更大的短期收益,资本市场的并购是反映创新的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能够提供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柏良
并购收益和交易价格是企业并购微观层面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也是并购理论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从并购收益的模型解析得出应以并购企业收益率提高为基础,着重于并购后整体收益的提高;从交易价格的模型解析得出最佳交易价格是并购企业价值、信息不对称成本和目标企业价值的函数,也是并购双方博弈的结果,这一结果应当是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并购收益 交易价格 模型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奕俊
校企合作中存在企业缺乏参与动力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企业的利益诉求。文章以劳动力密集型和高技能型两种用工模式下企业的收益成本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策略选择,并指出了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收益成本视角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陈豪 王轶 李红波
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调查、2010和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和个人跟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以姓氏集中度代理宗族文化强度,研究并购双方所在地区宗族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收益的影响,发现宗族文化差异越大企业并购收益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宗族文化不会显著影响地区内个体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但宗族的排外性使强宗族文化地区企业掌握了独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收购强宗族文化地区企业有助于外地企业进入地方社会网络,吸收地方社会资本,增加市场竞争优势。基于这一现象构建投资策略,收益远超市场表现。本文研究结果对构建投资策略、企业并购决策具有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新 王珏玮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海外并购 并购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白玉凤 景玉贵
一、企业杠杆收购特征其一,收购者权益投资比例较低,一般为收购资金的10%。杠杆收购的融资来源主要包括:(1)高层贷款,这部分约占整个交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齐欣 张建东
自主创新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创新成果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有形和无形收益。然而如果事前不进行足够的可行性研究,自主创新可能会成为企业的灾难,企业不仅不会发展,甚至可能危及到其生存。因此,创新企业应该对创新行为进行基本的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当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的创新活动才是可行的。
关键词:
独立创新 模仿创新 合作创新 成本 收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元国 章新
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母子公司关系,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治理可以从内部信息治理的角度加以探究。信息治理在为企业集团母子关系带来相应治理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信息治理成本。母子公司内部信息治理成本的来源是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委托人的有限理性约束。其收益的独特来源在于企业集团的"母合优势",这是从成本和收益角度来考察企业集团的内部治理时所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薇 冯巧根
不同于传统经济运营模式,制定低碳战略决策的企业需要在碳经济范式下考虑"碳规制"所引发的会计成本及收益核算问题。文章从低碳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强调了生态环境对企业传统会计核算方式的影响;其次,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个作业环节、环境政策和金融市场理财手段的角度,对低碳成本和收益项目进行逐一列示分析,为低碳经济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会计 价值链 成本收益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